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 一年级数学下册第6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编号:16166634]
一年级数学下册第6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2.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分析能力。学生学会获得有用的数学信息。学生学会获得有用的数学信息。2、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和抽象概括的能力。以及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第十七课时 练习课。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2、练习十九第12、13题。第十四课时 练习课。出示课本主题图。
一年级数学下册第6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Tag内容描述:<p>1、第7课时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教学内容】教材第72,73页练习十六第915题及思考题。【教学目标】1.进一步理解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的算理和算法,提高计算的正确率。2.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分析能力。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的算理和算法。【教学难点】灵活地运用计算方法进行正确的计算。【教学准备】PPT课件,口算卡片。教学过程教师批注一、基本训练1.教师出示口算卡片。37-3=54-4=74-7=36-8=54-6=74-3=69-30= 58-40=学生开火车直接说得数,看哪一组算得又。</p><p>2、第十七课时 练习课授课时间:教学目标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选择正确的计算方法来解决问题。通过练习进一步熟练100以内的加减法的计算。教学过程一、复习1、出示课本第83第9。2、出示课本第84第11独立完成,集体订正。二、巩固练习。1、练习十九第10题。集体讲评。2、练习十九第12、13题。独立完成,集体订正。三、课堂小结板书设计:练习课教学反思。</p><p>3、第十二课时 连加授课时间:教学目标1、通过创设情境,学生学会获得有用的数学信息,并能正确运用连加来解决问题,知道连加算式的含义和运算顺序,能比较熟练的口算。2、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和抽象概括的能力,以及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出示主题图。他们在做什么呢?二、新知1、从这幅图中,你能获得哪些数学信息?2、学生汇报,板书。3、怎样求一共折了多少个星星呢?讨论汇报板书:6+6+6=18这就是我们今天学的新课“用连加解决问题”4、这道题为什么是用连加的方法来解决呢?学生发言。说自己。</p><p>4、第十四课时 练习课授课时间:教学目标1、通过练习,进一步巩固利用有用的数学信息,正确运用连加连减来解决问题的方法。2、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和抽象概括的能力,以及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过程一、口算课本第80页第6题。二、新知1、游戏:课本第79页第5题。2、课本第80页第7题。知道了什么?怎么解决?3、课本第80页第8题。够吗?像这样的问题要注意什么?4、课本第80页第9题。5、课本第80页第10题。怎样才算可以一起乘坐呢?三、课堂小结板书设计:练习课教学反思。</p><p>5、第十三课时 连减授课时间:教学目标1、通过创设情境,学生学会获得有用的数学信息,并能正确运用连减来解决问题。2、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和抽象概括的能力,以及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今天老师带你们去看看昨天的三个小朋友又给我们带来了什么样的数学问题,好吗?二、新知出示课本主题图1、从这幅图中,你能获得哪些数学信息?2、学生汇报,板书。3、怎样求可以装满几袋呢?是不是能全部装完?讨论交流。汇报板书每次都减去9这就是我们今天学的新课“用连减解决问题”4、这道题为什么是用连减的。</p><p>6、第十六课时 整理复习(二)授课时间:教学目标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选择正确的计算方法来解决问题。通过练习进一步熟练100以内的加减法的计算。教学过程一、整理复习1、出示课本第81页第4题。你从图中知道了什么?你想怎样解决这个问题?说说你的想法。生汇报。2、出示课本第83页第7题。你从图中知道了什么?你想怎样解决这个问题?说说你的想法。生汇报。二、巩固练习1、练习十九第12题。集体讲评。2、练习十九第4、6、8题。三、课堂小结板书设计:整理复习(二)教学反思。</p>
【一年级数学下册第6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相关DOC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