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沪8年级物理下册
2、如何使橡皮泥、空牙膏皮浮起来。9.3 研究物体的浮沉条件。物体的浮沉条件是什么。请同学自己分析(漂浮)悬浮和下沉状态这两个密度关系。物体的浮沉是否跟密度有关系。物体的浮沉取决于物体所受的浮力和重力的大小。1.知道物体的浮沉条件。1.知道自然界中的一般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一般物体中含有大量分子。10.1认识分子。
粤沪8年级物理下册Tag内容描述:<p>1、方法归类: 1、重力一定情况下改变浮力(即改变P液和V排 )。 比如改变V排的有轮船等,改变密度的有选种。 2、浮力(体积不变)一定情况下改变重力来实现浮沉。 比如潜水艇、气球、飞艇等。,下面请同学动手做做 器材:水槽、橡皮泥、空牙膏皮、鸡蛋、食盐、 水、烧杯、搅棒。 1、如何使鸡蛋浮起来? 2、如何使橡皮泥、空牙膏皮浮起来? 3、如何使空牙膏皮沉下去? 实验后做讲学稿上的练习(二),G,水舱,G,下面请同学动手做做 器材:带盖的空大瓶一个、带盖的空小瓶一个、胶带、注射器、医用滴水管一根、剪刀 要求:自制一个小潜艇,并使它浮。</p><p>2、9.3 研究物体的浮沉条件,为什么土豆在水中下沉,而苹果漂浮?,物体的浮沉条件是什么,将物体浸没在液体中,松手后,物体受到浮力和重力,若物体上浮能可得到什么结论?,这时的 有何关系?,请同学自己分析(漂浮)悬浮和下沉状态这两个密度关系,物体的浮沉是否跟密度有关系?,物体的沉浮条件:物体的浮沉取决于物体所受的浮力和重力的大小。,悬浮,上浮: F浮G,漂浮,漂浮:F浮 = G,悬浮:F浮 = G,下沉: F浮G,将新鲜的鸡蛋分别放入盛水和浓盐水的容器中,观察鸡蛋在容器中的位置。,水,浓盐水,比较液体密度与物质密度(物体平均密度) 上浮 F浮G。</p><p>3、9.3 研究物体的浮沉条件,1.知道物体的浮沉条件,2.通过浮沉条件的实际应用,了解物理知识在生产、生活和社会中的应用,3.知道密度计、潜水艇、热气球的原理,神秘的“死海” 在亚洲西部,巴勒斯坦和约旦交界处,有一个“死海”。传说大约两千年前,罗马统帅狄杜进兵耶路撒冷,攻到死海岸边,下令处决俘虏来的奴隶。奴隶们被投入死海,并没有沉到水里淹死,却被波浪送回岸边。狄杜勃然大怒,再次下令将俘虏扔进海里,但是奴隶们依旧安然无恙。狄杜大惊失色,以为奴隶们受神灵保佑,屡淹不死,只好下令将他们全部释放。,观察下面几个物体的浮沉。</p><p>4、10.1认识分子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自然界中的一般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2.认识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不变的最小微粒。3.知道大多数分子直径的数量级为10-10 m(0.1 nm)。4.知道分子的体积及质量非常小,一般物体中含有大量分子。【过程与方法】通过计算认识分子的小和多,感知分子的大小,逐步形成对微观世界的认识。【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分析事例,意识到我们身边常见的现象里可能蕴藏着深刻的物理学知识,从而激发学生探索微观世界的兴趣。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用猜想的方法研究微观世界。2.认识和感受分子的小和多。【教学难点。</p><p>5、10.4飞出地球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提出“地心说”的代表人物是托勒密,了解“地心说”的基本观点。2.知道提出“日心说”的代表人物是哥白尼,了解“日心说”的基本观点。3.通过实验感受物体绕中心旋转需要力,了解万有引力是使行星绕太阳旋转、卫星绕地球旋转的力。【过程与方法】通过学习人类探索太阳系的过程,知道人们建立宇宙模型的基本方法是深入观察和数学演算。【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人类探索太阳系结构历程的艰辛和曲折,激发探索宇宙奥秘的兴趣。知道哥白尼的“日心说”在天文学乃至自然科学研究中具有重要的开创性意义。教。</p><p>6、10.1认识分子教材解读本节主要内容有:德谟克里特的猜想,分子的概念,分子的大小。本节是学生探索物质微观结构的开端,而历史上探索物质结构正是从德谟克里特的“原子”猜想开始的,所以教材从这里展开,这样也有助于学生从自己的生活经验出发建立物质结构的模型。然后介绍阿伏加德罗提出的分子的概念,认识到分子很小,而且一般物体中分子的个数很多,为后面学习分子动理论和原子结构作准备。本节的编写思路是:从人类认识微观世界的历程展开学生的学习过程。德谟克里特的“原子”猜想虽然不是现代科学意义上的原子,但可以说是“物质是。</p><p>7、94 神奇的升力 一、情景引入 前面学习过液体对浸在它里面的物体有浮力,那么浸在气体里的物体是否也受到浮力呢?鸟儿能在天上自由的飞,飞机的产生为给人类带来了很多方便,但你是否了解飞机的基本造型?飞机在跑。</p><p>8、教学资料范本 八年级物理下册10.4飞出地球教案新版粤教沪 编 辑:__________________ 时 间:__________________ 10.4 飞出地球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提出“地心说”的代表人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