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下有道
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A.天将以夫子为木铎 B.是鲁孔丘与。C.滔滔者天下皆是也 D.道之不行。B项中的。B。2.下列句子中的实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B.是知津矣 (渡口)。天下有道 丘不与易也。了解孔子时代的社会背景。(2)过程与方法目标。并分析这几类人对孔子的态度以及孔子的反应。
一天下有道Tag内容描述:<p>1、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一、基础知识1下列句子中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天将以夫子为木铎B是鲁孔丘与C滔滔者天下皆是也 D道之不行,已知之矣解析:B项中的“与”通“欤”。答案:B2下列句子中的实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仪封人请见 (镇守边界的官员)B是知津矣 (渡口)C植其杖而芸 (众)D使子路反见之 (拜见)解析:C项中的“芸”通“耘”,锄草。答案:C3下列句子中的虚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曰:“为仲由。” (作为)B晨门曰:“奚自?” (从)C子路行以告 (把)D以杖荷蓧 (用)解析:A项中的“为”,是。答案:A4与“欲洁其身”中“洁”的用法相同。</p><p>2、天下有道 丘不与易也,论语,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孔子时代的社会背景。 (2)过程与方法目标:诵读课文,理清各个章节内容,把握人物的主要思想。 (3)情感、态度、价值观:正确领会和评价孔子勇担社会道义的精神。,自读感知 课文中提到了哪几类人?并分析这几类人对孔子的态度以及孔子的反应。,孔子遭到了许多隐士(有识之士)的反对。如接舆(狂放游侠似的隐士)、长沮、桀溺(匿迹山林的。</p><p>3、先秦诸子散文,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孔子的生平、思想,以及孔子思想的重要影响; 能力目标:学习五段选文,掌握语言知识,鉴赏文章风格; 情感目标:联系现实问题展开讨论,感受孔子勇于担当社会道义的精神。,先秦诸子概说,先秦诸子是指春秋战国时代各学派的代 表人物或者他们的著作。,能文能武,博学多才的新士人有独立的人格,按自己的意思著书立说或者发表言论,成为不同阶级和阶层的思想代表。由此出现了“百花齐放。</p><p>4、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1、熟练掌握并巩固文中的文言现象 2、概括语段内容,积累写作素材 3、培养学生对孔子的敬仰之情,学习其胸怀天下勇于担当和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精神,学习目标,端坐捧书,齐声高诵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读孔子之书,由上节课分别主张出隐和入世的两组学生抢答和指定作答,解孔子之文,1指出下列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1)子路从而后 (2)止子路宿 (3)杀鸡为黍而食之 (4)仪封人请见 (5。</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