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区域差异
课题 第四章 第一节秦岭 淮河线 学习目标 1 了解秦岭 淮河线的位置及地理特征 了解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及分界线的位置 2 了解秦岭 淮河线南北两侧自然环境 地理景观和居民生产生活习惯的差异 掌握学习区域地理的。
中国的区域差异Tag内容描述:<p>1、第九章 中国的区域差异 第五节 台湾省 北京教科院基教研中心 李岩梅,我国的神圣领土 台湾省 美丽富饶的宝岛 经济的发展,学习标准: 1在地图上指出台湾省的位置、范围,分析其自然地理环境和经济发展特色,说明台湾省自古以来一直是祖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 2. 绘制台湾岛简图,并描述主要地理事物的分布特点。,教学设计一 创设情境,唱一首歌:我站在海岸上,把祖国的台湾岛遥望,日月潭碧波在心中荡漾,阿里山林涛在耳边震响 啊,台湾,我骨肉兄弟,我们日日夜夜把你们挂在心上 。 提出问题:我们都很想了解我国的宝岛台湾,知道有日月潭。</p><p>2、亿库教育网 http:/www.eku.cc第四章 中国的区域差异 第一节秦岭淮河 课标要求1、在地图上找出秦岭、淮河,并说明秦岭淮河线的地理意义2、运用地图指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臧地区四大地理单元的范围。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 1、在地图上识记秦岭淮河线的位置2、根据已学的知识,说明秦岭淮河线的地理意义3、运用地图指出我国四大地理单元的位置。4、培养学生利用地图,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组内的讨论探究,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的习惯;通过必答和抢答的形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p><p>3、中国区域差异,1.1 我国三大自然区,一、划分依据,1.基本因素: 气候和地貌,2.反映: 土壤和植被,自然地理要素的地域差异,二、划分界线:,1.东部季风区与西北半干旱、干旱区之间:大致以400mm等降水量线为界:,2.青藏高寒区与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区的界线:大致以地势阶梯线为界,东 部 季 风 区,西 北 干 旱 半 干 旱 区,青 藏 高 寒 区,1.1 我国三大自然区,1.地形,三、三大自然区的差异:,1.1 我国三大自然区,2.气候,三、三大自然区的差异:,1.1 我国三大自然区,3.植被和土壤,三、三大自然区的差异:,1.1 我国三大自然区,三、三大自然区的。</p><p>4、中国的地域差异,(复习课),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第五章,不同地区差异很大,1.在地图上找出秦岭-淮河一线的位置;能够说明秦岭-淮河作为地理分界线的地理意义。,2.能在地图上找出四大地理区域的范围和界线;比较四大地理区域在地形、气候、河流、植被等自然方面的差异及其原因;结合实际说出四大地理区域各自的自然环境对生产、生活的主要影响。,学习目标,一、自然环境对农业的影响,二、自然资源对工业的影响,B,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A,C,降水,地势,气候,想一想:为什么说秦岭-淮河是我国重要的一条地理分界线?,秦岭-淮河。</p><p>5、3.3中国自然区域的差异,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不同区域,地理环境差异,生产、生活特点的差异,区域差异,区域发展水平差异,800mm等降水量线 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的界线 沿青藏高原东南边缘秦岭淮河一线 400mm等降水量线:半湿润区和半干旱区的界线,大致沿大兴安岭西侧张家口兰州拉萨喜马拉雅山东部一线 200mm等降水量线:半干旱区和干旱区的界线, 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自然地理环境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各自然要素,如地形、气候、水文、生物、土壤等都。</p><p>6、第三讲 中国的区域差异及区域发展,一、北方地区,1地形区:图中的A ,B ,C ,D ,E 。 2气候:以 气候为主,大部分地区属于 (干湿)地区,从温度带来看,D地属于 ,B地属于 。 3河流:图中的F ,G ,H 。 4资源:图中的I 油田,J 油田,K 油田,L 油田。 5城市:图中的 , , , 。,辽河平原,松嫩平原,三江平原,华北平原,黄土高原,温带季风,半湿润,暖温带,寒温带,松花江,黄河,渭河,大庆,辽河,胜利,中原,济南,太原,西安,哈尔滨,二、南方地区,1地形区:图中的A 丘陵,B 丘陵,D (山脉),E 高原。 2河流:图中的C ,M 。 3铁路线:图中的I 线。</p><p>7、第九章中国的区域差异,北京基教研中心 李 通,第一节华北地区,一、教学目标的表述 通过探究与小组合作等过程与方法,使学生掌握华北地区地理位置、主要地形区及其特征,学会描述地理位置、地形特征的方法,提高学生热爱祖国与家乡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第一节华北地区,一、学习标准要求的落实 关于地理位置,学生在学习北京地理时,就有所接触,并不陌生。因此,可以借用发现法教学,让学生运用已有知识,运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基本上位于长城以南,秦岭淮河以北,青藏高原以东。主要包括华北以及甘肃省东南部和苏、皖两省北部等省区。。</p><p>8、第九章中国的区域差异,第一节华北地区,一、教学目标的表述 通过探究与小组合作等过程与方法,使学生掌握华北地区地理位置、主要地形区及其特征,学会描述地理位置、地形特征的方法,提高学生热爱祖国与家乡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第一节华北地区,一、学习标准要求的落实 关于地理位置,学生在学习北京地理时,就有所接触,并不陌生。因此,可以借用发现法教学,让学生运用已有知识,运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基本上位于长城以南,秦岭淮河以北,青藏高原以东。