药物分子设计
1、药物设计的发展 - 1 -。第三章 药物分子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设计和发现新药。寻找高效、低毒 的新化学实体(NCE) &#167。药物分子设计是新药研发的开端和基础。药物分子设计是通过研究分子(药物小 分子和靶点生物大分子)的二维。第五章 药物的分子设计策略(1)。
药物分子设计Tag内容描述:<p>1、转肽酶转肽酶 N-乙酰葡萄糖胺乙酰葡萄糖胺 双糖十肽双糖十肽 粘肽粘肽 (构构 成成 N-乙酰胞壁酸五肽乙酰胞壁酸五肽 聚合物聚合物 细胞壁细胞壁 ) 胞浆内胞浆内 胞浆膜胞浆膜 细胞膜外细胞膜外 平坦的芳环 碱性中心 碱性中心和平坦结构在同 一平面上 有哌啶类的空间结构 烃基突出于平面的前方。 平坦的芳环 药物分子与受体结合的一般表达式如下: 其中D代表药物,R为受体,DR为药物受体复合物,E为效 应,K为反应速率常数。 药物和受体的结合反应由它们之间的亲和力(affinity) 所决定。 由下式可见,药物与受体的相互作用首先是药物与受体 。</p><p>2、药物设计综述学 院 求是学部 专 业 化工材料 年 级 2010 姓 名 杨昊 2013年11 月23 日目录摘 要- 1 -1、药物设计的发展- 1 -2.药物设计的方法和原理- 2 -2.1 前药原理- 2 -2.1.1构建前药的设计策略- 2 -2.1.2 适宜衍生化的功能基及衍生化物- 2 -2.1.3应用与举例- 3 -2.2.软药设计- 3 -2.2.1 软药设计的基本原则- 4 -2.2.2 软药设计策略方案与举例- 4 -2.3 生物电子等排原理- 5 -2.3.1 经典的生物电子等排体- 5 -2.3.2 非经典的生物电子等排体- 6 -2.4 模拟肽原理- 7 -2.4.1 在原有肽骨架(主链)的基础上进行改造- 7 -2.4.2 把肽结构变换。</p><p>3、第三章 药物分子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设计和发现新药,寻找高效、低毒 的新化学实体(NCE) 药物分子设计是新药研发的开端和基础 。 人类已经成功研发许多药物,积累了 一定的经验和理论。近年的分子生物学和 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为从分子水平上进行 药物设计奠定了基础,不断丰富和发展设 计方法。 药物分子设计是通过研究分子(药物小 分子和靶点生物大分子)的二维和三维结 构,寻找具有药理活性的新化学实体。 药物设计的2个阶段:先导物的发现,先 导物的优化。 作用靶点:受体、酶、离子通道及核酸 。 借助分子生物学和计算机技术进。</p><p>4、第五章 药物的分子设计策略(1),一、药物研发的现状,国内外医药产业发展状况,进入21世纪以来,全世界医药产业年增速高达12%-15%,是全球GDP增长率的34倍。2006年医药总产值达7000亿美元,产 品 格 局,化学药是主体,生物药和天然药物增长迅速, 成为医药产业新的增长点,2005年世界前10强制药公司畅销品种分布,国产畅销药10强销售额分布,创制新药的四要素,靶点的确定 模型的建立 先导物的发现 先导物的优化,生物科学(药理学),药物化学 生物技术,相互配合,药物分子设计,以理性的策略和科学的规划,构建具有预期药理活性的新化学实体 方法:天然。</p><p>5、定量构效关系是借助化合物的理化参数或结构参数,以一种数学模型表示有机小分子与生物大分子间相互的情况, QSAR方程的一般形式为:,生物效应 = f(结构性质),化合物的结构参数化 生物活性的定量化或半定量化 结构与生物活性相关连的数学模型,3个模型:Hansch-藤田分析; Kier的分子连接性法;Free-Wilson模型,基本过程,药物设计中QSAR常用的参数 (一)Hammett 参数 =,立体参数,(1) Taft立体参数ES lg(KY/KH) =11 + RR + Es lg(KY/KH) =11 + Es lg(KY/KH) = Es (2) 摩尔折射 具有加和性 可比较准确的估算 (3) 范得华立体参数,疏水性参数。</p><p>6、定量构效关系是借助化合物的理化参数或结构参数,以一种数学模型表示有机小分子与生物大分子间相互的情况,QSAR方程的一般形式为:,生物效应=f(结构性质),化合物的结构参数化生物活性的定量化或半定量化结构与生物活性相关连的数学模型,3个模型:Hansch-藤田分析;Kier的分子连接性法;Free-Wilson模型,基本过程,药物设计中QSAR常用的参数(一)Hammett参数=,立体参。</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