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题第3讲
第3讲 二元一次不等式 组 与简单的线性 规划问题 一 选择题 1 不等式x 2y 0表示的平面区域是 解析 将点 1 0 代入x 2y得1 20 1 0 答案 D 2 设实数x y满足不等式组若x y为整数 则3x 4y的最小值是 A 14 B 16 C 17 D 19。1.已知集合A={(x。
真题第3讲Tag内容描述:<p>1、第3讲 分式 一 考纲解读 了解 分式的概念 理解 分式的基本性质 掌握 利用分式的基本性质进行约分和通分 简单的分式加 减 乘 除运算 1 二 命题规律 考点 考试内容 分值 题型 比重 分式的概念 分式的基本性质 分式的计。</p><p>2、第3讲 二元一次不等式 组 与简单的线性 规划问题 一 选择题 1 不等式x 2y 0表示的平面区域是 解析 将点 1 0 代入x 2y得1 20 1 0 答案 D 2 设实数x y满足不等式组若x y为整数 则3x 4y的最小值是 A 14 B 16 C 17 D 19。</p><p>3、第3讲 二项式定理 一 选择题 1 二项式6的展开式中的常数项是 A 20 B 20 C 160 D 160 解析 二项式 2x 6的展开式的通项是Tr 1 C 2x 6 rr C26 r 1 rx6 2r 令6 2r 0 得r 3 因此二项式 2x 6的展开式中的常数项是C26 3 1 3。</p><p>4、第3讲 三角函数的图象与性质 一 选择题 1 函数f x 2sin xcos x是 A 最小正周期为2 的奇函数 B 最小正周期为2 的偶函数 C 最小正周期为 的奇函数 D 最小正周期为 的偶函数 解析 f x 2sin xcos x sin 2x f x 是最小正。</p><p>5、第3讲 分式 考纲要求 备考指津 1 理解分式 最简分式 最简公分母的概念 掌握分式的基本性质 能熟练地进行约分 通分 2 能根据分式的加 减 乘 除的运算法则解决计算 化简 求值等问题 并掌握分式有意义 无意义和值为零的。</p><p>6、第3讲 等比数列及其前n项和 一 选择题 1 1与 1两数的等比中项是 A 1 B 1 C 1 D 解析 设等比中项为x 则x2 1 1 1 即x 1 答案 C 2 设 an 是任意等比数列 它的前n项和 前2n项和与前3n项和分别为X Y Z 则下列等式中恒成立。</p><p>7、第三讲 与一元一次方程有关的问题 一 知识回顾 一元一次方程是我们认识的第一种方程 使我们学会用代数解法解决一些用算术解法不容易解决的问题 一元一次方程是初中代数的重要内容 它既是对前面所学知识 有理数部分的。</p><p>8、第3讲 函数的奇偶性与周期性 一 选择题 1 设f x 为定义在R上的奇函数 当x 0时 f x 2x 2x b b为常数 则f 1 等于 A 3 B 1 C 1 D 3 解析 由f 0 f 0 即f 0 0 则b 1 f x 2x 2x 1 f 1 f 1 3 答案 D 2 已知定义在R上的奇函。</p><p>9、第3讲 分式 一 考纲解读 了解 分式的概念 理解 分式的基本性质 掌握 利用分式的基本性质进行约分和通分 简单的分式加 减 乘 除运算 1 二 命题规律 考点 来源 学科网 考试内容 分值 题型 比重 分式的概念 分式的基本。</p><p>10、第3讲 导数的应用(二)一、选择题1若函数yf(x)可导,则“f(x)0有实根”是“f(x)有极值”的 ()A必要不充分条件 B充分不必要条件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答案A2已知函数f(x)x3ax2(a6)x1有极大值和极小值,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 ()A(1,2) B。</p><p>11、第三讲 充满活力的韦达定理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通常也称为韦达定理,这是因为该定理是由16世纪法国最杰出的数学家韦达发现的。韦达定理简单的形式中包含了丰富的数学内容,应用广泛,主要体现在:运用韦达定理,求方程中参数的值;运用韦达定理,求代数式的值;利用韦达定理并结合根的判别式,讨论根的符号特征;利用韦达定理逆定理。</p><p>12、第3讲 直线与圆、圆与圆的位置关系一、选择题1已知集合A(x,y)|x,y为实数,且x2y21,B(x,y)|x,y为实数,且xy1,则AB的元素个数为()A4 B3 C2 D1解析法一(直接法)集合A表示圆,集合B表示一条直线,又圆心(0,0)到直线xy。</p><p>13、第3讲 空间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一、选择题1下列命题正确的个数为()经过三点确定一个平面;梯形可以确定一个平面;两两相交的三条直线最多可以确定三个平面;如果两个平面有三个公共点,则这两个平面重合A0 B1 C2 D3解析错误,正确答案C。</p><p>14、第3讲 数学归纳法一、选择题 1. 利用数学归纳法证明“1aa2an1(a1,nN*)”时,在验证n1成立时,左边应该是()A 1 B 1aC 1aa2 D 1aa2a3解析 当n1时,左边1aa2,故选C。</p><p>15、第3讲 函数知识的综合问题一 考点要求1. 数学应用题主要考查应用数学的意识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具体地说,要能从所熟悉(或所理解)的生产、生活和其他学科的实际问题出发,进行观察、比较、类比、联想、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归纳和必要的逻辑推理,转化得出数学概念和规律(即数学模型)的能力.2.涉及函数的应用题题源丰富、背景深刻、题型新颖、解法灵活;3.在把握好函数性质(单调性、奇。</p><p>16、第3讲 平面向量的数量积一、选择题1若向量a,b,c满足ab且ac,则c(a2b)()A4 B3C2 D0解析 由ab及ac,得bc,则c(a2b)ca2cb0.答案 D2若向量a与b不共线,ab0,且cab,则向量a与c的夹角为。</p><p>17、第3讲 简单的逻辑联结词、全称量词与存 在量词一、选择题1. 已知命题p:存在nN,2n1 000,则非p为()A任意nN,2n1 000 B任意nN,2n1 000C存在nN,2n1 000 D存在nN,2n<1 000解析 特称命题的否定是全称命题,即p:存在xM,p(x。</p><p>18、第3讲 随机事件的概率一、选择题1把12人平均分成两组,再从每组里任意指定正、副组长各一人,其中甲被指定为正组长的概率是()A. B. C. D.解析 甲所在的小组有6人,则甲被指定正组长的概率为.答案B2加工某一零件需经过三道工序,设第一、二、三道工序的次品率分别为、,且各道工。</p><p>19、第一部分 单元知识复习,第四章 三角形,第3讲 特殊三角形,考点梳理,一、考试要求:,1了解等腰三角形的有关概念,掌握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一个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的条件 2了解等边三角形的概念及性质 3了解直角三角形的概念,掌握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和一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的条件;会运用勾股定理解决简单问题,会运用勾股定理逆定理判断直角三角形,考点梳理,二、广东省省卷近五年中考统计:,考点梳理,1等腰。</p><p>20、第一部分 单元知识复习,第八章 图形的变化,第3讲 尺规作图,考点梳理,一、考试要求:,1完成以下基本作图:作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作角的平分线,作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2利用基本作图作三角形:已知三边作三角形;已知两边及其夹角作三角形;已知两角及其夹边作三角形;已知底边及底边上的高作等腰三角形 3了解如何过一点、两点和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点作圆 4了解尺规作图的步骤(不要求作法。</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