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教版九年级上
1 [ 基础题 ] 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2 [ 基础题 ] 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1.4 物质性质的探究。1 [ 基础题 ] 下列物质的性质中。A.猜想假设 B.收集证据。3 [ 基础题 ]。燃烧条件与灭火原理。燃烧条件与灭火原理。1.认识燃烧条件和灭火原理。结合生活经验猜测物质燃烧 需要哪些条件。
粤教版九年级上Tag内容描述:<p>1、1.3 物质的变化小试身手1 基础题 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2 基础题 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下列过程主要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淘米 B洗菜C柠檬榨汁 D葡萄酿酒3 基础题 下列成语包含化学变化的是 ( )A刻舟求剑 B百炼成钢C风吹草动 D量体裁衣4 提高题下列典故中,从物质变化的角度分析,主要体现化学变化的是 ( )A司马光砸缸 B凿壁偷光C火烧赤壁 D铁杵磨成针5 提高题 加热某固体出现了气体,对于这一变化的分析正确的是 ( )A属于化学变化B属于物理变化C如果是化学变化就不可能存在物理变化D可能是物理变化,也可能是化学变化6 提。</p><p>2、1.4 物质性质的探究小试身手1 基础题 下列物质的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A铜能导电B镁能与氧气反应C常温下水是无色液体D常温下甲烷是无色无味气体2 基础题 实验室有一瓶标签残缺的试剂可能是浓盐酸,有同学提出打开瓶塞观察。这属于科学探究中的()A猜想假设 B收集证据C设计实验 D得出结论3 基础题 下列物质的用途利用了其化学性质的是()A用冰冷藏食品B用金属铜制作导线C用煤气煮饭、烧水D用氦气填充探空气球4 在一次讨论课上,小红同学指出:“人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可能比空气中的高。”小明同学提出:“这个简单,我们。</p><p>3、燃烧条件与灭火原理,(第一课时),九年级化学 科学出版社 广东教育出版社,1.认识燃烧条件和灭火原理。 2.通过探究,提高自身的思维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能用化学科学知识解释日常生活中的某些燃烧现象。 4.接受防火安全教育,学会逃生和自救。,学习目标,结合生活经验猜测物质燃烧 需要哪些条件? 假设: 1. 与物质是否是可燃物有关 2.可能与氧气有关 3.可能与温度有关,探究物质燃烧的条件,点燃后呢?,用烧杯倒罩 住呢?,在空气中,已点燃 的蜡烛能维持燃烧吗?,火柴是可燃物 水泥块不是可燃物,燃烧需要达到一定的温度,着火。</p><p>4、三、元素的分类,元素通常分为: 金属元素 非金属元素 稀有气体元素,金属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少于4个,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形成阳离子。,通常为固态的金属元素的名称都有“钅”字旁,非金属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多于或等于4个,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电子,形成阴离子,通常呈气态,用“气”字头;通常呈液态,用“氵”旁;通常呈固态,用“石”字旁,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8个(氦2个),是一种相对稳定结构,在化学反应中既不易得到电子也不易失去电子,因此稀有气体化学性质很稳定。,稀有气体元素,元素的性质,特别。</p><p>5、燃烧条件与灭火原理,(第一课时),九年级化学 科学出版社 广东教育出版社,1.认识燃烧条件和灭火原理。 2.通过探究,提高自身的思维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能用化学科学知识解释日常生活中的某些燃烧现象。 4.接受防火安全教育,学会逃生和自救。,学习目标,结合生活经验猜测物质燃烧 需要哪些条件? 假设: 1. 与物质是否是可燃物有关 2.可能与氧气有关 3.可能与温度有关,探究物质燃烧的条件,点燃后呢?,用烧杯倒罩 住呢?,在空气中,已点燃 的蜡烛能维持燃烧吗?,火柴是可燃物 水泥块不是可燃物,燃烧需要达到一定的温度,着火。</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