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 一轮复习第9单元生物与[编号:14519376]
一轮复习第9单元生物与
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A组 基础达标。第2讲 群落的结构和演替。考点一| 群落的结构。1.群落的概念。物种丰富度、种间关系、空间结构、群落演替等。3.群落的物种组成。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第5讲 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和稳定性。考点一| 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群落的结构。第2讲 群落的结构与演替。
一轮复习第9单元生物与Tag内容描述:<p>1、课时分层训练(三十四)(建议用时:45分钟)命题报告知识点题号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1,2,4,5,8,10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及调节2,3,4,6,9,11设计并制作生态缸,观察其稳定性7综合提升11,12,13,14A组 基础达标1研究发现黑核桃树皮和果实含有氢化胡桃酮,这种物质被雨水冲到土壤里后再被氧化成胡桃酮,从而抑制其他植物的生长。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黑核桃与其他生物之间的信息传递属于物理信息B材料反映了信息传递有利于黑核桃树的繁殖C材料反映了信息传递可以调节种间关系D黑核桃对其他生物的信息传递是单向的C 黑核桃中的氢化胡桃酮在。</p><p>2、第5讲 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和稳定性考点一| 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1信息的种类(连线)(1)物理信息 .化学物质 a蜜蜂跳舞、孔雀开屏(2)化学信息 . b光、声、温度、湿度、磁力(3)行为信息 .物理过程 c有机酸、生物碱和性外激素【提示】 (1)b (2)c (3)a2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1)个体: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离不开信息的作用。(2)种群:生物种群的繁衍,离不开信息传递。(3)群落和生态系统:能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3信息传递的应用(1)提高农产品或畜产品的产量。(2)对有害动物进行控制。1判断下列有关信息传递叙述的正。</p><p>3、第2讲 群落的结构和演替考点一| 群落的结构1群落的概念同一时间内聚集在一定区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2特征物种丰富度、种间关系、空间结构、群落演替等。3群落的物种组成(1)意义: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2)衡量指标:丰富度。丰富度概念: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常用统计法:记名计算法和目测估计法。4种间关系(连线)生物 种间关系 图示(1)猞猁与雪兔 a互利共生 (2)稗草与水稻 b寄生 (3)蛔虫与人 c竞争 (4)大豆与根瘤菌 d捕食 【提示】 (1)d (2)c (3)b (4)a5群落的空间结构图甲 图乙(1)写出图中群落空间结构的类型:图甲:垂直结构。</p><p>4、课时分层训练(三十一)(建议用时:45分钟)命题报告知识点题号群落的结构1,2,4,5,7,8,9,12群落的演替3,4,5,7,8,12实验6,10综合提升9,11,12,13,14A组 基础达标1(2017广州市从化中学三模)下列对不同生态现象的叙述,正确的是( )A“苗多欺草,草多欺苗”反映的是共生关系B某种杂草的随机性分布是由种间竞争决定的C种群数量的稳定是因为出生率和死亡率相等D动物在群落中的垂直分布主要依赖于植物的分布D “苗多欺草,草多欺苗”反映的是竞争关系,A错误;某种杂草的随机性分布属于种群的空间特征,不属于种间关系,B错误;种群。</p><p>5、第2讲群落的结构与演替考纲要求核心素养1.群落的结构特征2群落的演替3实验:土壤中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生命观念通过分析群落的空间结构和演替过程,建立生物与环境相统一的生命观念。科学思维通过分析种间关系的模式图,培养运用逻辑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总结群落演替的特征,培养归纳与总结的思维习惯。科学探究通过“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的实验,掌握科学研究计划的制定与实施能力。群落的结构授课提示:对应学生用书第165页基础突破抓基础,自主学习1群落的概念与物种组成2种间关系种间关系概念实例捕食一种生物以另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