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
一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6—10的认识和加减法。第五单元 位置与顺序。让学生掌握前后、上下、左右的位置关系。让学生掌握前后、上下、左右的位置关系。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有认识前后、认识上下和认识左右。2、掌握得数是8、9的加法及减法的计算方法。3.引导学生在探究知识的过程中。第3课时 认识左右(教材P66)。2.从左边数起。
一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Tag内容描述:<p>1、一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610的认识和加减法错例一【错例来源】教材第48页第4题第1幅图【错题再现】【题意解读】通过读图,定位问号的位置,从而分析题目要求的是整体还是部分,是用加法还是减法,最后通过反思解决问题的过程来检查验证计算结果的正确性。这道题已知大括号6个,左部4个,右部有问号,是典型的已知总数,求部分的问题。【情况分析】大约有19人出错,上课不认真听讲,回去没有巩固复习的、理解能力比较慢或者无法理解的、做题目比较粗心又没有检查的这些学生错误率最高。1.数数错误。原因分析:数数的方法没有掌握,没有养成数数。</p><p>2、第五单元位置与顺序本单元的内容是在儿童日常生活经验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是“图形与位置”的启蒙知识,也是学生在生活中辨认方向的起点。根据一年级学生的特点,教材安排了比较多的活动情境,通过观察、模拟和游戏的过程及简单的推理,让学生掌握前后、上下、左右的位置关系,体会位置关系的相对性,在多种感官参与体验的活动中建立起初步的空间观念。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有认识前后、认识上下和认识左右。第1课时前后(这是边文,请据需要手工删加)教材第6263页1通过在具体的情境中观察、思考,认识前后的位置与顺序,体会前后的相对性。2。</p><p>3、8、9的加减法导学案学习目标1、根据一幅图写出四道算式并算出得数的探索过程,感受调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得数一样的客观事实。2、掌握得数是8、9的加法及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相应的口算。3、以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重点:初步建立数感,培养学生心算计数。难点:利用“一图四式”掌握8和的加减法,并能正确的口算。导学流程一、导入口算2+4= 1+5= 6-1= 2+2=3+2= 4+3= 6-3= 7-2=二、导学1、小朋友,你最喜欢什么动物?你们喜欢恐龙吗?(电脑出示)你在图中都看到了什么?请讲给同桌听(6只蓝恐龙。</p><p>4、组 算 式,3+4=7,4+3=7,7-4=3,7-3=4,4+3=7 3+4=7 7-3=4 7-4=3,2+5=7 5+2=7 7-5=2 7-2=5,3+2=5 2+3=5 5-3=2 5-2=3,找规律,4+3=7 3+4=7 7-3=4 7-4=3,2+5=7 5+2=7 7-5=2 7-2=5,3+2=5 2+3=5 5-3=2 5-2=3,加数+加数=和 被减数-减数=差,15+3= 3+15= 18-3= 18-15=,7+3= 3+7= 10-3= 10-7=,5+6= 6+5= 11-5= 11-6=,7+1= 1+7= 8-1= 8-7=,16+4= 4+16= 20-4= 20-16=,18 18 15 3,10 10 7 3,8 8 7 1,20 20 16 4,11 11 6 5,5+3 3+5 8-3 8-5,5+3 10-6 8-7 1+7 7+1 8-1 3+5 4+6 8-3 10-4,7+1 1+7 8-1 8-7,4+6 6+4 10-6 10-4,2、3、4。</p><p>5、组算式,教学目标:,通过说数学小故事,知道加 减法的关系。 2.能根据合适的三个数,组成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 3.引导学生在探究知识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价值。,新课导入,新课探索,探究一,探究二,探究三,探究一,根据看到的,你能问什么问题?,和 一共有多少只?,探究一,探究二,探究三,+7(只),+(只),探究一,根据看到的,你能问什么问题?,有几只?,-34(只),探究一,探究二,探究三,探究一,根据看到的,你能问什么问题?,有几只?,-(只),探究一,探究二,探究三,探究二,看图说故事,列算式。,+,+,-,-,+,+,-,-,探究一,探究二,探究三。</p><p>6、第五单元位置与顺序本单元的内容是在儿童日常生活经验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是“图形与位置”的启蒙知识,也是学生在生活中辨认方向的起点。根据一年级学生的特点,教材安排了比较多的活动情境,通过观察、模拟和游戏的过程及简单的推理,让学生掌握前后、上下、左右的位置关系,体会位置关系的相对性,在多种感官参与体验的活动中建立起初步的空间观念。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有认识前后、认识上下和认识左右。