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农业
第 16 课时 古代中国的农业与手工业经济 1.知道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土地制度。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1.古代中国农业。促进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的因素。中国古代的农业经济。知道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专题一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一 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
中国古代农业Tag内容描述:<p>1、第 16 课时 古代中国的农业与手工业经济 1知道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土地制度,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2列举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基本史实,认识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特征。 1古代中国农业: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土地制度;农业经济的特征。 2古代中国手工业:古代手工业生产的组织形式;手工业的典型成就;古代手 工业长期领先世界的原因;古代手工业的特点。 对应学生 用书P82 ,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 1.耕作方式的演进与影响 (1)过程:经历了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的演变过程。前者是原始农业的耕作方式,后 者从春秋战。</p><p>2、讲忠诚、严纪律、立政德”三者相互贯通、相互联系。忠诚是共产党人的底色,纪律是不能触碰的底线,政德是必须修炼的素养。永葆底色、不碰底线第12讲 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和享誉世界的手工业课时限时训练 北师大版(时间:45分钟分值:85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古代中国农耕文明长期居于世界先进水平,生产工具的演变对中国古代农耕文明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观察下列几种生产工具的演变历程,你认为可以适用研究的主题是()石器耜铁农具曲辕犁A播种方式的变革 B土地私有制的确立C农业耕作方式的变革D铁犁牛耕发展。</p><p>3、膃蒀蚃肆莅蚆虿肆蒈蕿羇肅膇螄袃肄芀薇蝿肃莂螂蚅膂蒄薅羄膁膄莈袀膀芆薃螆膀蒈莆螂腿膈蚂蚈膈芀蒅羆膇莃蚀袂膆蒅蒃螈芅膅蚈蚄芄芇蒁羃芄荿蚇衿芃薂葿袅节芁螅螁袈莄薈蚇袈蒆螃羅袇膆薆袁袆芈螁螇羅莀薄蚃羄蒃莇肂羃节薃羈羂莄蒅袄羂蒇蚁螀羁膆蒄蚆羀艿虿羅罿莁蒂袁肈蒃蚇螇肇膃蒀蚃肆莅蚆虿肆蒈蕿羇肅膇螄袃肄芀薇蝿肃莂螂蚅膂蒄薅羄膁膄莈袀膀芆薃螆膀蒈莆螂腿膈蚂蚈膈芀蒅羆膇莃蚀袂膆蒅蒃螈芅膅蚈蚄芄芇蒁羃芄荿蚇衿芃薂葿袅节芁螅螁袈莄薈蚇袈蒆螃羅袇膆薆袁袆芈螁螇羅莀薄蚃羄蒃莇肂羃节薃羈羂莄蒅袄羂蒇蚁螀羁膆蒄蚆羀艿虿羅罿莁蒂。</p><p>4、高中历史必修 第一单元第一课 第1课 古代农业与土地政策 学习目标:1、中国古代农业生产的发展 生产工具耕作技术农作物水利灌溉 原始社会 商、西周 春秋战国 两汉 魏晋南北朝 隋唐 宋朝 明清 Date 学习目标 小农经济的特点? 发达的古代农业 我国古代土地制度的演变? 原始社会 夏、商、西周 春秋清朝 Date 发达的古代农业 神农氏发明农业的传说 神农氏塑像 神农尝百草 “因天之时,分地之力,制耒耜,教民农作。” Date 发达的古代农业 炭化了的粟和菜籽 (陕西半坡遗址出土) Date 发达的古代农业 炭化稻谷 (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出土) 。</p><p>5、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第一课发达的古代农业,一、早起农业生产的出现,1、中国农业的起源,距今一万年左右,世界农业起源地之一(三大中心),半坡遗址,河姆渡遗址,地域差别南稻北粟,中国是最早种植水稻和粟的国家。,碳化稻谷 (河姆渡遗址出土),炭化了的粟和菜籽 (半坡遗址出土),2、耕作方法:刀耕火种,刀砍草木 纵火烧荒 犁土播种 经常迁徙,海南的刀耕火种,工具:耒耜,骨 耜,双齿木耒复原及使用方法示意图,铁犁牛耕,垄作法,都江堰,耦犁、犁壁,耕耙耱技术、耕耙技术,代田法,漕渠、白渠、 龙首渠,翻车,筒车,高转筒车,风。</p><p>6、三农问题:中国历代农业、土地、赋税制度.txt“恋”是个很强悍的字。它的上半部取自“变态”的“变”,下半部取自“变态”的“态”。2010年高考热点三农问题复习背景材料2月1日,新华社受权播发的2009年中央一号文件再度锁定“三农”。这份名为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2009年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若干意见的文件,是改革开放以来第11个以“三农”为主题的中央一号文件,也是首次连续6年发布关于“三农”工作的一号文件。文件指出,当前,国际金融危机持续蔓延、世界经济增长明显减速,对我国经济的负面影响日益加深,对农业农村发展。</p><p>7、促进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的因素,1、耕作方式的改进。 2、生产工具的革新。 3、水利的兴修。,古代中国的耕作方式与生产工具演进,(1)神农氏时代:创制了原始农具耒耜。 (2)春秋战国时期:采用铁制农具和牛耕技术。 (3)汉朝:铁制农具和牛耕技术的普及,曲柄锄、大镰、耦犁、一牛挽犁、铁铧犁等推广。,中国古代水利成就,(1)战国时期李冰主持的都江堰和郑国主持的郑国渠工程。 (2)“井渠”:关中农民创造,现流行于新疆地区。 (3)东汉:王景治理黄河。 (4)唐代:渠堰使负责水利工程管理。 (5)明清:改进灌排工具。,课堂探究,为什。</p><p>8、考点7:中国古代的农业经济,一、经营模式:小农经济以家庭生产、生活为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结合;男耕女织,自给自足。 