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设计
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设计。两跨等截面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课程设计。三跨预应力连续箱梁桥设计(3&#215。公路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设计。本设计为一高速公路客运专线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设计。1.1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概述。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桥梁设计的基本原则和要求 一、使用上的要求 桥梁必须适用。
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设计Tag内容描述:<p>1、计算说明书两跨等截面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课程设计计算说明书两跨等截面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课程设计目 录一. 设计资料41. 桥梁跨径及桥宽42. 设计荷载43. 材料及工艺44. 基本计算数据45. 设计依据5二. 尺寸拟定61. 主梁跨中截面尺寸62. 横截面布置73. 横截面沿跨长的变化74. 横隔梁的设置8三. 主梁横向分布计算91. 永久荷载92. 可变荷载10四. 建模151. 总体信息152. 单元信息153. 施工信息184. 使用信息20五. 主梁内力计算及组合241. 恒载的徐变次内力242. 内力组合253. 内力包络图26六. 预应力钢束配置281. 内力282. 预应力筋数量估计。</p><p>2、纬一河2#桥设计计算书(上部结构)大连理工大学本科毕业设计盘锦新区纬一河二号桥设计The Design of the No. 2 Bridge on the Wei Yi River in the New District of Pan Jin学 院(系): 建设工程学部 专 业: 土 木 工 程 大连理工大学Dal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1 概 述1.1 工程概况始建于2005年12月的盘锦辽东湾新区(原盘锦辽滨沿海经济开发区),是辽“五点一线”最早的七个重点园区之一。新区地处“辽宁沿海经济带”、“辽西蒙东城市群经济圈”、“沈阳开发区城市群”三大经济板块结合点,是辽宁沿海开发开放战略的主轴线和渤。</p><p>3、第1章 绪论1.1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概述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以结构受力性能好、变形小、伸缩缝少、行车平顺舒适、造型简洁美观、养护工程量小、抗震能力强等而成为最富有竞争力的主要桥型之一。本章简介其发展:由于普通钢筋混凝土结构存在不少缺点:如过早地出现裂缝,使其不能有效地采用高强度材料,结构自重必然大,从而使其跨越能力差,并且使得材料利用率低。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应运而生,所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就是在结构承担荷载之前,预先对混凝土施加压力。这样就可以抵消外荷载作用下混凝土产生的拉应力。自。</p><p>4、,.,目录,.,设计思路,计算过程1、方案比选2、尺寸拟定3、预应力束估算及其配置4、Midas建立模型5、结构验算,.,设计、建模及验算,设计建模验算,.,设计资料,1、桥址地质剖面图(见附图)。2、设计荷截:公路,人群荷截:3.5KN/m23、桥面净空:净9+22.5m人行道(XX大桥)。4、气温:最高月平均温度35,最低月平均温度-10。5、桥面设计标高:见图。6、地。</p><p>5、目录,设计思路,计算过程1、方案比选2、尺寸拟定3、预应力束估算及其配置4、Midas建立模型5、结构验算,设计、建模及验算,设计建模验算,设计资料,1、桥址地质剖面图(见附图)。2、设计荷截:公路,人群荷截:3.5KN/m23、桥面净空:净9+22.5m人行道(XX大桥)。4、气温:最高月平均温度35,最低月平均温度-10。5、桥面设计标高:见图。6、地震烈度:7度。7、地质。</p><p>6、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桥梁设计的基本原则和要求 一、使用上的要求 桥梁必须适用。要有足够的承载和泄洪能力,能保证车辆和行人的安全畅通;既满足当前的要求,又照顾今后的发展,既满足交通运输本身的需要,也要兼顾其它方面的要求;在通航河道上,应满足航运的要求;靠近城市、村镇、铁路及水利设施的桥梁还应结合有关方面的要求,考虑综合利用。建成的桥梁要保证使用年限,并便于检查和维护。 二、经济上的要求 桥梁设计。</p><p>7、1,目 录,2,设计思路,计算过程 1、方案比选 2、尺寸拟定 3、预应力束估算及其配置 4、Midas建立模型 5、结构验算,3,设计、建模及验算,设计 建模 验算,4,设计资料,1、桥址地质剖面图(见附图)。 2、设计荷截:公路,人群荷截:3.5 KN/m2 3、桥面净空:净9+ 22.5m人行道(XX大桥)。 4、气温:最高月平均温度 35 ,最低月平均温度 -10 。 5、桥面。</p><p>8、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设计 - -毕业论文 第1章绪论 1.1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概述 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以结构受力性能好、变形小、伸缩缝少、行车平顺舒适、造型简洁美观、养护工程量小、抗震能力强等而成为最富有竞争力的主要桥型之一。本章简介其发展: 由于普通钢筋混凝土结构存在不少缺点:如过早地出现裂缝,使其不能有效地采用高强度材料,结构自重必然大,从而使其跨越能力差。</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