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社会
近代之中国。每个历史阶段都伴随着与之相应的社会思潮。而此次战争对近代中国社会思潮的影响亦不可忽视的。浅谈近代中国农村社会教育的发展。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专题复习3 中国近代的社会经济及其演变。伴随着中国社会的转型。专题三 近代化探索 艰难曲折—近代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思想、教育、社会生活。
中国近代社会Tag内容描述:<p>1、近代之中国,社会激变,思潮丛生,每个历史阶段都伴随着与之相应的社会思潮。从 1840 年的鸦片战争到 1919 年五四运动这一历史阶段,在思想文化领域里主要贯穿着三种 最具影响力、最具代表性的主流思潮,即洋务思潮、维新思潮、民主革命思潮。 甲午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影响最深远的重大历史事件之一,对整个中国近代历史的发 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此次战争对近代中国社会思潮的影响亦不可忽视的。甲午一役, 昔日高高在上的“天朝上国”竟然大败于弹丸之地的“蕞尔岛国” ,这给了当时中国人精神 上一记强击,从而引发了“近百年第一次。</p><p>2、文章来源 毕业论文网 www.biyelunwen.com.cn浅谈近代中国农村社会教育的发展文章来源 毕业论文网 www.biyelunwen.com.cn摘要:20世纪社会教育运动在中国教育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农村的社会教育逐渐地发展起来。其中民间团体对农村的社会教育进行了初步的探索,他们不仅有理论上的研究,而且在实际中也取得了突出的成绩,为其他方面发展社会教育提供了有益的经验,在中国教育史上意义重大。 关键词:社会教育 民间团体 近代农村 社会教育,泛指学校系统外的民众教育或通俗教育。就具体内容而言,社会教育在中国社会早已存在。清末简易。</p><p>3、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60分)1番菜争推一品香,西洋风味睹先尝。刀叉耀眼盆盘洁,我爱香槟酒一觞。”这一情景在上海最早可能出现于( )A明朝 B新中国 C民国 D清朝2. 鸦片战争以后,中西合璧成为中国居室建筑的典型特征,以下最能体现这一特征的建筑是( )A B C D3戊戌变法运动时期,社会上流传一首打油诗:“大半旗装改汉装,宫袍裁做短衣裳。脚跟形势先融化,说道莲钩六寸长。”这反映了( )A.新服饰走向中下层民众 B.不缠足运动风糜全社会C.结辫陋习被彻底革除 D.社会风俗改革之风悄然兴起4“新礼服兴,翎顶。</p><p>4、专题三近代化探索艰难曲折近代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思想、教育、社会生活一、选择题1.(2018河南焦作一模)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写道:“1865年,李鸿章在上海成立江南制造总局,成为当时最大的军工厂。此外,各省先后办过20个机器局,都是兵工厂。其间不仅搬入了外国的枪炮、弹丸、雷管,而且外国的机器也由此而传入中国。这些企业由国库支付开销,以调拨分配产品,内无利润积累,外无市场联系。”对上述材料理解正确的是()A.兴办这些企业体现了洋务派“求富”的要求B.兴办这些企业使李鸿章等官僚大发横财C.洋务派兴办了近代第一批民族资本主。</p><p>5、第40练 中国近代经济与社会生活1(2018广东广州一模,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乡约是中国民间社会长期以来自发形成的、依靠习惯和道德力量发挥约束力的行为规范和行为模式,北宋儒家“关中学派”代表吕大钧兄弟受周礼礼记的影响,订立吕民乡约。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乡约乡规,其主要内容有四大项:一是德业相劝,即互勉于修身齐家之事;二是过失相规,如戒烟酒,戒赌博,戒斗殴等;三是礼俗相交,即乡党之间要有长幼之序,相亲相敬之礼;四是患难相恤,包括防盗,防灾,防疫,恤贫,恤孤等。在此基础上,又细化为更为具体的条款。</p><p>6、第13课 新潮冲击下的社会生活 课标要求: 1、了解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史实,探讨影响其变化的原因。 2、了解近代以来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认识其对人们社会生活的影响。 3、近现代报刊、广播、电视和互联网的逐渐普及及其给人们生活方式带来的巨大变化。,一、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化,1、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化,2、物质生活与习俗变化的原因,根本原因:欧风美雨的潜移默化。西方工业文明对中国政治、经济、思想造成强烈冲击并进一步影响到社会生活各领域。 维新思潮、革命思潮、新文化运动的推动。冲击了封建制度和旧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