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同步测试[编号:9458038]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同步测试
在__一定的温度__下。在液体的__表面__和__内部__同时进行的__剧烈__的汽化现象。不但处于__液面__速度较大的分子要脱离__液体表面__跑到空气中。2.蒸发是在__任何温度下__都能进行的汽化现象。蒸发只在__液体表面__进行。1.地震是地壳岩石在__地球内力__的作用下。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同步测试Tag内容描述:<p>1、第5节泥石流1泥石流是指在山区因为暴雨或其他原因引发的携带有大量泥沙以及石块的特殊洪流。泥石流形成的自然原因主要有:山区(特别是__陡峭地形__)有利于水流汇集,水流的流速较大,冲刷力强;山坡或沟谷表层堆积有大量的松散碎屑物(土、石块等),容易被水流冲刷;有__暴雨或持续性__的降水,形成了大量的流水。__地震__过后,坡面上的碎屑物受震动而变松动,容易形成泥石流。在我国西北内陆地区,积雪融化引发的泥石流也经常发生。2泥石流的爆发往往具有__突发性、历时短__的特点,经常与山体滑坡和崩塌相伴发生,破坏力巨大。【夯实基。</p><p>2、第3节科学观察1__观察__是重要的科学研究方法,也是我们学习科学的重要方式。2科学发现往往源于用心的__观察__与__研究__。只有具备__有准备__的头脑,科学发现才有可能降临。3观察记录的方法很多,常见的有__文字描述__、__表格记录__和__图形记录__等方法。【夯实基础】1著名科学家牛顿从苹果落地现象出发,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他的发现最初来源于(C)A阅读 B实验C观察 D调查2下列活动不属于观察的是(D)A用体温计测量一位学生的体温B仔细观察蜗牛的活动C用秒表测量某同学跑100米的时间D一位学生在学校里漫无目的地东张西望3认识自然界时。</p><p>3、专题五物态变化一、熔化和凝固12015兰州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凝固现象的是(D)A春天,白雾弥漫 B夏天,大雨滂沱C秋天,霜打枝头 D冬天,千里冰封2关于熔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A固体熔化时的温度叫熔点B晶体在一定温度下熔化,这个温度就是该晶体的熔点C石蜡可以熔化,但没有固定的熔点D同种晶体的熔点与凝固点相同3小美同学对冰加热,她将冰熔化成水直到沸腾的过程绘制成如图1所示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下列分析正确的是(C)图1A图像中的DE段是冰的熔化过程BAB、CD段物质在吸热,BC、DE段物质没有吸热C水的凝固点是0D物质在AB段比CD。</p><p>4、第6节汽化与液化(2)1沸腾和沸点(1)沸腾:在__一定的温度__下,在液体的__表面__和__内部__同时进行的__剧烈__的汽化现象。液体沸腾时,要__吸收__热量,温度__保持不变__。(2)从微观角度解释沸腾现象:液体沸腾时,不但处于__液面__速度较大的分子要脱离__液体表面__跑到空气中,而且处于__液体内部__气泡壁上速度较大的分子也要脱离气泡壁跑到气泡中。所以,沸腾是比蒸发__剧烈得多__的汽化现象。(3)沸点:液体__沸腾__时的温度。沸点是物质的一种__特性__,不同液体,其__沸点__不同。炼油中的分馏技术原理:利用原有中各种物质的__沸点。</p><p>5、第6节汽化与液化(1)1物质由__液态__变为__气态__的过程叫做汽化。物质由__气态__变为__液态__的过程叫做液化。2蒸发是在__任何温度下__都能进行的汽化现象,蒸发只在__液体表面__进行。液体蒸发时,要__吸收__热量,所以可使物体的温度降低,因此可以做制冷剂。3影响同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有__液体温度的高低__、__液体表面积的大小__、__液体上方空气流动的快慢__。4从微观角度解释蒸发现象:蒸发是一种__缓慢__进行的汽化方式,从分子运动的角度看,蒸发实质上是处于__液体表面__的分子由于运动离开__液面__的过程。因此,蒸发是在__液。</p><p>6、第4节地壳变动和火山地震(1)1地球上岩石的变形、海陆的变迁以及千姿百态的地表形态,都是__地壳变动__的结果。2典型火山一般由__火山口__、__火山锥__、__岩浆通道__三部分组成。火山喷发物主要有__气态的(水蒸气、二氧化硫等),也有液态(熔岩流)和固态(火山灰、火山尘、火山弹等)的__。3火山喷发的岩浆来源于__地幔的软流层__。4火山喷发时,气体、岩浆、固体等物质向外排出的出口叫做__火山口__。【夯实基础】1北宋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载:在太行山中发现了许多海螺、海蚌壳等生物化石。