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教育数学课程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160。──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标准(修订稿)》的理念及总体目标。重庆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李 光 树 对义务教育数学课程目标的认识与理解 一、义务教育数学课程目标的内涵 课程目标是对课程实施结果的一种预先设 计。《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Tag内容描述:<p>1、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新旧对比(网络)1、什么叫数学实验稿:数学是人们对客观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画、逐渐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论,并进行广泛应用的过程。P1修订稿: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2、什么叫数学教育实验稿: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P1修订稿: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良好的数学教育:就是不仅懂得了知识,还懂得了基本思想,在学习过程中得到磨练。3、学习方式实验稿: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p><p>2、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标准(修订稿)的理念及总体目标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课程标准的理念和目标,是非常重要的两部分内容,课程标准的理念,从五个方面来阐述,分别从数学教育,课程内容,教学方式,评价还有新技术,这几个方面来阐述。 (一)数学课程应致力于实现义务教育阶段的培养目标,要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使得: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课程标准基本理念的第一条,是一个总的论述。 这一条是对义务教育阶段数学教育做了总体的阐述,就是义务教育的阶段的数学,在这个阶。</p><p>3、重庆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李 光 树 对义务教育数学课程目标的认识与理解 一、义务教育数学课程目标的内涵 课程目标是对课程实施结果的一种预先设 计,它既是课程设计的出发点,又是课程设计 与实施的归宿。义务教育数学课程目标是根据 我国义务教育培养目标、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数 学学科特点,对义务教育数学课程内容及其实 施效果的一种预先规定,这种规定体现的是国 家和社会从数学的角度对九年义务教育人才培 养的质量标准,表达的是国家和社会对义务教育 数学课程实施良好效果的一种期盼和要求。 数学课程目标和数学教学目标是两个意义比较。</p><p>4、北京市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实验教材 小学数学第五册编写特点 一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 在数与计算方面: 1在第三册学习表内乘法和除法、第四 册有余数除法的基础上编排了一个乘数是一 位数的乘法与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2在第四册两步混合运算口算式题的基 础上,编排了两步混合运算式题的脱式计算 。 3在第四册学习“千克与克的认识”基础 上学习“吨”的认识。 4在第四册认识时、分、秒的基础上, 学习 24 时记时法。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 1在第三册学习厘米和米的基础上,安 排了千米、分米和毫米的认识。 2在第三册认识线段的基础上认识角。 。</p><p>5、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二、评价建议评价的主要目的是全面了解学生数学学习的过程和结果,激励学生学习和改进教师教学。评价应以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为依据,体现数学课程的基本理念,全面评价学生在知识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和情感态度等方面的表现。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更要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发展和变化。应采用多样化的评价方式,恰当呈现并合理利用评价结果,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通过评价得到的信息,可以了解学生数学学习达到的水平和存在的问题,帮助教师进行总结与反思,调整和改进教。</p><p>6、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 (2011年版)研读,2001年颁布了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 十年后 2011年底经教育部批准 2012年初颁布了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标准修订的原由,课程良性循环发展的系统,课程的确定,评价与反馈,课程的实施,课程的研究设计,第一阶段(2005年5月-2006年3月):组建课标修订组;展开基础调研;召开研讨会确定修订原则、工作方案和具体分工 第二阶段(2006年3月-2006年9月):初稿的整理、集中或分散的征求意见 第三阶段(2006年9月-2011年12月):修订,修订过程,一、体例与结构 二、基本理念与目标 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