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外渗护理
高危药物外渗的护理。药物外渗的概念 药物外渗的原因 药物外渗的预防 药物外渗的处理。药物出现外渗的概念。由于输液管理疏忽造成的腐蚀性的药物或溶液进入周围组织。由于输液管理疏忽造成的非腐蚀性的药液或溶液进入周围组织。药物外渗的临床表现。药物外渗的临床表现。药物外渗的护理。药物渗出/外渗预防及处理。药物渗出/外渗事件。
药物外渗护理Tag内容描述:<p>1、高危药物外渗的护理,2017-6-15,学习内容,药物外渗的概念 药物外渗的原因 药物外渗的预防 药物外渗的处理,药物出现外渗的概念,输液外渗:由于输液管理疏忽造成的腐蚀性的药物或溶液进入周围组织,而不是进入正常的血管通路。 输液渗出:由于输液管理疏忽造成的非腐蚀性的药液或溶液进入周围组织,而不是进入正常的血管通路。,药物外渗的临床表现,早期常有红、肿、热、痛的表现。 晚期(据缺血程度): 1、灰白色期:在局部或其他附近出现单一或多数大小不等的砂白色斑块,边缘清晰,触之冷硬; 2、青紫早期:在灰白色斑块出现较浅的青紫色。</p><p>2、高危药物外渗的护理,2017-6-15,学习内容,药物外渗的概念 药物外渗的原因 药物外渗的预防 药物外渗的处理,药物出现外渗的概念,输液外渗:由于输液管理疏忽造成的腐蚀性的药物或溶液进入周围组织,而不是进入正常的血管通路。 输液渗出:由于输液管理疏忽造成的非腐蚀性的药液或溶液进入周围组织,而不是进入正常的血管通路。,药物外渗的临床表现,早期常有红、肿、热、痛的表现。 晚期(据缺血程度): 1、灰白色期:在局部或其他附近出现单一或多数大小不等的砂白色斑块,边缘清晰,触之冷硬; 2、青紫早期:在灰白色斑块出现较浅的青紫色。</p><p>3、药物外渗的护理,静脉输液是临床护理工作中最常用的一项技术操作,也是疾病诊断和治疗的常用手段。随着临床上输液技术的广泛使用,静脉输液也存在一定的医疗安全的隐患。只要做好预防和早期处理,可以减少病人的疼痛和并发症的发生。,轻度炎性改变:局部组织出现大片红肿,沿血管出现条索状的红线,局部肿痛。 重度:局部皮肤苍白继而出现水疱;严重者出现紫黑色,如不及时处理皮下组织坏死、形成溃疡。甚至累及深层组织。,静脉炎的分级,级别 临床标准 0级 没有症状 1级 输液部位发红,伴有或不伴有疼痛 2级 输液部位疼痛,伴有发红和/或水。</p><p>4、药物渗出/外渗预防及处理,药物渗出/外渗事件,患者使用留置针于左侧肘部输注多巴胺液体,护士巡视病房时发现穿刺处皮肤发白,面积为7cm3cm。,长春瑞滨注射液+注射用顺铂方案化疗,家属及患者拒绝使用PICC。输注过程中患者诉穿刺部位疼痛,护士查体发现穿刺部位存在2cm*3cm药液外渗。,医嘱输注顺铂化疗药物,患者及家属拒绝使用PICC。护士巡视病房时发现顺铂化疗药物外渗,局部红肿,有疼痛感,红肿面积2cm2cm。,7月4日患者血小板18*109/L,9日外周静脉输入葡萄糖酸钙过程中,患者右前臂局部皮肤出现红肿热痛,局部出现张力性水泡:0.5*0.5cm。</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