这一记载说明(A)A太行山是从古老的大海里升起来的B。</p><p>7、第4节地壳变动和火山地震(2)1地震是地壳岩石在__地球内力__的作用下,发生__断裂__或__错位__而引起的震动现象。据专家估计,世界各地每年发生的地震多达500万余次,但是绝大部分都是极其__轻微__的,只有借助灵敏的地震仪才能测知。而可能造成极大破坏的地震,平均每年不到__20__次。2地震的发源地叫__震源__。它在地面上的垂直投影处叫__震中__。3世界地震分布和火山一样,主要集中在__环太平洋的陆地和周围海域__以及__地中海喜马拉雅山__一带。【夯实基础】1地震的形成离不开地球(B)A外力作用 B内力作用C太阳的引力 D自转、公转2地球。</p><p>8、第5节科学探究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提出__问题__建立__猜想或假设__制订__探究计划__获取__事实或证据__检验__猜测或假设__讨论与__交流__。【夯实基础】1学会科学探究是为了(A)A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B当科学家C提高智商D提高解题能力,得到好成绩22014余杭期中到商店购买乒乓球时,陈明同学总要将几只乒乓球从选定的位置放手,观察乒乓球反弹的高度,选择反弹较高的乒乓球。陈明的行为类似于科学探究中的(C)A发现并提出问题B做出猜想和假设C观察、实验、收集证据D交流合作、评价证据3人民币一元硬币有明亮的银白色的光泽且密度较。</p><p>9、第2节细胞(3)制作洋葱表皮临时装片步骤:1用__干净的纱布__把载玻片和盖玻片擦拭干净;2把载玻片放在实验台上,用滴管在载玻片的中央滴1滴__清水__;3把洋葱鳞片切成小块,用__镊子__撕取一小块洋葱鳞片__内表皮__;4把撕下的内表皮放在载玻片的水滴中,用镊子把它展平;5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__盖玻片的一侧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水滴__,然后缓缓放平;6在盖玻片的一侧滴加__12滴红墨水(或碘液)__;7另一侧用__吸水纸__吸水,使染液浸润全部标本;8__左眼__看目镜中的洋葱表皮细胞的图像,右眼看纸张画图。【夯实基础】1某同学用显微镜观察洋。</p><p>10、第2节细胞(1)1细胞是由英国科学家__胡克__发现的。细胞学说是由科学家__施旺__和__施莱登__共同提出来的。细胞学说的基本内容是:动物和植物都是由相同的基本单位__细胞__所构成的。2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__细胞膜__、__细胞质__和__细胞核__三部分,植物细胞的结构与动物细胞的结构相比,一般还多了__液泡__、__叶绿体__、__细胞壁__三个结构。3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的区别:细胞结构植物细胞动物细胞功能细胞膜__有__有保护并控制细胞与外界之间物质交换细胞质有有__细胞进行生命活动的重要场所__细胞核__有__有细胞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含_。</p><p>11、第2节地球仪和地图(1)1地球仪是__表示地球和地球表面地理状况__的模型。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的线叫__经线__,也称__子午线__;在南、北两极中间,与两极__等距__,并且与经线__垂直__的线叫__赤道__,与它平行的线叫__纬线__;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构成了__经纬网__,它可以准确地表示地球表面上任何一个地点的__位置__。2在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的旧址,有一座子午宫,那里有一条宽十几厘米、长十多米的铜线,这就是__0经线__,也叫__本初子午线__。3东西半球以__西经20和东经160组成的经线圈__为界,南北半球以__赤道__为界。浙江省。</p><p>12、第4节科学测量(1)1测量是一个把__待测的量__与__公认的标准__进行比较的过程。__刻度尺__是常用的测量长度工具。如图141所示,该刻度尺的最小刻度是__1mm__,被测物体长度为__3.50__cm。图1412测量长度时常用到卷尺、皮尺、声呐、电磁波、激光测距仪、游标卡尺等,选择合适的工具(方法)填入下列空格中。(1)建筑工人常用__卷尺__测量长度。(2)潜水艇常用__声呐__测潜水艇与障碍物间的距离。(3)雷达用__电磁波__测距离。【夯实基础】12014杭州质检人类认识自然需要借助于一些仪器,自从扫描隧道显微镜发明后,世界上就诞生了一门以0.1至100。</p><p>13、第2节细胞(2)1显微镜的放大倍数__目镜的放大倍数物镜的放大倍数__。