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高考地理选考
考点强化练38 区域联系。2.根据图中信息。乙—② B.甲—②。考点强化练26 城市空间结构。1.B 2.C。考点强化练12 大气环境。(图中②。考点强化练31 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A.供水 B.运输 C.灌溉 D.养殖。考点强化练8 地球公转(3)——正午太阳高度角的时空分布。A.0时 B.6时。
浙江高考地理选考Tag内容描述:<p>1、考点强化练38区域联系一、选择题京津冀地区产业和发展条件存在互补优势,北京、天津、河北之间存在着产业与技术,工业最终产品和高技术产品,资源、劳动力、初级产品等的流动、迁移。读图,完成第12题。1.图中最有可能代表产业和技术的数字是()A.B.C.D.2.京津冀一体化有利于()A.河北、天津大气环境质量的改善B.京津冀地区产业结构的趋同发展C.缩小京津冀地区的经济发展差距D.提升北京的城市品质和职能种类答案:1.A2.C解析:第1题,京津冀地区产业和发展条件存在优势互补,北京、天津、河北之间存在着产业与技术,工业最终产品和高技术产品,资源、。</p><p>2、考点强化练36认识国家一、选择题读图,完成第12题。1.甲地区人口密度约每平方千米10人,结合图示信息推断该地最适宜大规模发展()A.谷物种植B.乳畜业C.花卉园艺D.糖料作物种植2.乙地区最可能发生的自然灾害是()A.地震B.泥石流C.沙尘暴D.洪涝答案:1.A2.D解析:第1题,结合经纬网可知,甲地位于美国中部平原,该地区地广人稀,适于发展商品谷物农业。第2题,乙地位于墨西哥湾沿岸,夏季受飓风影响,容易发生洪涝灾害。下图中死亡谷在地质时期曾是个大湖泊,后来逐渐干涸终成荒芜的干谷。读图,完成第34题。3.该死亡谷地质构造形成的主要原因是()A.地壳运。</p><p>3、考点强化练18洋流一、选择题读世界某大洋局部洋流分布示意图,完成第12题。1.海区洋流向西流的主要动力是()A.东北信风B.东南信风C.东南季风D.盛行西风2.根据图中信息,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洋流为赤道逆流B.洋流对沿岸气候有降温减湿作用C.洋流为西风漂流D.洋流对沿岸气候有增温增湿作用答案:1.B2.C解析:第1题,根据洋流分布规律可判断,海区洋流为南赤道暖流,是在东南信风的吹拂下形成的。第2题,洋流为南赤道暖流;洋流为东澳大利亚暖流,对沿岸气候有增温增湿作用;洋流为秘鲁寒流,对沿岸气候有降温减湿作用;洋流为西风漂流。下图为三个。</p><p>4、考点强化练15气压带与风带对气候的影响一、选择题一地的自然景观主要取决于其水热条件。下图为北纬30附近甲、乙两地的自然景观图。读图,完成第12题。1.下图为北纬30附近四地的气候统计图。与甲、乙两地相对应的是()A.甲,乙B.甲,乙C.甲,乙D.甲,乙2.甲、乙两地自然景观迥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A.太阳辐射B.距海远近C.洋流性质D.海拔答案:1.D2.D解析:第1题,北纬30附近有地中海气候、热带沙漠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高原山地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甲地景观有沙丘和绿洲,对应的是;乙地景观有雪山、冰川,属于高原山地气候,夏季凉爽,全年气温较低。</p><p>5、考点强化练26城市空间结构一、选择题梧州是一座有着2100多年历史的岭南名城,曾是广西第一大城市,有着“百年商埠”“小香港”之美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南宁、柳州、桂林的发展相继超过梧州。下图示意广西部分主要城市分布。据此完成第12题。1.梧州曾是广西第一大城市,主要是由于()A.当地自然条件优越,发展历史悠久B.地处广西通往广东水路枢纽位置C.位于珠三角与北部湾经济圈交会处D.当地物产丰饶人口多,经济发达2.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梧州发展落后于南宁等城市的主要原因是()A.地处省区交界,地理位置偏远B.区域山地众多,水路运输衰。</p><p>6、考点强化练14气候的基本要素气温与降水一、选择题读世界部分区域年平均气温(单位:)分布图,完成第12题。1.图中a的值可能是()A.-10B.0C.10D.202.造成图中0 等温线陆地上向南凸出的主要影响因素是()A.太阳辐射B.地形C.海陆热力性质差异D.洋流答案:1.B2.C解析:第1题,结合图示信息知,a位于青藏高原,地势较高,气温较低,其数值应等于两相邻等值线中较低的数值。第2题,此时为北半球冬半年,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亚欧大陆比同纬度海洋气温低,等温线向低纬弯曲。下图是某区域在纬度、海陆和洋流等因素作用下气温分布的理想模式,最热月两条等温线之间。</p><p>7、考点强化练12大气环境一、选择题(2018浙江绍兴高一期末)大气呈现“上热下冷”(图中,随高度增加气温上升)时,称之为逆温现象。结合下图,完成第12题。1.对流层大气的热量主要直接来自()A.太阳辐射B.地面辐射C.大气辐射D.大气逆辐射2.对流层大气出现逆温现象时,近地面空气中污染物含量较高的主要原因是()A.阻挡了近地面空气水平运动B.抑制了近地面空气对流上升C.