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人人文库网! | 帮助中心 人人文档renrendoc.com美如初恋!
人人文库网

移动通信原理

1. 数字移动通信系统要求调制技术使已调信号的频谱越宽越好。移动信道及3个主要特点 信道中的电磁波传播过程 传播一般性分析计算 接收信号中的3类损耗与4种效应 三类主要快衰落 实际移动通信中3类选择性衰落如何产生 传播类型与信道模型的定量分析。

移动通信原理Tag内容描述:<p>1、精品文档移动通信原理教学大纲说 明一、 课程性质和任务本课程是智能电子专业和计算机网络与数据通信专业的一门专业任选课程,使学生掌握移动通信基本技术,拓宽就业口径。二、 目的与要求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了解移动通信技术发展过程、现状和趋势;掌握移动通信基本原理及基本技术;掌握二种系统TDMA、CDMA系统;能分析GSM移动电话机电路原理并能排除常见故。</p><p>2、目 录第1章 概述61.1 天线综述61.2 基站天线的发展趋向71.3 基站天线设计概念8第2章 基站天线的基本技术92.1 基站天线92.2 系统要求与天线技术112.3 天线分类122.4 赋形波束天线的设计152.4.1 扇形波束152.4.2 垂直面赋形波束192.4.3 波束倾斜212.5 基站分集天线222.6 基站天线的无源交调262.6.1 无源交调与收发信频率的关系262.6.2 PIM的生成点与抑制技术27第3章 基站天线主要指标的设计规范283.1 基站天线电压.驻波比(VSWR)283.2 增益(G)283.3 半功率波束宽度(HPBW)293.4 前后比(F/B)293.5 端口隔离303.6 极化303.7 功率容量303.8 零。</p><p>3、GSM移动通信原理第一节 全国数字公用陆地蜂窝移动通信网络结构1、我国数字公用陆地蜂窝移动通信网采用三级组网结构。在各省或大区设有两个一级移动汇接中心,通常为单独设置的移动业务汇接中心,它们以网状网方式相连;每个省内至少应设有两个以上的二级移动汇接中心,并把它们置于省内主要城市,并以网状网方式相连,同时它还应与相应的两个一级移动汇接中心连接2、移动信令网结构七号信令网的组建也和国家地域大小有关,地域大的国家可以组建三级信令网(HSTP、LSTP和SP),地域偏小的国家可以组建二级网(STP和SP)或无级网,下面以中。</p><p>4、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www.huawei.com HUAWEI Confidential 内部公开 MA000001 GSM移动通信原理 ISSUE2.0 *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HUAWEI Confidential 课程内容 lGSM移动通信概述 lGSM系统结构与接口 lGSM系统Um接口 lGSM移动区域与编号计划 lGSM移动通信网组网 lGSM通信流程 Dat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HUAWEI Confidential 学习目标 l了解移动通信的多址技术,蜂窝技术 l了解GSM系统结构、接口、业务 l掌握Um接口的物理信道结构、Um接口的逻辑信道功能与 组合、理解GSM话音的处理过程 l掌握GSM移动区域的划。</p><p>5、第三章GSM系统结构和功能第一节GSM系统的结构及功能u GSM移动通信系统由三部分BSS、SSS、OMS组成-BSS:Base station subsystem 基站子系统-SSS:Switch subsystem 交换子系统-OMC:Operation and Maitenance 操作子系统 GSM系统由BSS、NSS、OSS组成1. BSS(基站系统)由若干基站控制器(BSC)和基站(BTS)组成,在MS和NSS之间提供和管理传输通路。2. BTS是向NS提供空中接口的收发信机,(移动用户发送和接收信号都通过BTS),实现BTS与移动台(MS)之间通过空中接口的无线传输及相关控制,以及完成BSC与无线信道的转换。3.&#1。</p><p>6、11简述移动通信的特点:答:移动通信利用无线电波进行信息传输;移动通信在强干扰环境下工作;通信容量有限;通信系统复杂;对移动台的要求高。12移动台主要受哪些干扰影响?哪些干扰是蜂窝系统所特有的?答:互调干扰;邻道干扰;同频干扰;(蜂窝系统所特有的)多址干扰。13简述蜂窝式移动通信的发展历史,说明各代移动通信系统的特点。答:第一代(1G)以模拟式蜂窝网为主要特征,是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就开始商用的。