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心房纤颤
初发房颤(Initial AF) 阵发性房颤(Paroxysmal AF) 持续性房颤(Persistent AF) 持久性房颤(Permanent AF)。房颤的电生理机制。可分为发生机制和维持机制 发生机制。炎和肺气肿.由于大多数患者管壁结缔组织增生。痰液积聚于支气管管腔内。使痰液稀释。心房纤颤的治疗。
治疗心房纤颤Tag内容描述:<p>1、射频消融治疗心房纤颤的进展,房颤的分类,初发房颤(Initial AF) 阵发性房颤(Paroxysmal AF) 持续性房颤(Persistent AF) 持久性房颤(Permanent AF),房颤的电生理机制,可分为发生机制和维持机制 发生机制:局灶触发、 局灶驱动 (尚参与维持) Haissaguerre发现异位灶96%以上分布于肺静脉心肌袖 维持机制:多子波折返(1959年Moe )、 自旋波折返 ( 80年代 Winfree ) 、心房电重构等,流行病学,成年人房颤的患病率高达0.9%(ATRIA Study JAMA 2001) 按此患病率估计,我国成年人房颤患病人数高达800多万 房颤患者缺血性脑卒中发生率为。</p><p>2、心房纤颤的治疗,卢永昕,(一)房颤的分类,首次发现房颤 * 急性 2448小时内 阵发性 * 长期(1年) 持续性 永久性,(二)流行病学和预后,一般人群发生率:0.4% 6%,心脏住院病人中 34.8% AF 孤立性房颤占房颤总数 12-30% 心衰和瓣膜性心脏病 房颤发生率高,房颤的预后,非瓣膜性脏病伴房颤:缺血性卒中5%年, 是无AF病人的27倍 每6个卒中病人有一个有房颤,Framingham Study:,风心病伴AF: 卒中发生率17倍 (年龄配对对照) 非瓣膜性AF: 5倍 卒中发生率:5059岁 1.5% 8089岁 23.5%,法国的 ALFA Study:,平均追踪 8.6月,栓塞发生率2.4% 总死亡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