第1课时前后(这是边文,请据需要手工删加)教材第6263页1通过在具体的情境中观察、思考,认识前后的位置与顺序,体会前后的相对性。2。</p><p>7、第五单元 整理和复习(一)复习目标:1、通过复习使学生加深对l0以内数的认识能正确熟练地书写010各数。2、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加法的含义熟记加法表较熟练地口算10以内的加法。3、通过复习使学生更进一步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复习重点:10以内数的顺序、组成和有关10以内的加法。复习难点:使学生更进一步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教具准备:从1到l0数字卡片一套。学具准备:每个学生准备一套110的数字卡片。复习过程:一、导入谈话。 师:请小朋友想一想:我们本单元学过了哪些数学知识?今天这节课我们要把学过的这些知识进行整理。</p><p>8、第3课时认识左右(教材P66)一、猜一猜。1它在转笔刀的右边,在钢笔的左边,它是()。2转笔刀的左边是(),右边是()和()。3()在最右边,()在最左边。4它在铅笔的左边,它的左边是书,它是()。二、我会填。1共有()种水果。2从左边数起,是第()种,第6种水果是()。3从右边数起,第7种水果是(),是第()种。4从左边数是第()个,从右边数是第()个。三、涂一涂。从左往右数,把第3条涂上红色,第5条鱼涂上黄色,从右往左数,把第6条鱼涂上绿色,第2条鱼涂上蓝色。四、10只小动物排成一排。口算8( )4( )455( )810( )3( )59第3课时一、1.铅笔2.书铅笔。</p><p>9、第1课时认识前后(教材P62)一、我会选。在的(前、后)面,在的(前、后)面。二、看图,填一填。1.在的()面,在的()面。2.在()面,在的()面。3.排在最()面,排在最()面。三、请把1、2、3、4、5这五个数字按下面的要求排列:把1写在4的前面,但在3的后面;把2写在3的后面,但在1的前面;把5写在1的后面,但不能是第4个数字的位置。口算84594554810633549546259764321054五位置与顺序第1课时一、前后二、1.前后2.后前3.前后三、3,2,1,4,5。</p><p>10、认识69课题认识69课型新授第几课时课时教学目标(三维)学生经历从生活情境中抽象出69的过程,认识并会读写69,掌握69的顺序。在数数、认数的过程中,学生初步养成细致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学生初步学会用具体的数描述生活中的简单现象,发展初步的数感,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会写、读6-9的数;理解6-9各数的含义。 难点:会写、读6-9的数;理解6-9各数的含义。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方法:探索法。教学手段:挂图、教具使用教材的构想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1-5的知识后进行教学的。大部分学生已经认识了6-9。</p><p>11、课时6 认识69 (2) 教学目标:1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帮助学生不断加深对数的意义的理解。 2在认识和理解69后,进一步感受几个和第几个不同含义。体会数的顺序。 3能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69的大小。熟练符号的用法和写法。 4形成初步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教学重点:加深对数的意义的理解。教学难点:加深对数的意义的理解。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PPT)教学程序:一、知识再现谈话:小朋友已经通过学习认识了不少的数字宝宝,哪个小朋友来说说,你已经与哪些数字宝宝交了朋友?共同回忆。二、基本练习 1. 师:引导学生拿出尺子,。</p><p>12、610的认识和加减法,解决问题,说一说图中告诉我们什么,要 解决的问题是什么,再解答。,4,+,5,9,9,-,3,6,4,5,3,用什么方法解答?,9,3,6,6,想一想刚才解答的过程, 检查解答是否正确。,为什么用减法计算?,9,3,3,可以提什么问题?,还剩几只小鹿?,怎样解答?,用什么方法计算? 为什么?,6,2,一共有几个 ?,6,2,8,8,解答正确吗?自己 检查一下。,从图中你能提出其他 数学问题吗?,2,从图中你还能提出其他 数学问题并解答吗?,怎样解答?,8,3,8,3,5,解答正确吗?自己 检查一下。,还剩几只 ?,5,3,用什么方法计算? 为什么?,6,3,9,8,4,看图你知。</p><p>13、课 时 教 案 课题:认识立体图形 第 课时 总序第 18 个教案 课型:新授 编写时间:2010 年 9 月28 日 执行时间:2010年 月 日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 体、圆柱和球。知道它们和名称,初步感知其特征,会辨认这几种弄清形状的物体和图形。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和观察事物的能力,初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