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都城
中国古代都城分布演变与原因。中国古代的都城是指。但随着国家政治、经济的发展以及向外拓张形势的需要。一、经济条件。布局特点。东部筑有六国宫殿。此宫南北轴线为全城中轴线。较低地带设置市里及手工作坊区。《中国古代都城考古学研究的几个问题》。《中国古代宫城考古学研究的几个问题》。《考古》1997年第8期。《文物》1985年第2期。
中国古代都城Tag内容描述:<p>1、中国古代都城分布演变与原因,中国古代的都城是指:中国历史上统一国家或地方政权的首都。又称都、都城、国都、京城。京都既是某一王朝的政治中心,也往往是其经济和文化中心,因此,它的设置应该比较稳定。但随着国家政治、经济的发展以及向外拓张形势的需要,京都常常从旧都迁往更为合适的新地。,影响定都和迁都的主要因素,一、经济条件: 将都城建在经济发达的地区或者富庶的地区,有利于保障维持统治集团的物资供应。 二、地理条件: 在地势险要的地方建都,有利于防御外来的攻击;在交通发达的地区建都,有利于下达政令,聚集财富。 。</p><p>2、整体布局皇城宫城、轴线功能分区城门、道路市肆居住水系、绿化其他布局特点时期一般特点秦咸阳分为渭南渭北两部分渭北为城市主体,作为建设重点,有宫殿、诸庙、章台、上林苑,东部筑有六国宫殿咸阳宫为全城重心,此宫南北轴线为全城中轴线充分利用地形,除以渭河作为纽带联系南北外,更易高原地带作为宫廷区,较低地带设置市里及手工作坊区,主从分明设里监门严格管理闾里跨渭水打破建外郭的传统,以积极充实郊区县法,取代外郭功能,既提高了防御能力,又可发展郊区经济秦汉时期城市一般特点:1重视总体发展要求,采取强干弱枝政策,强。</p><p>3、参考书目: 刘庆柱:中国古代都城考古学研究的几个问题,考古2000年第7期; 刘庆柱:中国古代宫城考古学研究的几个问题,文物1998年第3期。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汉唐考古研究室:考古研究所汉唐宋元考古二十年,考古1997年第8期。 俞伟超:中国古代都城规划的发展阶段性,文物1985年第2期。 徐苹芳:关于中国古代城市考古的几个问题,文化的馈赠,北大出版社,2000年。 刘庆柱:古代都城与帝陵考古学研究,科学出版社,2000年。 阎崇年:中国历代都城,紫禁城出版社,1987年。,中国古代都城考古讨论课,中国古代都市规划的发展阶段 俞。</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