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生物灾害
第五节中国的生物灾害 教学目标 1 基于地图分析 说明中国生物灾害的地理分布 2 基于洪涝和旱灾对农业的危害 理解生物灾害加剧我国农业灾情的原因 一 农作物病虫害 二 森林病虫害 三 蝗灾与鼠害 阅读 生物入侵 我国。
中国的生物灾害Tag内容描述:<p>1、,2.5中国的生物灾害,.,学习目标,1、生物灾害产生的原因;生物灾害的种类。2、中国生物灾害的主要种类及其分布;掌握农业病虫害的种类和危害;中国病虫害多发的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严格控制有害生物进入国门的重要性。,.,一、农作物病虫害,二、森林病虫害,三、蝗灾与鼠害,阅读:生物入侵,.,自主学习:,农业病虫害的特点、危害对农作物危害最大的几种病虫害及其分布森林病虫害的危害、导致其多发的人为原因。</p><p>2、第五节中国的生物灾害考查知识点及角度难度及题号稍难基础中档农作物病虫害51、6鼠害2、3、48森林病虫害7一、选择题1下列全国性商品粮生产基地中小麦条锈病、水稻白叶枯病均频繁发生的是()。A珠江三角洲 B三江平原C江汉平原 D洞庭湖平原解析我国自然环境复杂多样,有害生物种类繁多,数量大。各地农作物病虫害的种类地区差异明显。我国的小麦产区主要有东北平原北部的春小麦和华北平原及长江流域平原的冬小麦。其中,成都平原、江汉平原是小麦条锈病的重灾区;水稻白叶枯病是我国水稻主产区广泛发生的病害。答案C据统计,全球每年因老鼠损。</p><p>3、第五节中国的生物灾害考查知识点及角度难度及题号稍难基础中档农作物病虫害51、6鼠害2、3、48森林病虫害7一、选择题1下列全国性商品粮生产基地中小麦条锈病、水稻白叶枯病均频繁发生的是()。A珠江三角洲 B三江平原C江汉平原 D洞庭湖平原解析我国自然环境复杂多样,有害生物种类繁多,数量大。各地农作物病虫害的种类地区差异明显。我国的小麦产区主要有东北平原北部的春小麦和华北平原及长江流域平原的冬小麦。其中,成都平原、江汉平原是小麦条锈病的重灾区;水稻白叶枯病是我国水稻主产区广泛发生的病害。答案C据统计,全球每年因老鼠损。</p><p>4、第四节 国的生物灾害虫害的分布与危害 情景导入先思考 (元)至正十九年(1353年),五月,山东、河东、河南、关中等处,蝗飞蔽天,人马不能行,所落沟堑尽平。(蝗)食禾稼草木俱尽。所至蔽日,碍人马不能行。填坑堑皆盈。饥民捕蝗以为食,或曝干而积之思考探究:上述材料记录了我国哪种自然灾害发生时的状况?提示:蝗虫灾害。 基础知识要记牢 1蝗虫(1)特点:群聚群迁;集群庞大;远距离迁飞。(2)危害:在迁飞过程中,蝗群片刻工夫就会把一大片庄稼吃成光秆,对农作物造成毁灭性的灾害。(3)分布:我国历史上蝗灾的多发区主要分布在渤海和黄海。</p><p>5、课时跟踪检测(七) 中国的生物灾害一、选择题我国幅员辽阔,自然环境复杂多样,有害生物种类繁多,数量大,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每年因生物灾害损失粮食约200亿千克、棉花400万担,种植业经济损失在100亿元以上,森林虫害受灾面积700万公顷,经济损失达50亿元。据此完成13题。1下列有关虫灾的表现说法正确的是()A虫灾一般指昆虫造成的灾害,因身材小,不会造成较大的灾害B破坏森林,有“不冒烟的森林火灾”之称C蝗灾因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而消失D传播疾病,危害人类健康2对我国农作物造成危害最严重的虫灾是()A黏虫B蝗虫C蚜虫 D稻飞虱3我。</p><p>6、课时跟踪检测(九) 中国的生物灾害一、选择题1我国农作物病虫害空间分布的基本特点是()东部重于西部夏季重于秋季南部重于北部 冬季重于夏季A BC D解析:选A从空间上看,我国农作物病虫害东部重于西部,南部重于北部。2下列全国性商品粮生产基地中小麦锈病、水稻白叶枯病均频繁发生的是()A珠江三角洲 B三江平原C江汉平原 D洞庭湖平原解析:选C我国的小麦产区主要有东北平原北部的春小麦和华北平原及长江流域平原的冬小麦。其中,成都平原、江汉平原是小麦锈病的重灾区,也是水稻白叶枯病的多发区。人们常用“年年种树年年绿,年年种树老地。</p><p>7、课时跟踪检测(九) 中国的生物灾害一、选择题1我国农作物病虫害空间分布的基本特点是()东部重于西部夏季重于秋季南部重于北部 冬季重于夏季A BC D解析:选A从空间上看,我国农作物病虫害东部重于西部,南部重于北部。2下列全国性商品粮生产基地中小麦锈病、水稻白叶枯病均频繁发生的是()A珠江三角洲 B三江平原C江汉平原 D洞庭湖平原解析:选C我国的小麦产区主要有东北平原北部的春小麦和华北平原及长江流域平原的冬小麦。其中,成都平原、江汉平原是小麦锈病的重灾区,也是水稻白叶枯病的多发区。人们常用“年年种树年年绿,年年种树老地。</p><p>8、第五节 中国的生物灾害,随着国际贸易的不断扩大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迅速发展,外来生物入侵日益加剧,造成原有生物群落的衰退,破坏生物多样性,导致农、林、牧、渔业损失严重,威胁全球的生态安全、经济安全和人类生命安全。