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营养与肥料
一、植物营养与肥料学的基本任务。1、 植物营养学 2、养分归还学说 3、最小养分律 4、限制因子律 5、报酬递减律。《植物营养与肥料》平时作业。②植物根外对矿质元素的吸收。C.生命元素 2.钾在植物体内的形态与氮和磷( ) A.一样。
植物营养与肥料Tag内容描述:<p>1、绪 论一、植物营养与肥料学的基本任务(一)基本概念1.植物营养:植物从外界环境中吸取其生长发育所需的养分,并用以维持其生命活动,即为营养.植物所需的化学元素成为营养元素。2. 肥料; (1)、基本概念肥料:是指直接或间接供给作物生长所需要的养分,改良土壤性状,以提高作物的产量和品质的物质。肥料: 凡是施入土壤或喷洒在作物体上,能直接或间接提供给作物养分、从而获得高产优质的农产品;或能改善土壤的理化生物性质,逐步提高土壤肥力、而不会对环境产生有害影响的物质统称为肥料。(2)、肥料的分类依据不同的目的,肥料可分为。</p><p>2、植物营养与肥料习题库(农学系植物营养教研室)一、名词解释:1、矿质营养学2、养分归还学说3、最小养分律4、限制因子律5、报酬递减律6、同等重要律7、不可代替律8、截获9、质流10、扩散11、自由空间12、根外营养13、拮抗作用14、协助作用15、二重图型16、维茨效应17植物营养期18、植物营养临界期19、植物营养最大效率期20、根际21、生理酸性肥料22、生理碱性肥料23、长效氮肥24、硝化作用25、过磷酸钙退化作用26、水溶性磷肥27、弱酸溶性磷肥28、难溶性磷肥29、钾的晶格固定30、复合肥料31、化合复合肥料32、混合复合肥料33、化学诊断34。</p><p>3、土壤肥料学肥料部分复习题一、名词解释:1、 植物营养学 2、养分归还学说 3、最小养分律 4、限制因子律 5、报酬递减律6、同等重要律 7、不可代替律 8、截获 9、质流 10、扩散 11、自由空间 12、长距离运输 13、短距离运输14、根外营养 15、拮抗作用 16、协助作用 17维茨效应 18、植物营养期 19、植物营养临界期 20、植物营养最大效率期 21、生理酸性肥料 22、生理碱性肥料 23、弱酸溶性磷肥 24、难溶性磷肥 25、复混肥料 26、掺和肥料 27、磷的退化作用 28、有机肥料 29、热性肥料 30、冷性肥料 31、堆肥 32、厩肥 33、沤肥 34、绿肥 二、。</p><p>4、植物营养与肥料平时作业一、问答题(总分100分)1.简述根外营养的特点。答:除了根系以外,植物地上部分(茎、叶片、幼果等器官)也可以吸收少量矿质元素,农业生产中有时将一些速效性肥料直接喷施于植物地上部分,供植物吸收。植物根外对矿质元素的吸收,主要是通过叶片的气孔或茎表面的皮孔进入植物体内,也可通过植株体表的角质层进入植物体内2.植物氮素营养失调的主要症状是什么?答:尽管氮素是构成植物体内最基本物质蛋白质和叶绿素以及核酸、多种酶、多种维生素、植物激素、磷脂、生物碱等重要物质的基本成分。氮素供应过少会影响。</p><p>5、1,复习回顾,缺钾的主要症状 钾肥的合理施用技术 钾肥为什么要深施? 缓和钾肥供需矛盾的措施? 依靠进口钾肥 充分利用农家肥 合理分配和施用有限的钾肥,钾素通常被称为作物的( ) A.有益元素;B.品质元素;C.生命元素 2.钾在植物体内的形态与氮和磷( ) A.一样;B.相似;C.不同) 3.钾在植物体内主要以( )为主。 A.有机态;B.离子态;C.螯合态) 4. 土壤中钾的形态,以其对作物有效性来分,可以分为 , 、 和 。 5、草木灰中钾的形态以 为主,其次是 和 。,本章复习题:,6.草木灰中的钾90左右以( )(A.KCl; B.K2CO3; C.K2SO4)为主,属( )(A.。</p><p>6、植物营养与肥料 复习题及答案 一 名词解释 1 扩散 由于根系不断向根际吸收养分 因而造成根际养分低于土体养分浓度 从而形成分浓度差 在浓度差的推动下 养分就从土体向根际迁移 2 养分质流 由于植物的蒸腾作用造成根际的水势低于土体的水势 在水势差的推动下 溶解在水中的养分就随水分的运动而迁移到根表 3 养分的主动吸收 消耗能量使养分有选择的透过质膜进入到细胞内部的吸收 4 养分的被动吸收 指不需。</p><p>7、植物营养与肥料植物营养与肥料 复习题及答案复习题及答案 一 名词解释 1 扩散 由于根系不断向根际吸收养分 因而造成根际养分低于土体养分浓度 从而形成 分浓度差 在浓度差的推动下 养分就从土体向根际迁移 2 养分质流 由于植物的蒸腾作用造成根际的水势低于土体的水势 在水势差的推动下 溶解在水中的养分就随水分的运动而迁移到根表 3 养分的主动吸收 消耗能量使养分有选择的透过质膜进入到细胞内部的吸收。</p><p>8、植物营养与肥料复习题 (课程代码 232304) 一、名词解释 1、肥料:提供植物必需营养元素或兼有改变土壤性质,提高土壤肥力功能的物质。 2、矿质营养学说:植物最初的营养物质是矿物质,而非腐殖质。 3、养分被动吸收:植物顺电化学势梯度,不消耗能量吸收养分的方式。 4、营养元素的协助作用:溶液中某种元素离子的存在有利于根系吸收另一离子的现象。 5、追肥:在植物生长发育期间施用的肥料。 6、生理碱性。</p><p>9、植物营养与肥料平时作业 一、问答题(总分100分) 1.简述根外营养的特点。 答:提高肥料的利用率。直接供给植物养分,防止养分在土壤中固定和转化。 转化吸收速度快。养分吸收比根部快,能及时满足植物需要。 促进根部营养,强株健体。 节省肥料,使土壤施肥的五分之一到十分之一,经济效益高。 但根外营养只是根部营养的补充,不能替代根部营养。 2. 植物氮素营养失调的主要症状是什么? 答:植物氮素营养过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