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人人文库网! | 帮助中心 人人文档renrendoc.com美如初恋!
人人文库网

医嘱书写规范

一、医嘱和医嘱单的书写内容。医嘱是指医师在医疗活动中下达的医学指令。(一)医嘱内容及起始、停止时间应当由医师书写。每项医嘱应当只包含一个内容。每项医嘱应当只包含一个内容。临床医嘱和处方书写。医嘱内容的书写顺序。长期医嘱的书写、临时医嘱的书写。医师不得下达口头医嘱。医师不得下达口头医嘱。处方与医嘱书写规则。

医嘱书写规范Tag内容描述:<p>1、医嘱书写管理一、医嘱和医嘱单的书写内容医嘱是指医师在医疗活动中下达的医学指令,为病人制定各种诊疗的具体措施,医嘱单必须经治医师亲自填写,如实习医生填写需代教老师批准审查后方可有效。(一)医嘱内容及起始、停止时间应当由医师书写。(二)医嘱内容应当准确、清楚,每项医嘱应当只包含一个内容,并注明下达时间,应当具体到分钟。(三)医嘱不得涂改,需要取消时,应当使用红笔在医嘱第二个字上重叠书写“取消”字样并签名。(四)一般情况下,医师不得下口头医嘱。因抢救急危重患者或手术时需要下达口头医嘱时,护士应当复诵一。</p><p>2、医嘱书写规范目录临床医嘱和处方书写医嘱书写规则临床护理常规住院病人膳食内容、各种卧位常用的拉丁文、英文医学缩写医嘱内容的书写顺序长期医嘱的书写、临时医嘱的书写长期医嘱是指执行两次以上的定期医嘱,有效时间在24h以上,当医生注明停止时间后失效。长期医嘱单包括患者姓名,科别,住院病号或病案号,页码,起始日期和时间,长期医嘱内容,停止日期和医师签名,执行时间,执行护士签名。在这个时间都是具体到分钟的时间。临时医嘱也就是您说的(短期医嘱)是指一次完成的医嘱,诊断性的一次检查、处置、临时用药,有效时间在24小时。</p><p>3、伊金霍洛旗妇女儿童专科医院医嘱书写基本要求1、 医嘱种类:按执行时间:长期医嘱(有效期大于24小时,2次以上完成)、临时医嘱(有效期小于24小时,1次完成);按内容:一般项目医嘱、药物治疗医嘱和其他医嘱。2、 书写顺序:长期医嘱:专科护理:妇产科入院护理常规、新生儿护理常规、内科护理常规、XX术后护理常规、XX麻醉护理常规等。护理等级:特殊护理、一级护理、二级护理、三级护理。饮食种类:普食、半流食、流食、禁食、低盐低脂饮食、糖尿病饮食、鼻饲流食、高蛋白饮食等。病重病危:告病重、告病危。隔离措施:呼吸道隔离,眼。</p><p>4、病历医嘱书写要求(一)医嘱基本要求1. 医嘱指医师在医疗活动中下达的医学指令,分为长期医嘱和临时医嘱。2. 取得本院处方权的注册医师有权开具医嘱。其他人员不得下达医嘱。3. 一般情况下,医师不得下达口头医嘱。确因抢救急危患者或手术当中需下达口头医嘱时,护士应复诵一遍,经医师查对药物后方可执行。抢救或手术结束时,医务人员应即刻据实补记医嘱并签名。4. 每项医嘱只包含一个内容,并注明开具时间,具体到分钟。5. 每行内容左端对齐;6. 医嘱单的一般项目包括患者姓名、科别、床号、住院病历号、页码等。7. 药品名称书写采用中。</p><p>5、处方与医嘱书写规则,第一部分 处方,一、处方的意义 二、处方制度 三、处方的组成 四、处方书写要求 五、处方的分类,一、处方的意义,是医生为病人开写的药单; 调剂人员配药、发药的根据; 可作为医疗责任的法律凭证; 可作为药品统计、结帐的依据。,二、处方制度,处方权的获取 开写处方:必须本人签名,不得跨科开药 留样:本人的签名或印模留样于药剂科 修改处方:不得涂改,如需修改,必须重新签名 处方药物总量:以13日量为宜,7日量为限 有效期:处方24小时有效 保存期:保存一年备查 登记制度:药剂科建立错误处方,普通处方、急诊处。</p><p>6、医嘱书写管理医嘱是指医师在医疗活动中下达的医学指令。医嘱内容及起始、停止时间应当由医师书写。医嘱内容应当准确、清楚,每项医嘱应当只包含一个内容,并注明下达时间,应当具体到分钟。医嘱不得涂改。需要取消时,应当使用红色墨水标注取消字样并签名。一般情况下,医师不得下达口头医嘱。因抢救急危患者需要下达口头医嘱时,护士应当复诵一遍。抢救结束后,医师应当即刻据实补记医嘱。医嘱单分为长期医嘱单和临时医嘱单。长期医嘱单内容包括患者姓名、科别、住院病历号(或病案号)、页码、起始日期和时间、长期医嘱内容、停止日期和。</p>
【医嘱书写规范】相关PPT文档
处方与医嘱书写规则.ppt
【医嘱书写规范】相关DOC文档
医嘱书写规则.doc
最新医嘱书写规范.doc
医嘱书写规范MicrosoftWord文档.doc
《医嘱书写要求》doc版.doc
医嘱书写规范.doc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网站客服QQ:2881952447     

copyright@ 2020-2025  renrendoc.com 人人文库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400-852-1180

备案号:蜀ICP备2022000484号-2       经营许可证: 川B2-20220663       公网安备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4831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