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史纲要第五章ppt
中国革命的新道路。对革命新道路的艰难探索。第一节对革命新道路的艰苦探索第二节中国革命在探索中曲折前进。第一节对革命新道路的艰苦探索。中国共产第五章中国革命的新道路第一节对革命新道路的艰苦探索第二节中国革命在探索中曲折前进第一节对革命新道路的艰苦探索大革命失败后。
中国近代史纲要第五章pptTag内容描述:<p>1、中国革命的新道路,第五章,中国革命的新道路,对革命新道路的艰难探索,中国革命在探索中曲折前进,国民党全国统治的土地革命战争的兴起在农村包围城市,走夺政权的道路,土地革命战争的发展及其挫折中国革命的历史转折总结了历史经验, 迎接全国抗日战争的第一节探索革命新道路是国民党在全国统治的土地革命战争的兴起中包围农村,走上夺取政权的道路、青天白日旗、孙中山制定的中华民国国旗、1、“东北易旗”、2、国民党及。</p><p>2、第五章 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一、单项选择题: 1、1927 年国民革命失败后,中国社会的性质是( ) A、封建社会 B、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C、资本主义社会 D、新民主主义社会 2、1928 年 12 月,宣布东北三省“遵守三民主义,服从国民政府,改旗易帜” 的是( ) A、张作霖 B、郭松龄 C、张学良 D、张作相 3、以蒋介石为代表的南京国民党政府的性质是( ) A、资产阶级政权 B、小资产阶级政权 C、大地主大资产阶级政权 D、封建君主专制政权 4、中共八七会议召开的地点在( ) A、九江 B、汉口 C、武昌 D、上海 5、中共八七会议确定的总方针是( 。</p><p>3、第五章,中国革命的新道路,第一节 对革命新道路的艰苦探索 第二节 中国革命在探索中曲折前进,第一节 对革命新道路的艰苦探索,大革命失败后,国民党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了统治,开始实行一党专政的军事独裁统治,中国共产党被宣布为非法,并进行了残酷的镇压。面对严峻的形势,敢不敢坚持革命?怎样坚持革命?成为摆在中国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面前的两个根本性问题。经过艰难的探索,中国共产党人最终确立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一、国民党在全国统治的建立,1 国民党在全国统治的建立 宁汉合流、南京国民政府改组、东北易帜 。</p><p>4、第五章中国革命新道路的探索,主要内容,一、探索革命新道路的基本前提 二、探索革命新道路的实践 三、革命新道路理论的形成与毛泽东的突出贡献 四、革命新道路理论的意义,一、探索革命新道路的基本前提,历史背景: 19241927年,以国共合作为基础推进的国民革命、北伐战争,以与辛亥革命完全不同的形式和规模,打击了帝国主义在华势力,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使民主革命思想在全国范围内得到空前的传播。因。</p><p>5、1、 判断题 1、1936年的七七事变促成了国共第二次合作,开启了全民族抗战的新局面。 选择一项: 对 错 反馈 西安事变 正确的答案是“错”。 2、1931年9月18日,日本侵略者发动了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 拉开日本吞并东北的序幕。 选择一项: 对 错 反馈 正确的答案是“对”。 3、台儿庄大捷是抗日战争以来国民党正面战场上取得的最大一次胜利,极大地鼓舞了中国军民的抗战热情,振奋了全民族抗。</p><p>6、第五章习题参考答案第五章中国革命的新道路一、单项选择题1.A2.C3.A4.A5.C6.D7.C8.C9.A10.A11.C12.D13.A14.B15.B16.A17.D18.B19.D20.A21.D22.D23.C24.B25.B26.A27.A28.D29.A30.C31.D32.B33.B34.C二、多项选择题1ABD2.AD3.ABC4.ACD5.ABC6.ABCD7.BCD8.ABD。</p><p>7、1 判断题 1 1936年的七七事变促成了国共第二次合作 开启了全民族抗战的新局面 选择一项 对 错 反馈 西安事变 正确的答案是 错 2 1931年9月18日 日本侵略者发动了震惊中外的 九一八事变 拉开日本吞并东北的序幕 选择。</p><p>8、1、 判断题1、1936年的七七事变促成了国共第二次合作,开启了全民族抗战的新局面。选择一项:对错反馈西安事变正确的答案是“错”。2、1931年9月18日,日本侵略者发动了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 拉开日本吞并东北的序幕。选择一项:对错反馈正确的答案是“对”。3、台儿庄大捷是抗日战争以来国民党正面战场上取得的最大一次胜利,极大地鼓舞了中国军。</p><p>9、固定资产P88,(一)固定资产的概念 为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或经营管理而持有的;使用年限超过一年的;单位价值较高的资产 (二)特征 1、使用期限超过一年或长于一年的一个经营周期,且在使用过程中保持其原有实物形态; 2、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是有限的; 3、企业拥有固定资产的目的是为了供生产活动使用而不是为了出售; 4、企业拥有固定资产可以给企业带来可衡量的未来经济利益。,固定资产的分类,一、按经济用途:生产经营用固定资产和非生产经营用固定资产 二、按使用情况:使用中固定资产、未使用固定资产和不需用固定资产 三、按所。</p><p>10、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五章 中国革命的新道路,主要内容,第一节 对革命新道路的探索,第二节 中国革命在探索中曲折前进,第一节 对中国革命新道路的艰苦探索,一、国民党在全国统治地位的确立,1927年七一五政变以后国民党的南京政府与武汉政府经过几番周折,实现了宁汉合流。1928年12月29日,张学良宣布遵守三民主义,服从国民政府,改易旗帜。国民党确立了在全国的统治。但这种统一是表面和不稳定的。,保长印,国民党政府实行一党专政的军事独裁统治,首先,为了镇压人民和消灭异己力量,国民党建立了庞大的军队。,其次,为了镇压人民和消灭异己力量,。</p><p>11、第五章中国革命的新道路复旦大学 高晓林,重点难点:1、大革命失败后国民党政权的性质2、中国走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的必然性。3、中国走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的可能性。4、三十年代共产党内连续出现“左”倾错误的原因,第一节:对中国革命新道路的探索 中国革命的新道路,就是指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它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重要内容,是毛泽东思想的主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一、中国革命的新道路的含义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就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在敌强我弱的形式下,无产。</p><p>12、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第三章,第三章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第一节举起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旗帜,第二节辛亥革命与建立民国,第三节辛亥革命的失败,辛亥革命爆发的历史条件,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活动,三民主义学说和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关于革命与改良的辩论,封建帝制的覆灭,中华民国的建立,封建军阀专制统治的形成,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终结,主要内容,第一节举起近代民族民。</p><p>13、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五章) (模拟)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国民党全国政权建立的标志是( ) A、宁汉合流 B、东北易帜 C、七一五政变 D、皇姑屯事件 2、为了控制人民,禁止革命活动,国民党还大力推行( ),要求人民互相监视、互相告发,“共具联保联坐。</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