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
第二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 第一节 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 ——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第1课时荒漠化的防治 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 最新考纲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及其产生的危害 以及有关的治理保护措施 考点一荒漠化的含义及形成1 认识荒漠化 1 含义 发生在干旱 半干旱地区及一些半湿润地区的一种土地。
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Tag内容描述:<p>1、第二章区域生态环境建设第一节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2课时一、课程标准以某区域为例,分析该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的问题,诸如水土流失、荒漠化等发展的原因,森林、湿地等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了解其危害和综合治理保护措施。二、教学内容分析荒漠化使大面积土地资源退化,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环境问题,被列为十大环境问题之首。沙漠化日益严重地破坏着当地的自然生态环境,成为制约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最大阻力。我国是世界上荒漠化面积较大、分布较广、受害较严重的国家之一。因此教材以荒漠化严重的西北地区为典型案例,分。</p><p>2、第一节 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一、教学目标:知识和技能:1、知道荒漠化的含义及其发生的基本过程,能运用荒漠化的概念判断一些实际问题。2、了解西北地区的大致范围、自然特征及其形成原因、能解释荒漠化发生的自然原因。3、理解人为因素对荒漠化发生和发展的影响。4、理解不同历史时期荒漠化发生的地区及其不断变化的原因。5、理解荒漠化防治的对策和措施。过程与方法:复习必修2第六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中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引入说明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条件。读图分析我国西北地区的自然特征及其成。</p><p>3、课时跟踪检测(三十)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限时4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48分)1. 下图为我国各种荒漠化类型比重图,我国荒漠化的类型及其对应地区正确的为()A风蚀荒漠化东北平原B水蚀荒漠化西北地区C盐渍化南方低山丘陵D冻融荒漠化青藏高原(2013重庆高考)地理兴趣小组对某小流域进行水土流失的调查。据此回答23题。2在调查之前,该组同学需要优先收集调查区的地形图和()A气温分布图B降水量分布图C工业分布图 D旅游景点分布图3下图是几位同学根据调查结果绘制的坡度与单位面积产沙量关系曲线,其中符合水土流。</p><p>4、http:/www.zhnet.com.cn 或http:/www.e12.com.cn第二课时课前准备搜集人类对植被破坏的相关资料和我国荒漠化产生的历史过程资料。导入新课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我国西北地区的地理位置和地形特点,以及西北地区荒漠化形成的自然地理背景。西北地区荒漠化除了自然原因外还有哪些因素呢?历史上我国西北地区是不是荒漠化的发源地?这就是我们本节课学习的内容。推进新课板书:(二)人为因素师荒漠化不是简单的荒漠扩张的过程,而是很多块分散的土地逐渐退化,并最终连接在一起,形成如同荒漠般的景观。虽然自然因素为荒漠化的形成创造了条件。</p><p>5、第一节 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 以西北地区为例,我国是世界上荒漠化面积较大、分布较广、受害严重的国家之一,荒漠化类型多样、成都严重。受风蚀、水蚀、盐碱化、冻融等因素影响,我国干旱的沙漠边缘和绿洲、半干旱和半湿润地区、黄淮海平原、南方湿润地区和青藏高原等地都有分布。其中以西北地区土地荒漠化发展最为严重。