外来生物入侵已成为世界各国政府和公共广泛关注和高度重视的热点问题。目前有400多种外来物种“全面”入侵我国,我国已成为外来生物入侵最严重的国家之一,近十余年来,新入侵我国的外来生物至少有20余种,平均每年新增约两种。,尝试探究:生物入侵有什么危害? 提示:破坏原来的生态环境,对其他生物的生存甚至对。</p><p>9、第五节 中国的生物灾害,1.基于地图分析,说明中国生物灾害的地理分布。 2.基于洪涝和旱灾对农业的危害,理解生物灾害加剧我国 农业灾情的原因。,本课件以图片导入,引出新课。依次讲述农作物病虫害的特点、危害、典型病种及其分布;展示森林病虫害、蝗灾和鼠害,用高清图片展示蝗虫的几种类型,列表比较鼠害的地域差异,并用图片展示几种典型鼠害。,1、特点:,一 农作物病虫害,2、危害:,种类多,危害大,灾情东部重于西部。,不仅造成农作物大面积减产,甚至绝收;还导致农产品大批量变质,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3、对农作物危害最大的几。</p><p>10、高中地理中图版 选修五(学案)2、4中国的生物灾害(学案)编写:王明琳课标要求列举虫害、鼠害等生物灾害带来的主要危害学习目标1、了解危害中国农作物的主要虫害、虫害造成的危害、虫害的分布2、了解鼠害及中国鼠害发生的主要地区3、了解外来物种的入侵及其带来的危害第一部分 自主学习 梳理基础知识一、虫害的分布与危害1、蝗虫(1)我国历史上蝗灾多发区: 。(2)蝗灾多发生在 季节, 月份发生频率最高, 季蝗灾几乎没有。(3)危害: 。化学防治: 。(4)防治生物防治:。</p><p>11、第五节 中国的生物灾害,教学目标:,1基于地图分析,说明中国生物灾害的地理分布。 2基于洪涝和旱灾对农业的危害,理解生物灾害加剧我国农业灾情的原因。,一、农作物病虫害,二、 森林病虫害,三、蝗灾与鼠害,阅读:生物入侵,我国幅员辽阔,是一个农业大国,生物灾害不仅种类多,而且危害大,每年给我国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一、农作物病虫害,1、特点:,种类多,危害大,灾情东部重于西部。,2、危害:,不仅造成农作物大面积减产,甚至绝收;还导致农产品大批量变质,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3、对农作物危害最大的几种病虫害及其分布:,(1)。</p><p>12、中国的生物灾害,教学目标:,1基于地图分析,说明中国生物灾害的地理分布。 2基于洪涝和旱灾对农业的危害,理解生物灾害加剧我国农业灾情的原因。,1、特点:种类多,危害大,灾情东部重于西部。 2、危害:不仅造成农作物大面积减产,甚至绝收;还导致农产品大批量变质,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一 农作物病虫害,3、常见的农作物病虫害,(1)小麦锈病(中国小麦锈病病害),小麦锈病(包括条锈、叶锈和秆锈) 是中国发生范围最广、危害最严重的一类小麦病害,在各麦区均有发生。,2、水稻病害的分布与灾情,稻白叶枯病,水稻纹枯病,水稻病害,(稻。</p><p>13、2.5 中国的生物灾害,教学目标:,1基于地图分析,说明中国生物灾害的地理分布。 2基于洪涝和旱灾对农业的危害,理解生物灾害加剧我国农业灾情的原因。,1、特点:种类多,危害大,灾情东部重于西部。 2、危害:不仅造成农作物大面积减产,甚至绝收;还导致农产品大批量变质,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一 农作物病虫害,3、对农作物危害最大的几种病虫害及其分布,(1)小麦锈病(中国小麦锈病病害),小麦锈病 (包括条锈、叶锈和秆锈) 是中国发生范围最广、危害最严重的一类小麦病害,在各麦区均有发生。,2、水稻病害的分布与灾情,稻白叶枯病,水。</p><p>14、2.5中国的生物灾害,1,学习目标,1、生物灾害产生的原因;生物灾害的种类。2、中国生物灾害的主要种类及其分布;掌握农业病虫害的种类和危害;中国病虫害多发的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严格控制有害生物进入国门的重要性。</p><p>15、第五节中国的生物灾害 一 农作物病虫害 1 特点 种类多 危害大 灾情东部重于西部 2 危害 使农作物大面积减产 甚至绝收 导致农产品大批量变质 造成经济损失 3 对农作物危害最大的有小麦锈病 水稻稻瘟病 棉花棉铃虫病。</p><p>16、2 5中国的生物灾害 教学目标 1 基于地图分析 说明中国生物灾害的地理分布 2 基于洪涝和旱灾对农业的危害 理解生物灾害加剧我国农业灾情的原因 一 农作物病虫害 二 森林病虫害 三 蝗灾与鼠害 阅读 生物入侵 我国幅员。</p><p>17、第二章中国的主要自然灾害2 4中国的生物灾害 我国幅员辽阔 是一个农业大国 生物灾害不仅种类多 而且危害大 每年给我国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生物灾害 危害对象 生物种类 农作物生物灾害 森林生物灾害 草原生物灾害 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