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权分立和民族融合
1 主题主题 4 4 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安徽近安徽近 7 7 年真题汇编年真题汇编 命题点命题点 1 1 三国鼎立三国鼎立 1.1. ((20102010 安徽安徽 2 2 题)题)电视剧《三国》的热播引发了人们对曹操的关注。形成了魏、蜀、吴三国鼎立的局面。曹操是东汉末年人。
政权分立和民族融合Tag内容描述:<p>1、新课标人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政权分立和民族融合精品学案一、基础知识【第18课三国鼎立】1、官渡之战:形势:东汉末年,军阀割据,生产遭到严重破坏;时间:公元200年;作战双方:袁绍与曹操;结果:曹操以少胜多,大败袁军,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2、赤壁之战:形势:曹操基本上统一了北方,想要统一全国;南方刘备、孙权势力有所发展;时间:公元208年;作战双方:曹操与孙刘联军;结果:孙刘联军以少胜多,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基础。3、三国经济的发展:魏国:修建了许多水利工程,北方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 蜀国:丝织业。</p><p>2、1 主题主题 4 4 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安徽近安徽近 7 7 年真题汇编年真题汇编 命题点命题点 1 1 三国鼎立三国鼎立 1.1. (20102010 安徽安徽 2 2 题)题)电视剧三国的热播引发了人们对曹操的关注。下列与曹操有关 的史实是() 招贤纳士官渡之战赤壁之战自立为帝 A. B. C. D. 命题点江南地区的开发 2.2. 20122012 安徽安徽 1313(1 1)题)题 2 2 分分 (节选)经济重心南移是我国古代经济发展的一大特征。 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在题前括号内正确的打“” ;错误的打“错” ,并加以改正。 【】 (1)东汉末年,为躲避战。</p><p>3、1,2,第四单元 政权分立和民族融合,单元线索: 220年到589年是我国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这一时期国家分裂,民族大融合。与此同时,欧洲也出现民族大迁徙,罗马帝国分裂,西罗马帝国灭亡。,3,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朝代兴替示意图,东汉,魏,蜀,吴,西晋,十六国,东晋,北魏,东魏,西魏,宋,齐,梁,陈,北齐,北周,隋,南朝,北朝,4,单元体系,第四单元 政权分立和民族融合,第20课 三国鼎立,第22课 北方民族大融合,第23课 江南地区的开发,第24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科学和艺术,5,第20课 三国鼎立,复习要点: 了解官渡之战、赤壁之战的时间、交战双方、特点;三。</p><p>4、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第四单元,涉及课程: 第19课 三国鼎立 第20课 江南地区的开发 第21课 北方民族大融合 第22课 魏晋南北朝的科技 第23课 魏晋南北朝的艺术,单元综述,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我国出现了长期分裂的局面,西部和北部的少数民族大量涌入中原,通过与汉族通婚、杂居,相互学习,生产互补,逐步实现了与汉族的融合,出现了我国古代民族融合的第二个高潮。随着北方人口的南迁,江南地区得到初步的开发,为中国历史由分裂重新走向统一,为隋唐时期的繁荣奠定了基础。,学习目标,1.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的作用;了解三国鼎 立形成的史。</p><p>5、第一部分 系统复习 成绩基石,中国古代史,主题 3 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考点梳理过关,考点1 三国鼎立 6年2考 2017年考查,易错提示 曹操死后,形成了魏、蜀、吴三国鼎立的局面。因此,曹操是东汉末年人,不是三国时期的人物。,考点2 两晋 6年1考,关联拓展 中国古代以少胜多的战役,考点3 江南地区的开发 6年1考,考点4 北魏孝文帝改革 6年5考 2016、2015、2014、2013、2012年考查,关联拓展 1.古代民族交往的方式:(1)互派使节,如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2)人口迁移,如东汉末年以来的少数民族内迁;(3)改革,如北魏孝文帝改革;(4)通婚,如昭君。</p><p>6、第三单元中考真题演练考点一 三国鼎立命题角度赤壁之战及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1(2016烟台中考)历史推论离不开对史实的正确解读。下列推论错误的是( )A商鞅变法秦国实现了富国强兵B汉武帝“罢黜百家”实现了思想上的大一统C张骞出使西域促进了丝绸之路的开辟D官渡之战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2(2016莱芜中考)下图为三国鼎立形势图。