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无限稀释的水溶液中
④高温水溶液热力学和电位—pH图。④高温水溶液热力学和电位—pH图。教学要求①了解浸出、净化第二节离子反应酸、碱、盐在水溶液中的电离结合金属导电原理分析氯化钠固体不能导电。氯化钠溶液的能够导电的原因。
在无限稀释的水溶液中Tag内容描述:<p>1、第三篇:湿法冶金原理,第十二章 物质在水溶液中的稳定性,教学内容 影响物质稳定性的主要因素; 水的热力学稳定区; 电位pH图的绘制方法与分析; 高温水溶液热力学和电位pH图。 教学要求 了解浸出、净化和沉积在湿法冶金中的应用; 了解物质在水溶液中的稳定性及其影响因素; 了解水的热力学稳定区的意义; 熟练掌握电位pH图的绘制方法及其应用。 教学重点和难点 电位pH图的绘制方法与分析。,目 录,12.1 影响物质稳定性的主要因素 12.2 水的热力学稳定区 12.3 电位-pH图的绘制方法与分析 12.4 高温水溶液热力学和电位-pH图,12.1 影响物质稳。</p><p>2、第二节离子反应,酸、碱、盐在水溶液中的电离,结合金属导电原理分析氯化钠固体不能导电,氯化钠溶液的能够导电的原因?,演示氯化钠固体,氯化钠溶液的导电实验。,【探究讨论】下列哪些物质能导电?导电原因是什么?,导电原因:金属中有自由移动的“电子”;水溶液中、熔化状态下有自由移动的“离子”。,否,否,否,否,否,能,能,能,能,能,能,否,一、电解质和非电解质,1、电解质: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p><p>3、章末归纳整合请分别用一句话表达下列关键词 水的离子积常数强电解质弱电解质电离平衡常数电离度盐类的水解沉淀溶解平衡溶度积 提示水的离子积常数 由平衡常数可得 H OH K H2O 在一定温度下 K与 H2O 都是常数 其乘积也必然是常数 因此 H OH 也是常数 适用于水和稀的酸 碱 盐的水溶液 KW H OH 式中KW称为水的离子积常数 简称水的离子积 强电解质 在水溶液中完全电离的电解质叫强电解。</p><p>4、第一课时第一课时 酸 碱 盐在水溶液中的电离酸 碱 盐在水溶液中的电离 一 一 教材分析教材分析 本节是学生认识离子反应和离子方程式的起始课 从教材的体系看 它是初中学习溶液导 电性实验 酸碱盐电离知识的延续和深化 又是学习电解质溶液理论知识的基础 起承上 启下的作用 学好这一内容 不仅巩固了初中学过的电离初步知识 又为后面电解质在溶 液中的反应实质 选修四电解质溶液的学习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二 教。</p><p>5、酸碱盐在水溶液中的电离 学案 江夏实验高中 王胜利 学习目标 1 能准确把握把握电解质 非电解质以及酸碱盐的概念 2 能正确书写常见酸碱盐的电离方程式 3 学习科学的探究方法和思维方法 学习重点 电解质的概念的辨析及电离方程式的书写 学习难点 电离方程式的正确书写 学习过程 一 自主学习 1 物质导电的原因 2 哪些物质是由分子 原子 离子构成 二 合作探究 1 依据电路图组装实验装置并测本组三。</p><p>6、酸、碱、盐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知道酸、碱、盐在水溶液中能发生电离;了解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概念;培养学生通过实验现象分析、探究化学反应实质的能力。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比实验,初步学会形成概念的分析方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从电离的角度得出酸、碱、盐定义,通过独立思考探究碱与盐的定义。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实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p><p>7、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反应说课稿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鲁科版必修1第二单元第二节电解质第二课时-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反应。在深入研究了教材内容和课标要求以后,我认为理论研究的价值在于发展认识和指导应用。本课时电解质和离子反应的内容是中学化学教材的重点和难点之一,就其教学价值来看,离子反应不仅仅是为化学反应的分类提供了新视角,更是对溶液中进行的化学反应认识的发展,使学生对反应的认识从宏观进入微观。</p><p>8、第1课时酸、碱、盐在水溶液中的电离,第二章第二节离子反应,执教人:陈础霞2017-9-28,1.掌握电解质、非电解质、电离的概念(重点)2.理解电解质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导电的原因3.学会正确书写常见的电解质的电离方程式(重点),探究下列物质能否导电,实验操作:将两个石墨电极插入待测的物质中,按下电源开关,观察指示灯是否变亮,从而判断物质是否导电。,不亮,不导电,亮,导电,亮,导电。</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