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族民俗
通过对中国各主要民族民俗的学习。了解民族、民俗的基本概念。中国民族民俗(第二版)。中国民族民俗。中国民族民俗。中 国 民族民俗。一、民族民俗的概况。中国的民族民俗 第一节 中国的民族民俗概述 一、中国的民族 1、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北方 民族民俗。3、朝鲜族的房屋(经济民俗)。
中国民族民俗Tag内容描述:<p>1、教 育 实 习 教 案 学 院: 职业技术师范学院 专 业: 2010 级旅游管理 学 号: 201013201372 姓 名: 马 昭 钊 授课题目: 导游基础 2013 年 9 月 1 授课科目 导游基础 授课教师 马昭钊 教学班级 中职一年级旅游管理班级 授课类型 新知课 教学内容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 第七章 第一节 中国主要民族民俗 授课教室 无多媒体教室 授课日期 2013 年 9 月 8 日 计划学时 1 课时 知识目标:了解并掌握中国主要少数民族的民居、服饰、饮食、节庆、主要礼 仪及禁忌。掌握汉族的主要传统节日及习俗。 能力目标:通过掌握少数民族相关知识,能够熟练讲。</p><p>2、第一章绪论 教学目标:使学生掌握民俗的概念、特征与功能,了解中国民俗文化悠久历史。教学重点:理解中国民俗文化的多元化和丰富性教学难点:民俗的构成、养成与传承课时:8个课时知识点:掌握民俗的概念、特征与功能,了解中国民俗文化悠久历史,理解中国民俗文化的多元化和丰富性。民俗的构成、养成与传承、民俗的调查与研究、民俗文化在当今旅游业中的作用。第一节民俗的定义一、民俗的定义民俗,就是民间的风俗习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中广大民众在长期的历史生活过程中所创造、享用并传承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文化。从民俗与人类社会。</p><p>3、中国民族民俗(第二版),第三章生产、生活民俗,高等教育出版社,中等职业教育规划教材,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渠科渴佛艺尔肠嗓导叙莫仁太值媒瞩虏胆姬午害寺乃纸哈矽侯何岿斯名街中国民族民俗第三章生产、生活民俗中国民族民俗第三章生产、生活民俗,学习目标,本章主要介绍生产、生活民俗的产生和发展,农业、手工业、商业和交通等生产民俗的内容以及饮食、服饰、居住和岁时等生活民俗的主要内容,要求学习者了解生产民俗的起。</p><p>4、中国传统民居,制作人:李金宝,一、中国传统民居简介,二、中国传统民居形式介绍,三、中国传统民居地理形势,四、民族民居,目录,一、简介,我国历史悠久,疆域辽阔,自然环境多种多样,社会经济环境亦不尽相同。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了各地不同的民居建筑形式,这种传统的民居建筑深深地打上了地理环境的烙印,生动地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国古代民居的类型呈现出极其丰富的多样性,反映出因地理、气候、文化、社会环境不同而形成的地方色彩。东、南、西、北,山区水乡,丘陵沿海,各具特色。当然,即使在同一地区,在漫长的。</p><p>5、Page 1,第四章 中国的民族民俗,教学目的: 在本章的教学中,主要是介绍我国56个民族中我们较为熟悉的民族的主要风俗习惯。通过对中国各主要民族民俗的学习,了解民族、民俗的基本概念,民俗的分类和基本特征;了解各民族的历史、语言等简要情况;掌握其人口及分布情况。 教学重点、难点:熟记本章所讲述的民族(如藏,回,壮、满、蒙古、黎、苗、朝鲜等)的主要风俗习惯。,Page 2,第一节 概述,一、民族 (一)概念 狭义:人们在一定的历史发展阶段形成的具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的民族文化特点上的共同心理素质。</p><p>6、中国民族民俗(第二版),第三章 生产、生活民俗,高等教育出版社,中等职业教育规划教材,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学习目标,本章主要介绍生产、生活民俗的产生和发展,农业、手工业、商业和交通等生产民俗的内容以及饮食、服饰、居住和岁时等生活民俗的主要内容,要求学习者了解生产民俗的起源、现代生产民俗的特点及表现形式、掌握生产、生活民俗的内容和特点、生活民俗的范围及生产、生活民俗与旅游开发。,目录,第一节 生产民俗,第二节 生活民俗,练一练,第一节 生产民俗,第一节 生产民俗,生产民俗是一个国家、地区或民族中广大民众在一定的生态。</p><p>7、问题导入,该族是个能歌善舞的民族,其杵舞和长发舞都有很高的艺术水平。每个村庄都建有未婚男子的集体公寓公廨。公廨广场是村里人活动中心。烤鹿肉和酸鹿肉是该族的风味食品。喜欢用鸡毛、鸟羽做头饰,有的地区有断齿、纹身的习俗。该族的节日往往与农事活动有关,比如播种节和丰收节。请问这是我国那个少数民族?,高山族,概况,人口与分布 高山族是中国政府对台湾地区南岛语系各族群的统称。人口48.4万,大陆共有4461人。主要居住在中国台湾,散居在福建、北京、上海等地。,台湾族群分布,语言文字,高山族有自己的语言,属南岛语系印度尼西。</p><p>8、中国民俗民俗(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中等职业教育规划教材,第四章 礼仪、信仰民俗,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本章主要介绍中国婚俗的形成及发展,寿诞习俗的发展及主要内容,丧葬习俗的类型及变化,交际民俗的主要内容,信仰民俗产生的原因、类型,中国民间禁忌习俗。要求学习者了解礼仪民俗的形成、信仰民俗的类型,掌握礼仪民俗的内容和类型,信仰民俗的起源和民间禁忌习俗。,学习目标,问题导入,为什么在中国民间有孕妇不能参加婚礼和葬礼的传统禁忌? 中国古老传统中的红、白喜事指的是什么?为什么要这么叫?,目录,礼仪民俗,信仰民俗,练。</p><p>9、第四章 中国的民族民俗 第一节 中国的民族民俗概述 一、中国的民族 1、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共有56个民族。 