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低产田
只能获得中产或低产的土...6.1中、低产田治理的地理背景第六单元农业低产区的治理-以黄淮海平原为例我国高、中、低产田的划分指质量高、能完全满足农作物生长需求。只能获得中第一章自然与农业生产概况耕地是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料。
中低产田Tag内容描述:<p>1、农业低产区的治理 以黄淮海平原为例 涝洼地 盐碱地 风沙干旱地 水土流失地以及红壤贫瘠地 都是农业低产区之所在 一 黄淮海平原概况 范围 位于黄河下游 燕山山脉以南 淮河以北 太行山以东 濒临渤海 地跨冀 鲁 豫 苏 皖 京 津五省二市 成因 由黄河 海河 淮河等高含沙量河流冲积而成的典型的冲积平原 黄河是塑造黄淮海平原的主力 组成 西部缓斜平原 太行山 燕山山麓冲积扇平原 中部冲积低平原 黄淮海。</p><p>2、6.1 中、低产田治理的地理背景,农业低产区的治理 以黄淮海平原为例,我国高、中、低产田的划分,指质量高、能完全满足农作物生长需求,可获得高产的土地,指质量不高、不能完全满足农作物生长需求,只能获得中产或低产的土地,以当地大田面积近三年平均单位面积产量为基准,高于基准20%以上的为高产田,低于基准20%以下的为低产田,处于基准20%以内的为中产田,高产田:,中、低田:,我国目前规定:,读图:黄淮海。</p><p>3、第一章 自然与农业生产概况 耕地是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料,是具有一定地力与质量特点的、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 是确保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耕地的地力高低与质量好坏是在多种自然条件作 用下形成的,并对农作物质量、品质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耕地质量是保障食品数量安 全和质量安全的基础,而且随着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保证食品质量安全 比保证食品数量安全更为重要。 第一节 自然与农场经济概况 一、地理位置与行政区划 XX 农场处于大兴安岭东麓,嫩江右岸,黑龙江省甘南县境内的诺敏河与阿伦河之间。 地理坐标。</p><p>4、楼层 1 思路分析 中低产田的基本特征 1 浅 中低产田耕层厚度大部分在15厘米以下 有些甚至不足12厘米 2 瘦 偏瘦的中低产田多为开发时间较短的淹育性 潜育性和沼泽性水稻田 3 旱 由于水资源的短缺以及其他行业和生活用。</p><p>5、中低产田改造科学技术 我镇目前中低产田的特点是 土壤富氮少磷钾 有机质含量中等 土壤偏酸 耕作层变浅 部分水田地下水位较高等 针对以上情况制定以下改造技术措施 配方施肥 根据当前农户对农田的投入只重视化肥不重。</p><p>6、A B C 南方地区 青藏地区 中国地理区域 北方包括那些省级行政区 高原垂直气候带 寒温带 中温带 暖温带 亚热带 热带 中国温度带图 我国耕地质量低 农业低产区 形成 特点 分布广 涝洼地 盐碱地 风沙干旱地 水土流失地 红壤贫瘠地 人口增加耕地减少 增产必然选择 提高单产 改造 中低产田 改造中低产田 由图可见 中低产地主要集中分布在两大片1 北部的河北沧州 衡水一带 这是冲积低平原地区。</p><p>7、目 录 第一章 项目概要 4 1 1项目背景 5 1 1 1背景条件 5 1 1 2预期目标 10 1 2项目建设范围 规模 内容与工期 10 1 2 1项目建设范围及规模 10 1 2 2项目建设内容及工期 10 1 3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 11 1 3 1资金来源 11 1 3 2投资构成 11 1 4项目效益 12 第二章 项目区概况 14 2 1自然概况 14 2 1 1地理位置及范围 14。</p><p>8、中低产田改造项目可研 第一章 项目概要 1.1、项目背景。中低产田项目区位于土龙山镇某项目区位于 土龙山镇,倭肯河河流西岸,是我镇的农业生产重要基地之一,开 发面积 8000 亩。这里是我县重点商品粮基地,区域内雨量季节分配 不均,经常是春寒、夏旱、秋涝,春季农作物出苗不齐,夏季干旱, 农作物生长受限,秋季多雨区内形成内涝,大面积地块产量和品质 受到影响。项目区内全部属于中低产田,粮食单产不高,总产不稳, 效益低下,严重制约农民增产增收。项目区内农民为了解决增产增 收的问题,自发进行改造,项目区内多以大豆、杂粮、。</p><p>9、农业低产区的治理 以黄淮海平原为例 涝洼地 盐碱地 风沙干旱地 水土流失地以及红壤贫瘠地 都是农业低产区之所在 一 黄淮海平原概况 范围 位于黄河下游 燕山山脉以南 淮河以北 太行山以东 濒临渤海 地跨冀 鲁 豫 苏 皖 京 津五省二市 成因 由黄河 海河 淮河等高含沙量河流冲积而成的典型的冲积平原 黄河是塑造黄淮海平原的主力 组成 西部缓斜平原 太行山 燕山山麓冲积扇平原 中部冲积低平原 黄淮海。</p><p>10、第一章 自然与农业生产概况 耕地是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料 是具有一定地力与质量特点的 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 是确保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 耕地的地力高低与质量好坏是在多种自然条件作用下形成的 并对农作物质量。</p><p>11、教师同步导学案 学生笔记及反思 中低产田的治理学案 编者姓名 崔文静 编写时间 2011 12 学习目标 1 知道黄淮海平原的范围 地形 气候 2 结合黄淮海平原的实际例子 掌握 中低产田产生的原因和综合治理农业中低产田的。</p><p>12、6.1中低产田治理的地理背景 苏泾阳 6.1中低产田治理的地理背景 一.辽阔的冲积平原: 1.范围: 又称华北平原.位于黄河下游.地跨冀、鲁、豫 、苏、皖、京、津五省二市,自古有“中原之 称 2.形成:黄河.海河.淮河冲积而成.黄河是主力. 3. 组 成 三 部 分 . 缓斜平原:西部山前洪积和冲积物组成. (耕地质量较高排水条 件较好) 冲积低平原:中部.主体部分. 滨海平原:东部.渤海之滨. 主要 中低 产田 集中 区 二.严重的旱涝 盐碱 风沙危害 1.形成原因: (1)自然原因:主要原因. 气候因素:春旱大风.气温年较差大.降水集中. 地形因素:地势低平 黄淮海平。</p><p>13、高中地理选修二,第六单元农业低产区的治理,农作物的生长离不开耕地,而耕地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农作物的产量。我国有相当一部分耕地质量很低,农作物的生长不良,成为农业低产区。涝洼地、盐碱地、风沙干旱地、水土流失地,以及红壤贫瘠地等,都是农业低产区之所在。黄淮海平原是农业低产区面积较大,分布较为集中的地区,6.1中、低产田治理的地理背景,一、辽阔的冲积平原,1.分布,黄河、淮河、海河等含沙量高的。</p><p>14、6.2中、低产田的综合治理,读图6.5黄淮海平原的盐碱地、地下水和沙地的分布,回答:1。黄淮海平原上有100多万公顷的()地,是农业低产区,但有分布()、()丰富等特点,开发潜力较大。,涝洼盐碱,水土资源,集中,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