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有害因素
工作场所化学有害因素职业危害防治信息(三)。女性生殖健康潜在的职业有害因素。职业有害因素。主要职业接触机会。铅。铅制品生产。自然流产、早产、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低出生体重发病率增高。《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要求存在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建设项目。论证该建设项目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种类、程度、控制措施是否可行等。
职业有害因素Tag内容描述:<p>1、工作场所化学有害因素职业危害防治信息(三)1.三氯化磷无色至黄色发烟液体,具有盐酸样气味。分子式:PCl3:分子量:137.4,沸点:169,凝固点:-170,溶解度:与水反应,蒸气压:100mmHg,电离电位:9.91eV,比重:1.58,闪点:不适用,爆炸上限:不适用,爆炸下限:不适用。不可燃液体;是强氧化剂,与它接触可引燃。不相容性和反应性:水,化学性质活泼的金属(如钠、钾、镁),铝,浓硝酸,乙酸,有机物。注:在水中水解生成盐酸和磷酸。接触途径:呼吸道,胃肠道,皮肤和/或眼睛直接接触。个人防护和卫生设施:皮肤:穿戴合适的个人。</p><p>2、女性生殖健康潜在的职业有害因素职业有害因素主要职业接触机会对生殖健康的潜在危害铅熔铅,蓄电池,铅制品生产,油漆,颜料,陶瓷釉料的生产和使用月经异常,自然流产、早产、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低出生体重发病率增高,影响子代出生后智力发育金属汞仪表仪器(如温度计、血压计、整流器及荧光灯制造),牙医及其助手月经异常,高浓度暴露时自然流产、早产甲基汞环境水污染,含甲基汞农药的生产和使用子代先天性甲基汞中毒铍原子能工业,宇航工业对孕妇的毒性增强锰含锰电焊条的制造和使用(电焊)月经异常镉镉镍电池生产,电镀,燃料,镉。</p><p>3、几种监测方法在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评价中的应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要求存在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建设项目, 必须在可行性论证阶段进行职业病危害预评价, 论证该建设项目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种类、程度、控制措施是否可行等; 在建设项目试生产半年之内, 必须进行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 论证该建设项目采取的职业病控制措施是否能达到控制职业病危害的效果, 对工人的健康是否起到了必要的防护作用。在进行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时, 多采用类比法, 也就是选取一个与拟建项目类似生产工艺、类似生产规模、类似防护措施的项目, 对其现场进行。</p><p>4、理化性质 铅熔点327,沸点1525,加热至400500,大量蒸汽逸出。 接触机会 吸收分布排泄,二、铅(Pb),1.卟啉代谢障碍 2.溶血作用 3.对神经系统的作用 4.铅对血管的作用,中毒机制,1.神经系统 2.消化系统 3.造血系统 4.其它,临床表现,中毒性类神经征 周围神经病,有感觉型、运动型和混合型。 铅中毒性脑病,主要表现为癫痫样发作,精神障碍或脑神经受损的症状。,口内有金属味、食欲不振、恶心、腹胀、腹隐痛,腹泻与便秘交替出现是常见症状。 口腔卫生较差者在门齿、犬齿牙龈边缘有蓝黑色“铅线”。 铅绞痛,多为突然发作,呈持续性绞痛,阵发。</p><p>5、仅供参考整理安全管理文书铅酸蓄电池行业职业危害因素分析与控制措施日期:__________________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第 1 页 共 10 页铅酸蓄电池行业职业危害因素分析与控制措施随着汽车、船舶和通讯工业的快速发展,铅酸蓄电池作为性价比较高的动力能源也随之迅速发展,从业人员在逐年增加。由于铅酸蓄电池生产企业80%以上的人员密切接触有毒有害物质,加之控制措施不完善,致使接触铅和硫酸等有害物质原作业人员的健康受到了严重威胁。因而,对铅酸蓄电池生产企业了职业危害因素进行分析并对其实施有效的控制措施,降低职业病发病率。</p><p>6、生产性毒物与职业中毒,1,第二章职业性有害因素与健康损害,第一节生产性毒物和职业中毒,生产性毒物与职业中毒,2,几个概念:,毒物(toxicant):指在一定条件下以较小剂量即可引起机体的功能或器质性损害,甚至危及生命的外来化学物。中毒(poisoning):指机体受毒物的作用引起一定程度损害而出现的疾病状态。生产性毒物(productivetoxicant):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存在于工作环境。</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