,气候变化,人类活动,土地退化,西北,东南丘陵,风沙,疏松,多暴雨,滥樵,24%,28%,一、荒漠化的含义:P36 荒漠化类型: 石质荒漠化 沙质荒漠化,西北地区荒漠化范围:,涉及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等省区,观察上图和课本P3。</p><p>6、第一节:荒漠化的防治 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请同学们阅读P18页课文的第一段和第二段文字荒漠化概述部分内容: 思考:本部分内容从哪些方面来描述了荒漠化?,一荒漠化的概述,土地缺少了水分和养分,植物就无法正常生长,裸露的地面极易遭受风沙侵蚀和水土流失,没有植被保护,使土壤中水分和养分进一步流失,继续发展,土地生产力长期丧失,形成如同荒漠般般的景观,即发生土地退化,1.荒漠化的过程,2.荒漠化,(1)概念:指发生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及一些半湿润地区的这种土地退化。(理解) 说明:荒漠化不是简单的荒漠扩张的过程,而是很多块分散的土地。</p><p>7、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一、选择题绿洲是干旱、沙漠化地区合理利用水土资源、发展灌溉农业所形成的一种特殊的人工自然生态系统。下图为某区域绿洲生态系统剖面示意图。据此回答12题。1绿洲自然生态系统包括发源区、流通区、形成区、外围区,其中戈壁对应的地区可能是()A发源区B流通区C形成区 D外围区2如果图示区域大量开采煤炭,可能导致()A森林、草场萎缩B地下径流增加C沙漠面积扩大 D湖水盐度下降解析:第1题,图示高山冰川是绿洲水的来源,则高山冰川是发源区;森林、草场、冲积扇、戈壁等是融水进入绿洲的必经区域,则。</p><p>8、课时2 荒漠化的危害与防治,第二章 第一节 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学习目标 1.了解荒漠化的危害。 2.掌握荒漠化防治的对策与可行性措施。 3.掌握其他土地退化问题的原因、危害及治理措施的分析思路。,一、荒漠化的危害,二、荒漠化的防治,内容索引,课堂训练,专项提能6 我国生态问题分布示意图的判读,一、荒漠化的危害,1.危害范围大 荒漠化是 的灾难,涉及范围广。 2.危害程度深 (1)经济危害:许多村庄、铁路、公路、水库以及灌渠等受到 威胁,经济损失巨大。 (2)生态危害:造成表土裸露,为沙尘暴的形成提供了充足的沙源。 (。</p><p>9、第1讲 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课时跟踪练一、选择题科尔沁草原属半湿润到半干旱的过渡气候区,在历史上不同时期曾有大量汉族人口迁入,下图为科尔沁草原示意图。完成12题。1科尔沁沙地形成的主要人为原因是()A气候干旱B乱砍滥伐C过度放牧 D过度垦殖2下列治理科尔沁沙地的方案中,合理的是()A大量植树造林 B禁止放牧C跨流域调水 D生态移民解析:第1题,本题主要考查荒漠化形成的原因。根据材料可知该地为农牧交错带,由于汉族人口大量迁入,过度垦殖是造成土地荒漠化的主要人为原因,D对。第2题,该地位于半干旱与半湿润的过渡区,。</p><p>10、课时跟踪检测(三) 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读我国某生态环境问题分布统计图,完成12题。1该生态环境问题是()A土地荒漠化B水土流失C酸雨 D生物多样性减少2为了避免该生态环境问题在我国西北地区愈演愈烈,下列做法可取的是()A大面积植树造林,减少水土流失B解决当地群众生活用能问题,严禁乱砍滥伐C加快城市化进程,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D引水灌溉,大力发展农业生产解析:1.A2.B第1题,我国西北各省区深居内陆,远离海洋,降水稀少,气候干旱;加上长期以来人类的过度放牧、过度垦殖、过度樵采等,土地荒漠化严重。第2题,防止土地。</p><p>11、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高二地理教学案 出卷人:黄芳 审核人:王美湘 2/10/2019第二章 区域生态建设第一节 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考点1.结合实例,说明西北地区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2.了解荒漠化的危害;3.了解西北地区荒漠化产生的原因、综合治理保护措施。自主学习荒漠化过程破坏地表裸露风沙侵蚀、 土壤中 流失 长期丧失荒漠化景观。概念指发生在 、 地区及一些 的地区的 现象,它是气候变异等自然因素与人类过度的 相互作用的产物。主要表现耕地退化、 、林地退化而引起的 、石质荒漠化和 西北地区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成因地。</p><p>12、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一、选择题(2019保定模拟)绿洲是干旱、沙漠化地区合理利用水土资源、发展灌溉农业所形成的一种特殊的人工自然生态系统。