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核课件
第2讲 原子核 考点1 天然放射现象 1 天然放射现象的发现 1 发现天然放射现象 使人们认识到原子核也有复杂结构 揭开了人类研究原子核结构的序幕 贝克勒尔 2 通过对天然放射现象的研究 人们发现原子序数大于或等于的所。
原子核课件Tag内容描述:<p>1、22.1原子的核式结构原子核,1,1、电子的发现1897年J.J.汤姆孙发现了电子。这在一定意义上是历史上第一次发现电子。,一、汤姆孙,1856-1940英国剑桥大学实验物理学家,2,2、汤姆孙的原子模型:,原子是一个球体,正电荷均匀分布在整个球体内,电子镶嵌其中。,电子:带负电荷,质量比氢原子还小。,电子是原子的组成部分。,3,二、粒子散射实验,卢瑟福,1、粒子的散射:,粒子照射在金箔。</p><p>2、第一节走进原子核,放射性的发现,1896年法国物理学家亨利贝克勒尔发现铀和含铀的矿物都能够发出看不见的射线,这种射线可以使包在黑纸里的照相底片感光。物体放出射线的性质,叫做放射性。具有放射性的元素叫放射性元素。,在贝克勒尔的建议下,玛丽居里和她的丈夫皮埃尔居里对铀和各种含铀的矿石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发现了两种放射性更强的新元素。玛丽居里为了纪念她的祖国波兰,把其中的一种元素命名为钋(PO),另一种。</p><p>3、基础课2原子结构原子核,原子结构,1.电子的发现:英国物理学家发现了电子。2.原子的核式结构(1)粒子散射实验:19091911年,英国物理学家和他的助手进行了用粒子轰击金箔的实验,实验发现绝大多数粒子穿过金箔。</p><p>4、第30讲原子结构、原子核,一原子结构,二原子核,教材研读,突破一氢原子能级及能级跃迁,突破二原子核的衰变及半衰期,突破三核反应方程与核能,重难突破,突破四能量守恒和动量守恒在核反应中的应用,3.半衰期,4.核能,1.判。</p><p>5、第2讲原子核,考点1,天然放射现象、原子核的组成,原子核,1.天然放射现象(1)天然放射现象,放射性,放射性,元素________放出射线的现象,首先由________发现.天然放射现象的发现,说明________具有复杂的结构.(2)放射性。</p><p>6、第三章原子结构原子核 1 氢原子光谱 三年5考2 氢原子的能级结构 能级公式 三年9考3 原子核的组成 放射性 原子核的衰变 半衰期 三年12考4 放射性同位素 三年5考 5 核力 核反应方程 三年12考6 结合能 质量亏损 三年8考。</p><p>7、第3讲原子结构原子核 1 原子的核式结构 1 电子的发现 英国物理学家发现了电子 2 粒子散射实验 1909 1911年 英国物理学家 和他的助手进行了用 粒子轰击金箔的实验 实验发现绝大多数 粒子穿过金箔后基本上仍沿 方向前。</p><p>8、第二单元原子结构原子核 第十四章光电效应原子与原子核 知能要求与高考展望 1 理解玻尔氢原子模型及能级概念 能解释原子的跃迁 2 了解原子核的组成 天然放射现象 放射性同位素及其应用 理解原子核衰变原理 射线的特。</p><p>9、第3单元原子结构原子核 填一填 1 粒子散射实验1909 1911年 英国物理学家和他的助手进行了用 粒子轰击金箔的实验 实验发现绝大多数 粒子穿过金箔后基本上仍沿方向前进 但有少数 粒子发生了大角度偏转 偏转的角度甚至。</p><p>10、成才之路 物理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人教版 选修3 5 原子核 第十九章 本章从天然放射现象入手 通过研究三种射线 射线 射线 射线 的性质及来源 揭示原子核内部是有结构的 卢瑟福揭示了原子核是由质子 中子组。</p><p>11、第3讲原子结构原子核 1 原子的核式结构 1 电子的发现 英国物理学家发现了电子 2 粒子散射实验 1909 1911年 英国物理学家 和他的助手进行了用 粒子轰击金箔的实验 实验发现绝大多数 粒子穿过金箔后基本上仍沿 方向前。</p><p>12、第二单元原子结构原子核 第十四章光电效应原子与原子核 知能要求与高考展望 1 理解玻尔氢原子模型及能级概念 能解释原子的跃迁 2 了解原子核的组成 天然放射现象 放射性同位素及其应用 理解原子核衰变原理 射线的特。</p><p>13、高考总复习物理 第十三章光电效应原子与原子核 第二单元原子结构原子核 高考展望考点梳理题型探究随堂训练 栏目链接 高考展望 1 理解玻尔氢原子模型及能级概念 能解释原子的跃迁 2 了解原子核的组成 天然放射现象 放。</p><p>14、第二章原子结构原子核,1.氢原子光谱三年5考2.氢原子的能级结构、能级公式三年9考3.原子核的组成、放射性、原子核的衰变、半衰期三年12考4.放射性同位素三年5考,5.核力、核反应方程三年12考6.结合能、质量亏损三年8考7.裂变反应和聚变反应、裂变反应堆三年11考8.射线的危害和防护三年2考,1.理解玻尔理论对氢原子光谱的解释.掌握氢原子的能级公式并能灵活应用.用氢原子能级图求解。</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