二、古代农业发展的原因 1、根本原因生产力水平的提高 (1)生产工具的改进。中国古代的生产工具经过由石器、青铜器到 的发展历程、耕作工具不断改进,如春秋战国时期的铁制耕犁,唐朝的 ;灌溉工具如春秋时期的 ,曹魏马钧改进的翻车,唐朝的 。 (2)生产技术的进步。主要表现在耕作技术、灌溉技术、施肥技术和管理技术上。 (3)农业劳动力的变化。劳动力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劳动力的变化主要包括劳动力的。</p><p>9、必修二,物质文明,经济成长历程,新史观 新高考,文明史观 全球史观 现代化史观 社会史观,文明史观认为,一部人类社会发展史,从本质上说就是人类文明演进的历史。 从横向看,人类文明史的内涵包括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要注意不同文明类型的特点与主要成就,二要注意不同类型的文明之间的交流、借鉴、融合与碰撞。 从纵向看,人类文明经历了渔猎采集时代、农业文明时代(包括新石器时代、青铜时代、铁器时代)、工业文明时代(包括手工工场时代、蒸汽时代、电气时代)和信息文明时代。 (从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变的过程,就是现。</p><p>10、基本概念: 生产力:即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包括生产工具、劳动者、劳动对象。劳动者在生产中起主导作用。生产工具是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劳动对象的扩展程度也反映了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科学技术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 生产关系:是指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人们之间的社会关系。 包括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生产资料归谁?)、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的关系(地位)如何、产品分配关系;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经济基础: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总和。 上层建筑:指建立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之上的社会意识。</p><p>11、课程标准: 知道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专题一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一 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黍,稷,粟,麦,稻,农业在我国古代有着怎样重要的地位?,材料一 神农之时,天雨粟,神农遂耕而种之。 周书 材料二 据考古资料信息 ,在距今约8000年的河北武安磁山文化遗址,发现了约80多个藏粟的窖穴,窖穴内残存的以粟类为主的粮食共有5万多千克;在距今约50007000年的陕西西安半坡文化遗址,发现了多处粟的遗址。 上述材料提供的历史信息是什么? 哪则材料更有说服力?为什么、?,石。</p><p>12、专题一 古代中国经济的 基本结构与特点,古代中 国经济,经济形式,经济政策,农业,手工业,商业,重农抑商政策,“海禁”政策,*影响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 (1)自然地理条件(如资源、气候、水利、交通) (2)国家或地区的政策、制度、措施的制定以及统治者重视程度 (3)生产关系调整(社会制度变化、国家政策制度调整) (4)生产力提高(技术进步、科学发明) (5)市场(资本、商品化程度),一、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 课标要求: (1)知道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一)古代农业的起源:神农氏(炎帝) 生产。</p><p>13、冶金与材料史研究所 李秀辉 2010-10,第八讲 中国古代的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内容提要,古代农业的发展 农学著作 古代手工业发展的特征 古代的商业,一、古代农业的进步,中国是世界上农业的发祥地之一,它的生产技术、生产工具及水利工程当时在世界上都是遥遥领先的。勤劳的中国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形成了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体系。 中国古代以农业为主体经济形式,农业技术的成熟和农业管理方式的完备,成为经济形态中最突出的特征之一。,农 辳、農,会意字。 甲骨文字形,从林,从辰。古代森林遍野,如要进行农耕,必先伐木开荒,故从“林”;。</p><p>14、农业产业化与现代农业 主讲 胡永松2010年9月 亲农事农兴农勤业敬业创业 课程学习教材雷海章主编 现代农业经济学 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3年7月参考教材朱道华主编 农业经济学 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0年李秉龙主编 农业经济。</p><p>15、精品文档 中国古代农业练习题 1 当看到农民用铁犁牛耕技术耕作的场景时 我们知道这一现象最早出现在 A 神话传说时期 B 春秋战国时期 C 汉朝时期 D 唐朝时期 2 小农经济的基本特征是 个体小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 生产的目的主要是满足自家生活所需和交纳赋税 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品全部自己生产 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A B C D 3 下列图片内容反映出我国小农经济的特点是 A 从刀耕火种到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