2、我国民族分布的总体情况是汉族主要分布在东南部、东部、中部,各少数民族则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北、西南等边远地区。 3、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我国各民族形成了以汉族为主体的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局面。 4、我国各民族除了汉族、回族使用汉语外,其他54个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二、中国的民俗 1、民俗,即民间的风俗习惯,它是一定地域的特定人群在生产、生活和生存发展中所形成的思想和行为的传承性事象。 2、民俗。</p><p>10、问题导入,该族盖房子先立柱上梁,然后屋顶盖瓦,最后才四周筑墙,称房子为“寮”。以番薯丝为主食,嗜酒;盛产名贵茶叶。妇女的装饰要数发式最吸引人,已婚妇女将头发从后面梳成长筒式发髻,像鸡冠型的帽子扣在脑后,中间用红绒线环束;斗笠是该族著名的编制工艺品,做工精致,是妇女最喜爱的装饰品。十分重视祖先崇拜,每年农历二十五、七月十五、八月十五定为祭祖日。请问这是我国那个少数民族?,人口与分布 人口70.96万,散居在我国东南部福建、浙江、广西、广东、安徽五省,94%分布在前两省。她们自称“山哈”,即居住在山里的客户。,。</p><p>11、中国民族民俗,藏族 通川区第八小学 郑舒文,一、概况 二、历史文化 三、服饰饮食 四、礼仪禁忌 五、节庆风情 六、建筑宗教 七、旅游资源,概况,人口:541.60万(2000年); 主要聚居地:西藏、青海及四川、甘肃、云南等地; 经济:从事畜牧业、农业,经济落后;,回目录,back,back,back,历史文化,(一)历史:发源于雅鲁藏布江流域中游地区,属两汉时西羌人的一支。隋末唐初,“悉补野”部松赞干布统一西藏,建立“吐蕃”。元朝时正式纳入中国版图。 (二)文化:自称“蕃”,藏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藏语支,有自己的文字。藏文史籍文献数量。</p><p>12、中 国 民族民俗,主讲:袭志富,第一节 民族民俗概况,一、民族民俗的概况:,(一)民族,1、狭义的民族: 是指人们在一定的历史发展阶段形成的具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的民族文化特点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2、广义的民族: 包括处于不同社会发展阶段的各种人们共同体,如古代民族、现代民族,或者用以指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的各民族。,(二)民俗,1、民俗的概念: 是创造于民间又传承于民间的具有世代相习的传承性事象,是广大中下层劳动人民所创造和传承的民间社会生活文化,是传统文化的基础和重要。</p><p>13、第四章 中国的民族民俗 第一节 中国的民族民俗概述 一、中国的民族 1、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共有56个民族。 2、我国民族分布的总体情况是汉族主要分布在东南部、东部、中部,各少数民族则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北、西南等边远地区。 3、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我国各民族形成了以汉族为主体的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局面。 4、我国各民族除了汉族、回族使用汉语外,其他54个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二、中国的民俗 1、民俗,即民间的风俗习惯,它是一定地域的特定人群在生产、生活和生存发展中所形成的思想和行为的传承性事象。 2、民俗。</p><p>14、中国的民族民俗 第一节 中国的民族民俗概述 一、中国的民族 1、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共有56个民族。 2、我国民族分布的总体情况是汉族主要分布在东南部、东部、中部,各少数民族则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北、西南等边远地区。 3、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我国各民族形成了以汉族为主体的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局面。 4、我国各民族除了汉族、回族使用汉语外,其他54个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二、中国的民俗 1、民俗,即民间的风俗习惯,它是一定地域的特定人群在生产、生活和生存发展中所形成的思想和行为的传承性事象。 2、民俗大致可分。</p><p>15、中 国 民族民俗,北方 民族民俗,第三节 北方少数民族民俗,朝鲜族,满族,蒙古族,回族,维吾尔族,一、朝鲜族,1、朝鲜族的分布: 朝鲜族人主要分布在吉林省、在黑龙江省、辽宁省,还有些散居于内蒙古自治区。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是最大的聚居区。,2、朝鲜族的文字: 朝鲜族有自己的语言文字,但语系未定;少数杂居的朝鲜族居民通用汉语,是方块状拼音文字。,3、朝鲜族的房屋(经济民俗): 朝鲜族的房屋多为砖木结构的瓦房,屋顶四面斜坡,房屋朝南,屋内分成寝室、客房、厨房和仓库等。屋内盘平地炕,炕底有火道,进屋则脱鞋,席炕而坐。,4。</p><p>16、科 目中国民族民俗课 题第七章 西南部分少数民族的民族风情授课教师执教班级学习目标知识目标:了解西南各少数民族的概况及其衣、食、住、行、婚丧、节庆、宗教、禁忌等方面的独特风格能力目标:具备运用西南各少数民族独具风格的民俗风情进行旅游工作的能力德育目标:教育学生对少数民族的民俗风情进行正确认识重 点:西南各少数民族具有代表性的特色民俗文化难 点:西南各少数民族独具特色的文艺、住宅、饮食及宗教内容教 具:多媒体设备、中国民族民俗教学课件教学方法讲解法、讨论交流法、提问法教学过程第一节 苗族教师行为学生行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