图中处的国名及建立者分别为( )A魏国,曹操 B魏国,曹丕C吴国,孙权 D蜀国,刘备考点二 江南地区的开发命题角度开发的原因及影响3(2017烟台中考)下面是中国古代南北方人口总数及所占比例对照表该表格反。</p><p>7、主题四 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命题点1 识图填图类 1 2013重庆B卷21题 观察下图 回答下列问题 1 请将下列地区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入图中对应的方框内 2分 A 纺织业发达的城市 会稽 B 南朝都城 建康 2 仔细观察上图 据图指。</p><p>8、第四单元政权分立和民族融合 单元线索 220年到589年是我国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这一时期国家分裂 民族大融合 与此同时 欧洲也出现民族大迁徙 罗马帝国分裂 西罗马帝国灭亡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朝代兴替示意图 东汉 魏。</p><p>9、用心 爱心 专心 1 第四单元第四单元 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单元测试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单元测试 一 单项选择题一 单项选择题 1 公元 200 年发生的官渡之战的作战双方是 A 刘备与孙权 B 袁述与袁绍 C 董卓与孙权 D 袁绍与曹操 2 三国时 第一个称皇帝的是 A 曹操 B 曹丕 C 刘备 D 孙权 3 下列各项与曹操无关的是 A 控制汉献帝 B 在官渡大败袁绍 C 在赤壁被打败 D 废汉献帝。</p><p>10、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东汉什么时间建立 第一个开国皇帝是谁 25年刘秀 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我国现在南方与北方相比 哪里经济更发达一些 在古代 江南曾一度被称为蛮夷之地 中国 最早指北方中原地区 不包括南方 请看课本89页 汉朝时江南经济怎么样 南北朝时发生了什么变化 是什么原因导致江南经济在这一时期被开发 而不是更早点或迟点 猜猜看 江南在当时具备了什么条件 北方人民的南迁带来劳动力和先进的技术。</p><p>11、第四单元政权分立和民族融合 单元线索 220年到589年是我国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这一时期国家分裂 战事纷繁 北方少数民族迁入中原 北方人口的南迁 江南得到开发并实现了民族大融合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朝代兴替示意图 东汉 魏 蜀 吴 西晋 十六国 东晋 北魏 东魏 西魏 宋 齐 梁 陈 北齐 北周 隋 南朝 北朝 单元体系 第四单元政权分立和民族融合 第18课三国鼎立 第19课江南地区的开发 第20。</p><p>12、主题四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命题点1识图填图类1. (2013重庆B卷21题)观察下图,回答下列问题。(1)请将下列地区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入图中对应的方框内。(2分)A. 纺织业发达的城市:会稽B. 南朝都城:建康(2)仔细观察上图,据图指出江南经济发展的重要原因。(1分)命题点2孝文帝改革2. (2013重庆A卷2题)学者晁福林说,北魏孝文帝的。</p><p>13、忆江南唐 白居易江南好 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赤壁之战 返回 曹操 刘备 孙权 周瑜 考点聚焦 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官渡之战 赤壁之战 三国鼎立的形成 淝水之战 江南地区的开发 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 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 祖冲之 郦道元 王羲之 板块一官渡之战 赤壁之战 三国鼎立 曹操 下一页 袁绍 下一页 刘备 下一页 孙权 下一页 周瑜 下一页 赤壁之战 返回。</p><p>14、第四单元 政权分立和民族融合,单元线索: 220年到589年是我国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这一时期国家分裂,民族大融合。与此同时,欧洲也出现民族大迁徙,罗马帝国分裂,西罗马帝国灭亡。,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朝代兴替示意图,东汉,魏,蜀,吴,西晋,十六国,东晋,北魏,东魏,西魏,宋,齐,梁,陈,北齐,北周,隋,南朝,北朝,单元体系,第四单元 政。</p><p>15、复习课件,第四单元政权分立和民族融合,单元线索: 220年到589年是我国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这一时期国家分裂,民族大融合。与此同时,欧洲也出现民族大迁徙,罗马帝国分裂,西罗马帝国灭亡。,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朝代兴替示意图,东汉,魏,蜀,吴,西晋,十六国,东晋,北魏,东魏,西魏,宋,齐,梁,陈,北齐,北周,隋,南朝,北朝,单元体系,第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