主要包括华北以及甘肃省东南部和苏、皖两省北部等省区。东临渤海与黄海。,第一。</p><p>9、第九章中国的区域差异,北京基教研中心 李 通,第一节华北地区,一、教学目标的表述 通过探究与小组合作等过程与方法,使学生掌握华北地区地理位置、主要地形区及其特征,学会描述地理位置、地形特征的方法,提高学生热爱祖国与家乡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第一节华北地区,一、学习标准要求的落实 关于地理位置,学生在学习北京地理时,就有所接触,并不陌生。因此,可以借用发现法教学,让学生运用已有知识,运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基本上位于长城以南,秦岭淮河以北,青藏高原以东。主要包括华北以及甘肃省东南部和苏、皖两省北部等省区。。</p><p>10、考点17 中国的区域差异,考点17 中国的区域差异,知识点一 秦岭淮河线,考点17 中国的区域差异,1秦岭淮河线南北两侧的地理差异,暖温带落叶阔叶林,水田,考点17 中国的区域差异,水稻,考点17 中国的区域差异,秦岭淮河,400 mm,青藏,知识点二 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考点17 中国的区域差异,1比较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油菜,柑橘,甜菜,考点17 中国的区域差异,水能,水土流失,考点17 中国的区域差异,2.北京是全国的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3南方地区有我国“________”的美称(淡水鱼产量居全国之首)。 4四川盆地土壤以__________为主,有“紫色。</p><p>11、考点17 中国的区域差异,考点17 中国的区域差异,知识点一 秦岭淮河线,考点17 中国的区域差异,1秦岭淮河线南北两侧的地理差异,暖温带落叶阔叶林,水田,考点17 中国的区域差异,水稻,考点17 中国的区域差异,秦岭淮河,400 mm,青藏,知识点二 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考点17 中国的区域差异,1比较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油菜,柑橘,甜菜,考点17 中国的区域差异,水能,水土流失,考点17 中国的区域差异,2.北京是全国的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3南方地区有我国“________”的美称(淡水鱼产量居全国之首)。 4四川盆地土壤以__________为主,有“紫色。</p><p>12、第一单元 中国的区域差异 第二节 三大自然区的内部差异,东阳市教研室 应晓洪 制作,【问题】读上左图,比较: 东部季风区与西北干旱半干旱区所属温度带的差异?,热 带,亚热带,暖温带,中温带,寒温带,中 温 带,暖温带,【问题】读上右图,比较: 东部季风区与西北干旱半干旱区所属干湿区的差异?,东部季风区:纬度跨度大,南北热量差异较水分差异大。 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经度跨度大,东西水分差异较热量差异大。,湿润区,湿润区,半,湿,润,区,半干旱区,干 旱 区,一、东部季风区的南北差异,3200,东北温带 湿润、半湿润地区,华北暖温带 湿润、半湿。</p><p>13、第6课 我国的区域差异与区域发展原则,基础盘点 考点自清,【考试要求】 考点10:比较我国南北方、东西部之间的自然和人文环境概况;理解“因地制宜,优势互补”在区域发展中的重要意义b,【考点分析】 运用比较的方法,对南北方和东西部的自然条件和人类生产、生活方面进行比较, 自然条件的比较主要包括地形、气候、河流的比较,生产则主要对农业生产进行了比较,而人类生活的比较则主要是对受自然条件的差异导致人们生活方式的不同进行比较。在上述分析比较的基础上,得出南北方和东西部在自然和人文方面的区域特征。 在比较的基础上,说明。</p><p>14、中国的区域差异,第五章复习,考点 1 四大地理区域及分界线,考点 2 北方与南方主要的自然、人文差异(以秦岭淮河线为界),考点 3 西北地区与青藏地区主要的自然、人文差异(以昆仑山、祁连山为界),探究点一 中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界线,探究点二 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考 点 聚 焦,考点 1 四大地理区域及分界线,秦岭与淮河 (1)秦岭呈__________走向,淮河__________流。 (2)秦岭淮河线自西向东通过________、陕、________、皖、________五省区。 (3)秦岭淮河线的地理意义,图211,东西,自西向东,甘,豫,苏,0,800,亚热,湿润,亚热带,长江,常绿,北方,旱。</p><p>15、课前一练,香港特别行政区,贵 州 省,海 南 省,台 湾 省,上海直辖市,天津直辖市,重庆直辖市,北京直辖市,广西壮族自治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山 西 省,福 建 省,青 海 省,四 川 省,湖 北 省,湖 南 省,江 西 省,安 徽 省,河 南 省,陕 西 省,宁夏回族自治区,吉 林 省,黑 龙 江 省,辽 宁 省,河 北 省,山 东 省,江 苏 省,浙 江 省,广 东 省,云 南 省,西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甘 肃 省,内蒙古自治区,三字经,第四章 中国的区域差异,秦岭-淮河线,东西走向,淮河的流向是自 向 。,目前淮河的河水大部分经 注入东海。,长江,秦岭淮河 线,活动,(1)秦岭。</p><p>16、中国的区域差异复习课件,第四章 中国的区域差异,第一节 秦岭-淮河线,一、秦岭的位置,1、秦岭山脉的走向是怎样的? 2、秦岭南北各为什么温度带? 3、秦岭南北降水的比较:南 北 。 4、秦岭南侧丰富的降水主要来自 洋。 5、秦岭是哪两条河流的分水岭?,(东西走向),(南:亚热带,北:暖温带),太平,(长江与黄河),少,多,秦岭-淮河线南北两侧的地理差异,(参考课本77的表格),秦岭-淮河以南,秦岭-淮河以北,秦岭-淮河以南,秦岭-淮河以北,秦岭-淮河以南,秦岭-淮河以北,西瓜,香蕉,龙眼,苹果,柿子,梨,四大地理区域,北方地区,南方地区,青藏地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