2使用时操作步骤:(1)安放:将显微镜放置在靠近__光源__、靠身体前方略__偏左__的地方,镜筒在前,镜臂在后。(2)对光:转动__物镜转换器__,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再转动遮光器,让较大的一个光圈对准通光孔。用__左眼__通过目镜观察,__右眼__必须睁开,以便及时记录观察结果。同时调节反光镜,使视野中出现一个__明亮__的圆形。(3)放片、调距:将装片放在载物台上,观察物对准__通光孔__,用压片夹压住装片。眼看物镜,向前转动__粗准焦螺旋__,使物镜和装片接近。再。</p><p>14、第2节走进科学实验室1科学研究是以__实验__为基础的。2实验仪器和试剂被存放于__实验仪器柜子__内,并按__不同的用途__有序摆放,特殊的具有危险性的试剂或器材还必须按其规定要求存放于规定位置。3进入科学实验室必须严格遵守实验室的__安全守则,看清实验物品和试剂的__警告标志__,规范__实验操作__,这样才能确保实验安全,防止意外发生。4实验室发生了意外事故,如皮肤烫伤或烧伤,正确的处理方法是用__大量冷水__冲洗受伤处;被化学试剂灼伤,正确的处理方法是用__缓缓流水__冲洗1分钟以上。5酒精灯火焰分为__外焰__、__内焰__和__。</p><p>15、第3章 人类的家园地球本章复习课学生用书A38一、了解地球1今天人们认识地球形状最简单、最直观的方法是(C)A观测月相变化B到海边去看航船C看地球卫星图片D参加环球航行2关于北极的叙述,正确的是(D)A地轴南端与地球表面的交点B地轴北端与地球的交点C地轴与地球表面的交点D地轴北端与地球表面的交点二、了解经纬网和地图3用乒乓球制作小地球仪时,地轴与水平面的夹角应为(A)A66.5 B23.5C60 D904下列有关经纬度变化规律的说法,正确的是 (C)A以180经线为界,东经和西经的度数分别向东、向西越来越大B以0经线为界,东经和西经的度数分别向东、。</p><p>16、第1章科学入门 第1节科学并不神秘1科学要研究各种__自然现象__,寻找它们__产生__、__发展__的原因和规律。学习科学可以帮助我们__理解__、__解释__、和__预测__各种事物、现象及其变化。2科学研究是从__疑问__开始的,一个小小的疑问都有可能引发科学发现。3__科学__的发展改变着人们对自然界各种事物的认识,使人类的技术水平和生产能力逐渐提高。4科学技术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促进了__社会的进步__。但是,如果使用不当,也会给自然环境和人类社会带来一些__负面影响__。【夯实基础】1下列现象不属于自然现象的是(B)A植物生长 B经济危机。</p><p>17、第3节生物体的结构层次(1)1人体与许多生物一样都是来自一个细胞受精卵。人体的复杂结构是受精卵不断__分裂__、__生长__和__分化__的结果。2细胞通过__分裂__能产生与自己一样的细胞,在此过程中,母细胞内出现__染色体__,最后这些物质会__平均分配__到两个子细胞中去。3细胞生长是子细胞不断吸收__营养物质__,合成自身的__组成物质__,不断地长大。4细胞分化是分裂产生的子细胞发生变化,形成具有不同__形态__和__功能__的细胞的过程。【夯实基础】1细胞体积的增大是由于(B)A细胞分化 B细胞生长C细胞分裂 D液泡增大2如图231所示,单细胞。</p><p>18、第5节常见的植物(1)1繁殖过程中出现__种子__的植物叫种子植物。种子植物有真正的__根__、__茎__、__叶__和__种子__,主要包括__被子植物__和__裸子植物__两大类,其中__被子__植物是植物界中种类最多,分布最广的植物。2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的共同特征是都用__种子__繁殖后代;主要区别是被子植物的种子外有__果皮__包被。3被子植物具有__根__、__茎__、__叶__、__花__、__果实__和__种子__六大器官,是最高等的植物。【夯实基础】1一般所指的绿色开花植物是指(A)A被子植物 B裸子植物C种子植物 D所有陆生植物22015济宁下列几组植物中,均属。</p><p>19、第6节地球表面的板块1__魏格纳__依据__大西洋__两岸大陆轮廓的可拼合性和其他大陆漂移的证据,创立了“大陆漂移说”。2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全球由六大板块组成,分别是__亚欧板块、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美洲版块、南极洲板块__,这些板块“漂浮”在__软流层上,相互不断地发生__碰撞__和__张裂__。3地球表面的陆地和海洋处在不断的__运动__和__变化__之中,板块的__碰撞__和__张裂__是引起海陆变化的主要原因。4板块的碰撞形成了__巨大的山脉__,板块的张裂形成了__裂谷和海洋__,如东非大裂谷和大西洋。【夯实基础】1根据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