近地面大气中的水汽量增大D.近地面人类排放污染物增多答案:1.B2.B解析:第1题,大气的受热过程是太阳辐射到达地面使地面增温,而后产生地面辐射,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汽吸收地面长波辐。</p><p>8、考点强化练8地球公转(3)正午太阳高度角的时空分布一、选择题下图为某日甲、乙、丙、丁四地太阳位于正北或正南方位时太阳高度示意图。读图,完成第12题。1.关于甲、乙、丙、丁地理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A.甲在北极点上B.乙在北极圈上C.丙在北回归线上D.丁在南温带2.太阳位于甲地正北时,甲地的地方时是()A.0时B.6时C.12时D.18时答案:1.D2.A解析:第1题,分析甲、乙两图,一天中太阳不同时刻正南、正北的太阳高度,正南数值大应为正午太阳高度,正北数值小应为子夜太阳高度,根据太阳视运动特征,可知两地处于极昼地区,位于北极圈到北极点之间。乙地。</p><p>9、考点强化练31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一、选择题成渝高铁建成通车进一步促进了成渝经济圈的更快发展。读图,完成第12题。1.与成都相比,河流在重庆城市形成和发展中更显著的功能是()A.供水B.运输C.灌溉D.养殖2.成渝高铁的通车将()缩短旅客往返的时间带动沿线城市的发展降低了出行经济成本降低了成渝铁路运力A.B.C.D.答案:1.B2.A解析:第1题,成都和重庆都位于西南地区,与成都相比,河流在重庆城市的形成和发展中更显著的功能是提供了水运交通,所以B项正确。第2题,结合所学的知识,可以得出成渝高铁的通车将缩短旅客往返的时间,带动沿线。</p><p>10、专题训练八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能力提升练第60页读世界某区域略图,完成第12题。1.被甲海峡分界的两大洲是()A.亚洲与非洲B.亚洲与欧洲C.南、北美洲D.欧洲与非洲2.夏季,当地种植水果园艺作物的有利气候条件有()光热条件充足高温多雨昼夜温差大雨热同期A.B.C.D.答案1.B2.B解析第1题,读图分析可知,甲海峡属于土耳其海峡,是亚洲与欧洲的分界线,故选B项。第2题,该地位于地中海沿岸,属于地中海气候,夏季高温少雨,冬季温和多雨,夏季光热条件充足,昼夜温差大,有利于水果的光合作用和糖分的积累,因此正确,故选B项。(2019浙江湖州、衢州、丽水高二。</p><p>11、第6讲地球的公转考点一地球公转的基本特征1地球公转的基本特征(1)方向:自西向东,每天移动约59。(2)周期:1年,约为365日6时9分。(3)轨道:椭圆轨道,太阳在一个焦点上。(4)速度:近日点快,远日点慢。2黄赤交角3黄赤交角的影响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使得一年中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如下图所示),从而形成了昼夜长短的变化、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以及四季的更替、五带的划分等一系列地理现象。教材金句每年1月初,地球经过近日点,公转速度较快;每年7月初,地球经过远日点,公转速度较慢。黄赤交角中几个数据间的关系(1)黄赤。</p><p>12、第32讲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含选修六环境 保护相关内容),必修 第四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思维导图,SIWEIDAOTU,考点一 环境问题概述,考点二 生态环境问题与生态环境保护,考点三 环境污染及其防治,课时训练,内容索引,NEIRONGSUOYIN,考点一 环境问题概述,1.环境问题的概念与类型 (1)概念 由于 或自然原因使环境条件发生了变化,并对人类及其他生物的生存和发展造成影响和破坏的问题。,人类活动,知识梳理,ZHISHISHULI,(2)类型,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自然资源,酸雨,臭氧,层破坏,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2.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 (1)人口压力。</p><p>13、第21讲 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含选修五自然灾害 与防治相关内容),必修I 第五章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思维导图,SIWEIDAOTU,考点一 自然灾害的概念与分类,考点二 中国的洪涝灾害,课时训练,内容索引,NEIRONGSUOYIN,考点一 自然灾害的概念与分类,(1)概念:发生在地球表层系统中,能造成人们生命和 的自然事件。 (2)成因类型: 灾害、气象灾害、 灾害、海洋灾害。 (3)主要特征:复杂性、周期性、 、多因性、群发性、 。 (4)三大危害 (5)我国的自然灾害: 和干旱最为常见,且危害范围较广。 灾害危害程度也较大。,造成 和人员伤亡 带来间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