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 一年级音乐下册第7课[编号:14558399]
一年级音乐下册第7课
《粉刷匠》教学设计。《粉刷匠》教学设计。在《粉刷匠》这一课中。在《粉刷匠》这一课中。我通过律动让学生感受了活泼欢快的波兰风格的音乐旋律美。我通过律动让学生感受了活泼欢快的波兰风格的音乐旋律美。教学目标。3、情感目标。引导学生在教学活动中体验劳动的快乐。树立爱劳动的意识。学生能够用欢快、高兴的情绪演唱歌曲《理发师》。
一年级音乐下册第7课Tag内容描述:<p>1、粉刷匠教学设计教学理念:音乐课程最基本、最重要的价值体现为审美价值,而美包括直观的形态美,内涵丰富的情态美,以及内蕴于音乐形态深层的意态美,更有由于地域、民族差异而产生的风格美。在粉刷匠这一课中,我通过律动让学生感受了活泼欢快的波兰风格的音乐旋律美,富有动感的节奏美;在游戏式的二声部教学活动中带领学生领略和谐、对比而又变化统一的和声美;又在学生的自我总结中提炼“爱劳动”的情感美等等。在这些活动中,更重要的是我们的学生能通过自身的感受、体验、想象和创造而获得情感审美上的升华,为其终身热爱音乐、热爱。</p><p>2、粉刷匠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理解粉刷匠的内容 2、能力目标:在共唱共演中交流情感,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动手能力、创新能力,能够按照图形谱,准确地朗读歌词,能够听音模唱旋律,并了解其组成音,并能准确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3、情感目标:通过学唱粉刷匠,引导学生在教学活动中体验劳动的快乐,领悟劳动最光荣的道理,树立爱劳动的意识。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能够用轻松愉快的声音有感情地演唱歌曲粉刷匠,并参与表演。2、教学难点:感受劳动的愉快,发挥想象创编歌词。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2/4 12 34 5-5554 32 1二。</p><p>3、歌曲理发师教学目标: 1、通过学唱歌曲理发师,让学生体会劳动时的愉快心情,引导学生领悟“劳动最光荣”的道理,树立“爱劳动”的意识。 2、学生能够用欢快、高兴的情绪演唱歌曲理发师。 3、引导学生进行歌表演的创编,培养他们的合作能力以及创作能力。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用欢快、高兴的情绪演唱歌曲理发师。 教学难点:x x | x x | x | 0 | 沙 沙 沙 沙 沙 教具准备:钢琴 各种打击乐器 录音机 图片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师生问好! 二、寓教于乐: (一)猜一猜: 师:老师听说咱们班同学特会猜谜语,什么谜语都能猜出它的答案,今。</p><p>4、粉刷匠教学设计教学理念:音乐课程最基本、最重要的价值体现为审美价值,而美包括直观的形态美,内涵丰富的情态美,以及内蕴于音乐形态深层的意态美,更有由于地域、民族差异而产生的风格美。在粉刷匠这一课中,我通过律动让学生感受了活泼欢快的波兰风格的音乐旋律美,富有动感的节奏美;在游戏式的二声部教学活动中带领学生领略和谐、对比而又变化统一的和声美;又在学生的自我总结中提炼“爱劳动”的情感美等等。在这些活动中,更重要的是我们的学生能通过自身的感受、体验、想象和创造而获得情感审美上的升华,为其终身热爱音乐、热爱。</p><p>5、理发师教案一、教材分析:理发师是一首热情、欢快、幽默的澳大利亚民歌。采用D大调,2/4拍,单乐段结构。旋律采用上行级进、乐句模进,八度大跳、同音反复等发展手法,并将三次模拟理发的“咔嚓”、“沙沙”声与有规律的X X X X 的节奏相配合,生动地描绘了理发师认真、快速、愉快地忙碌着的形象,反映了劳动时的快乐及成功的喜悦。二、教学目标:1、 能理解劳动给我们带来的愉快;2、 用轻松愉快的声音边唱边表演理发师;3、 通过编创小歌谣、动作和表演,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创造意识。三、教学重点:能在游戏中熟悉歌曲并能初步学会。四、教学难。</p><p>6、歌曲小毛驴 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 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认为:教育目标在教育活动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教育者从事教育活动的指南。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和教材所处的地位以及二年级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我将本课的目标定为以下三个:(1)认知目标:学习歌曲小毛驴,掌握歌曲中的十六分音符节奏。 (2)能力目标:学会用欢快、幽默的情绪有表情地演唱歌曲小毛驴,能用轻快、诙谐、风趣的声音表现我骑驴赶集的有趣情景,让学生感受生活中的乐趣,培养学生感知美、创造美、表现美的能力。 (3)情感目标:在聆听音乐中,尝试用动作表达自。</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