下图为某区域绿洲生态系统剖面示意图。据此回答12题。1绿洲自然生态系统包括发源区、流通区、形成区、外围区,其中戈壁对应的地区可能是()A发源区B流通区C形成区 D外围区2如果图示区域大量开采煤炭,可能导致()A森林、草场萎缩 B地下径流增加C沙漠面积扩大 D湖水盐度下降解析:第1题,图示高山冰川是绿洲水的来源,则高山冰川是发源区;森林、草场、冲积扇、戈壁等是融水进入绿洲的必经。</p><p>13、第30讲 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2018哈师大附中模拟)“到现在我还很清楚地记得1993年的那场黑风暴,只看见天边远远地升起了一大片灰黄色的云雾,那片云雾就如故事中描写妖怪出山那般,以非常迅疾的速度遮天蔽日地向我们村庄覆压过来。”据此完成12题。1“黑风暴”形成的最主要原因是()大风过度垦荒破坏植被气候干旱ABC D2我国最容易出现文中所描述现象的区域是()A塔里木盆地 B河西走廊C河套平原 D青藏高原解析:第1题, 材料中的“黑风暴”反映荒漠化,其形成主要是人为原因,随着当地人口增长,人们过度垦荒和破坏植被严重破坏了。</p><p>14、第一讲 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一、选择题甘肃省民勤县地处河西走廊东北部,石羊河流经民勤盆地。建国以来其上游地区修建许多水库,几乎拦截全部河水。随着人口增长、耕地面积扩大,民勤县地表水骤减,地下水位急剧下降,导致胡杨、沙枣林等植被大面积死亡。肆虐的风沙,荒废的田园,让民勤人深刻地意识到,“决不能富一阵子,后悔一辈子”。读图,回答13题。1民勤县出现的主要环境问题是()A气候变暖B土地荒漠化C旱涝灾害 D水土流失2民勤绿洲面临消失的主要人为原因是()A过度用水 B沙漠广布C过度放牧 D气候干旱3综合治理和保护民。</p><p>15、第27讲 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一、选择题(2019南昌模拟)地理学中常用方格网法来研究各种问题。下图是苏北某乡镇土地利用变化情况,该图将该区域划分为25个方格,每个方格中的两个数字分别代表1980年和2012年的土地利用变化,其中数字“1”“2”“3”“4”分别表示湖泊、居民点用地、耕地、经营用地(如农家乐等)。读下图完成12题。1图示区域土地利用的变化,对该区域环境的影响可能是()降水量增多气温年较差变大PM2.5下降 湖泊水质变差A BC D2下列措施中,有利于促进该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是()保护湿地,积极发展生态农业全面恢复原。</p><p>16、第十三章区域生态环境建设,第以 一我 讲国 荒西 漠北 化地 的区 防为 治例 ,夯基础,析考点,明考向,提能力,强专项,一、荒漠化的概念与表现 (1)概念:发生在 、 地区及一些 地区的 土地退化,是 等自然因素与人类 相互作用的产物。 (2)过程:,干旱,半干旱,半湿润,气候变异,过度的经济,活动,(3)表现:耕地退化、草地退化、林地退化而引起的土地沙 漠化、 和 。,石质荒漠化,次生盐渍化,指点迷津 荒漠和荒漠化 荒漠和荒漠化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荒漠是指气候干燥、降水较少、蒸发强烈、植被贫乏,以及物理风化强烈、风力作用强劲的一种自然景观类。</p><p>17、课时跟踪检测(三十六) 荒漠化的防治 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2018天津模拟)如图为非洲大陆荒漠化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1非洲荒漠化严重区主要出现在()A热带雨林带B热带草原带C热带荒漠带D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2造成非洲荒漠化的主要人为原因有()人口增长荒漠化面积与人口密度呈正相关过度砍伐大约600万公顷的森林遭到砍伐过度放牧大约2.4亿公顷的草场遭到破坏过度开垦耕地面积扩大是荒漠化的首要因素ABCD解析:1.B2.A第1题,依据图中荒漠化严重区位置,结合非洲气候分布,可知荒漠化严重区主要出现在热带草原带。</p><p>18、第一节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教材第17页活动答案:从图2.3可以看出,植被、降水、径流、气候是一个相互影响、相互联系的整体,只要其中一个环节发生变化,尤其是地面植被遭到破坏,会引起一系列的连锁反应,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植被覆盖减少后,水的下渗减弱,径流加强、蒸发加强,从而导致地面变干燥,而地面变干燥后,植被恢复更困难。植被减少不仅引起地表水的变化,还会引起气候的变化。由于植被蒸腾减弱,空气湿度减小,降水减少,也会导致地面变干燥,陷于恶性循环之中。教材第2021页活动答案:1.萨赫勒地区位于撒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