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北美的AMPS(Advanced Mobile Phone System)、欧洲的 TACS(Total Access Communication Syst。</p><p>7、移动通信原理 联想移动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2005年8月 一、GSM通信原理 二、GPRS原理 课程大纲: GSMGSM通信原理通信原理 早期发展阶段(20世纪2040年代): 短波几个频段上的专用移动通信系统,如美国底特律警察用的车载无 线电系统。 公用移动通信系统问世(40年代中期60年代中期): 美国(1946年)、西德(1950年)、法国(1956年)、英国(1959 年)研制成功公用移动电话系统,接续方式为人工,系统容量小。 GSM的发展 GSMGSM通信原理通信原理 移动通信系统的改进与完善(60年代中期70年代中期): 采用大区制,中小容量、450MHz频段、自。</p><p>8、移动通信原理期末复习题一、判断题1. 数字移动通信系统要求调制技术使已调信号的频谱越宽越好,以便更好地抗衰落2. 4-DQPSK是恒包络的调制技术,其优点是可采用成本低廉的非线性功放3. RAKE接收可以很好地克服移动通信中的多普勒频移4. FSK的解调由于其恒包络的特点不能采用包络检波5. MSK信号既可采用鉴频器解调,也可采用相干解调6. MSK是相位连续且满足最小频差的调制指数为1的一种特殊形式的FSK7. MS移动到同一MSC的不同LA中,不需要进行位置登记8. CDMA系统中,只要邻站和本站处于同频工作状态,则此时均为软切换9. 对于多载波系统,。</p><p>9、移动通信课程简介:,本课程是通信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课,信息专业可选修,这门课主要概括介绍了现代移动通信基本概念、系统基本组成、基本原理、基本技术和典型系统等。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够掌握关于移动通信技术的知识并了解其发展过程。,教学目标, 力求较全面地讲解现代移动通信所涉及到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重点介绍部分移动通信关键技术,为同学们建立一个有关移动通信系统的完整的基础框架,提供在此领域进行后续研究或工作所需的入门知识。,章 次 教学内容 学时安排 第一章 绪论 4学时 第二章 调制与解调 6学时 第三章 移动信。</p>
【移动通信原理】相关PPT文档
北邮-通信网规划理论 第五章 移动通信网规划.ppt
2008泉州移动GSM 移动通信系统原理培训讲义.ppt
GSM移动通信原理.ppt
移动通信原理与工程-05.ppt
移动通信原理与工程-04.ppt
精品-CDMA移动通信基本原理.ppt
认证教材一:移动通信原理.ppt
移动通信原理PPT教学课件.ppt
移动通信原理与工程-08.ppt
移动通信基本原理.ppt
第3章-移动通信组网原理(ppt 103).ppt
3G移动通信原理.ppt
移动通信原理PPT教学课件-第八章 移动通信新技术展望.ppt
移动通信原理基础知识.ppt
移动通信原理PPT教学课件-第七章 移动通信测量技术.ppt
移动通信原理第1章 移动通信概论PPT课件
维修认证教材一:移动通信原理.ppt
《移动通信原理》课程-第四、六章课件.ppt
《移动通信天线原理》PPT课件.ppt
移动通信原理》课程第二章.ppt
电子科技大学《移动通信原理》第二章移动通信电波传播与传播预测模型.ppt
《移动通信原理》课程第二章.ppt
【移动通信原理】相关DOC文档
《移动通信原理》教学大纲
移动通信天线原理及设计规范.doc
GSM移动通信原理.doc
《移动通信原理》word版.doc
移动通信原理与系统习题答案.doc
《移动通信原理》复习题.doc
移动通信仿真QPSK系统的原理.doc
CDMA数字移动通信系统基本原理.doc
移动通信原理习题答案5章.doc
移动通信原理与系统考试复习题及答案.doc
【移动通信原理】相关其他文档
移动通信原理GSM-.xls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网站客服QQ:2881952447     

copyright@ 2020-2025  renrendoc.com 人人文库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400-852-1180

备案号:蜀ICP备2022000484号-2       经营许可证: 川B2-20220663       公网安备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4831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