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方案】2012高中语文
(1)人物形象 诗中的诗人形象。【赏析】这首诗是作者前往贬所途经大庾岭时所作。恨血千年土中碧。【赏析】本篇写秋天来临时诗人的愁苦情怀。诗开头一、二句点出。【2012优化方案 课件】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诗歌部分(配人教版) 第一单元 天狗。【赏析】第一句写满院菊花在飒飒秋风中开放。这在文人的咏菊诗中也不难见到。
【优化方案】2012高中语文Tag内容描述:<p>1、课外自读,古代诗歌鉴赏技巧系列二,名师赏析,课外自读,跟踪测评,鉴赏、评价 1把握诗歌的意象与意境 诗歌的意象: 诗歌的意象是多种多样的,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类:象征性意象、比喻性意象、描述性意象、通感性意象。,古代诗歌鉴赏技巧系列二,2鉴赏诗歌中的形象 所谓“形象”就是文学作品中展示出来的生活图画,一般可分为人物形象和自然景物。 (1)人物形象 诗中的诗人形象“我”,一般指的就是。</p><p>2、第6课中国当代诗二首,度大庾岭 宋之问 度岭方辞国, 停轺一望家。 魂随南翥鸟, 泪尽北枝花。 山雨初含霁, 江云欲变霞。 但令归有日, 不敢恨长沙。,【注】 公元705年春,宋之问被贬为泷州参军,此诗是他前往贬所途经大庾岭时所作。 翥:飞。 西汉贾谊被贬为长沙王太傅。,【赏析】这首诗是作者前往贬所途经大庾岭时所作,真实生动地叙述了过岭的情景,凄楚悲凉,真挚感人。起句扣题直叙,一个“方”字把。</p><p>3、2012优化方案 课件】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散文部分(配人教版) 第一单元 特利尔的幽灵,第一单元那一串记忆的珍珠 特利尔的幽灵,秋来 李贺 桐风惊心壮士苦,衰灯络纬啼寒素。 谁看青简一编书,不遣花虫粉空蠹? 思牵今夜肠应直,雨冷香魂吊书客。 秋坟鬼唱鲍家诗,恨血千年土中碧。,【赏析】本篇写秋天来临时诗人的愁苦情怀。诗开头一、二句点出“秋来”,抒发由此而引出的由“惊”转“苦”的感受,是全诗。</p><p>4、2012优化方案 课件】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诗歌部分(配人教版) 第一单元 天狗,第一单元 生命的旋律 天狗,题菊花 黄巢 飒飒西风满院栽, 蕊寒香冷蝶难来。 他年我若为青帝, 报与桃花一处开。,【赏析】第一句写满院菊花在飒飒秋风中开放。“栽”字本身给人一种挺立劲拔之感。写菊花迎风霜开放,以显示其劲节,这在文人的咏菊诗中也不难见到;但“满院栽”却不同于文人诗中菊花的形象。菊花迎风霜开放,固然显出。</p><p>5、第9课不会变形的金刚,送韩十四江东觐省 杜甫 兵戈不见老莱衣,叹息人间万事非。 我已无家寻弟妹,君今何处访庭闱? 黄牛峡静滩声转,白马江寒树影稀。 此别应须各努力,故乡犹恐未同归。,【赏析】此诗是诗人在成都附近的蜀州白马江畔送韩十四去江东探亲时写的,在深沉的别情中表现出忧国忧民的百结愁畅。诗歌首联“兵戈不见老莱衣,叹息人间万事非”写战乱导致生灵涂炭,“万事非”三字流露出作者的忧愤之情,表现出诗人深。</p><p>6、第12课项脊轩志,闽中秋思 杜荀鹤 雨匀紫菊丛丛色, 风弄红蕉叶叶声。 北畔是山南畔海, 只堪图画不堪行。,【赏析】这首诗描写闽中秋天的景色,叹息闽中路途艰险,曲折地表达旅人怀乡之情。诗的前两句写闽中秋景,是近景。诗人以极为细腻的笔触,以雨中紫菊的艳丽色彩和风里红蕉的清脆乐音,新鲜生动地写出了南国特点。第三句宕开笔势,宏观地写出整个闽中山水全景,概括出闽中地势:北边是山,山路崎岖;南边是海,波涛。</p><p>7、第4课李白诗三首,淡黄柳 姜夔 客居合肥南城赤栏桥之西,巷陌凄凉,与江左异。唯柳色夹道,依依可怜。因度此片,以抒客怀。 空城晓角,吹入垂杨陌。马上单衣寒恻恻,看尽鹅黄嫩绿,都是江南旧相识。正岑寂,明朝又寒食。强携酒,小桥宅,怕梨花落尽成秋色。燕燕飞来,问春何在,唯有池塘自碧。 【注】寒食:即寒食节,宋时有郊游踏青的习俗。,【赏析】这首词通篇都是写景,作者寄居异乡的惆怅,伤时感世的愁绪,尽在不。</p><p>8、2012优化方案 课件】语文必修第三册(配苏教版) 第二专题 第二模块 老王,老王,夏日南亭怀辛大 孟浩然 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 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 感此怀故人,中宵劳梦想。,【赏析】此诗写在夏夜水亭时的纳凉清爽闲适和对友人的怀念。诗的开头写夕阳西下与素月东升,为纳凉设景。三四句写沐后纳凉,表现闲情适意。五六句由嗅觉继续写纳凉的真实感。</p><p>9、2012优化方案 课件】语文必修第三册(配苏教版) 第一专题第二模块发现北方祖国呵,我亲爱的祖国祖国土,第二模块颂歌的变奏,发现北方祖国呵,我亲爱的祖国祖国土,淮上即事寄广陵亲故 韦应物 前舟已眇眇, 欲渡谁相待? 秋山起暮钟, 楚雨连沧海。 风波离思满, 宿昔容鬓改。 独鸟下东南, 广陵何处在?,【赏析】从诗意判断,这首诗作于淮阴。首联画出暮色中空荡荡的淮河,诗人欲行而踟蹰的情态,给人一种空旷。</p><p>10、第2课谈中国诗,早寒有怀 孟浩然 木落雁南渡, 北风江上寒。 我家襄水曲, 遥隔楚云端。 乡泪客中尽, 归帆天际看。 迷津欲有问, 平海夕漫漫。,【赏析】这是一首抒情诗。根据诗的内容看,大约是作者漫游长江下游时的作品。当时正是秋季,天却相当寒冷。睹物伤情,不免想到故乡,引起了思乡之泪。再加以当时作者奔走于长江下游各地,既为隐士,而又想求官;既羡慕田园生活,而又想在政治上有所作为。因而此诗流露的感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