脏腑辨证护理
概念。脏腑辨证。是运用脏腑学说理论。根据脏腑生理功能、病理变化。结合八纲、病因、气血等理论通过对四诊收集的病情资料进行分析、归纳。以辨明病位、病性、邪正盛衰的一种辨证方法。以辨明病位、病性、邪正盛衰的一种辨证方法。心与小肠病辨证。第二节 脏腑辨证 与 护理。中山一院针灸科。概 念 脏腑辨证--运用脏腑学说理论。
脏腑辨证护理Tag内容描述:<p>1、脏腑辨证与护理,2016.9.16,概念,脏腑辨证:是运用脏腑学说理论,根据脏腑生理功能、病理变化,结合八纲、病因、气血等理论通过对四诊收集的病情资料进行分析、归纳,以辨明病位、病性、邪正盛衰的一种辨证方法。,心病护理,2.生活起居护理 2.1保持病室及环境安静 2.2注意休息 2.3注意寒温 2.4保持大便通畅,心病护理,3.情志护理 宜平静,避免七情过激,不宜用脑过度 4.饮食调护 4.1饮食定时定量,防过饥过饱,夜餐忌过饱 4.2心阳气虚,忌生冷瓜果及凉性食物,宜安神温补 4.3心阴,心血虚者,忌辛辣烟酒及热性食物,宜滋阴之品,心病护理,4.饮。</p><p>2、脏腑辨证,刘春燕,概念,脏腑辨证:是运用脏腑学说理论,根据脏腑生理功能、病理变化,结合八纲、病因、气血等理论通过对四诊收集的病情资料进行分析、归纳,以辨明病位、病性、邪正盛衰的一种辨证方法。,心与小肠病辨证,心的生理功能: 主血脉 主神 在体合脉,在志为喜,在液为汗 与小肠相表里 小肠的生理功能:泌别清浊(指小肠对食物消化的同时随之进行分清别浊的功能),心气虚与心阳虚,概念:指心气不足,心之阳气虚衰所表现的虚弱证候。 病因: 久病体虚 年老脏气衰弱 失血(外伤、产后失血) 气虚及阳,损伤心阳 证候:心悸,气短,自汗,活。</p><p>3、1,第二节 脏腑辨证 与 护理,中山一院针灸科,2,目的要求 1 掌握各脏腑的病变范围和病机特点。 2 熟悉各常见证的含义、临床表现、辨证要点、护治原则。 授课方式 CAI、理论讲授 课 时 3学时,3,概 念 脏腑辨证-运用脏腑学说理论,对四诊所收集到的临床资料进行辨别、分析,从而确定疾病所在的脏腑、病因、病性以及邪正盛衰等的一种辨证方法。 简言之,以脏腑为纲,对疾病进行辨证。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适用范围 内伤杂病 分 类 脏病辨证 腑病辨证 脏腑兼证辨证,4,一、心与小肠病辨证,5,心 - 血脉 心痛,脉结代 神明 心悸,怔忡,失眠多梦,。</p><p>4、1,第二节 脏腑辨证 与 护理,中山一院针灸科,2,目的要求 1 掌握各脏腑的病变范围和病机特点。 2 熟悉各常见证的含义、临床表现、辨证要点、护治原则。 授课方式 CAI、理论讲授 课 时 3学时,3,概 念 脏腑辨证-运用脏腑学说理论,对四诊所收集到的临床资料进行辨别、分析,从而确定疾病所在的脏腑、病因、病性以及邪正盛衰等的一种辨证方法。 简言之,以脏腑为纲,对疾病进行辨证。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适用范围 内伤杂病 分 类 脏病辨证 腑病辨证 脏腑兼证辨证,4,一、心与小肠病辨证,5,心 - 血脉 心痛,脉结代 神明 心悸,怔忡,失眠多梦,。</p><p>5、1,脏腑辨证,2,脏腑辨证,运用脏腑学说理论,根据脏腑生理功能、病理变化,结合八纲、病因、气血等理论通过对四诊收集的病情资料进行分析、归纳,以辨明病位、病性、邪正盛衰的一种辨证方法。,脏腑辨证内容,心与小肠辨证,肺与大肠辨证,脾与胃辨证,肝与胆辨证,肾与膀胱辨证,4,心主血脉,具有推动血液在脉道中运行不息的作用; 心主神明,为人体精神和意识思维活动的中枢; 心开窍于舌,在体合脉,其华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