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 中国资产阶级的民主思想[编号:7334056]
中国资产阶级的民主思想
第2课中国资产阶级的民主思想 课程标准简述康有为 梁启超和孙中山关于民主的主要论述 比较其观点的异同 内容解读1 康有为维新思想的特点及成因 2 为什么说孙中山民主思想大大超越了君主立宪制 一 康有为和梁启超的民。
中国资产阶级的民主思想Tag内容描述:<p>1、孙中山论民权主义至于“民权主义”,就是政治革命的根本。将来民族革命实行以后,现在恶劣政治,固然可以一扫而去,却是还有那恶劣政治的根本,不可不去。中国数千年来,都是君主专制政体,这种政体不是平等自由的国民所堪受的。要去这政体,不是专靠民族革命可以成功。试想明太祖驱除蒙古,恢复中国,民族革命已经做成,他的政治,却不过依然同汉、唐、宋相近。故此三百年后,复被外人侵入,这由政体不好的缘故,不做政治革命是断断不行的。研究政治革命的功夫,煞费经营,至于着手的时候,却是同民族革命并行。我们推倒满洲政府,从驱除。</p><p>2、梁启超论宪法与民权各国宪法,既明君与官之权限,而又必明民之权限何也?民权者,所以拥护宪法而不使败坏者也故苟无民权,则虽有至良极美之宪法,亦不过一纸空文,毫无补济,其事至易明也监督官吏之事,其势不得不责成于人民,盖由利害关切于己身,必不可有所徇庇;耳目皆属于众论,更无所容其舞文也。是故欲君权之有限也,不可不用民权;欲官权之有限也,更不可不用民权。宪法与民权,二者不可离,此实不易之理,而万国所经验而得之也。梁启超著立宪法议,梁启超选集。</p><p>3、梁启超论说康有为早年学事先生以十九岁丧大父。年十八,始游朱九江先生之门,受学焉。九江者,名次琦,字子襄,粤中大儒也。其学根柢于宋明,而以经世致用为主。研究中国史学、历代政治沿革得失,最有心得,著述甚富先生从之游,凡六年,而九江卒。其理学政学之基础,皆得诸九江。九江卒后,乃屏居独学于南海之西樵山者又四年。其间尽读中国之书,而其发明最多者为史学。究心历代掌故,一一考其变迁之迹,得失之林,下及考据、词章之学,当时风靡一世者,虽不屑屑,然以余事及之,亦往往为时流所莫能及。又九江之理学,以程朱为主,而间采。</p><p>4、第2课 中国资产阶级的民主思想1(2014青岛二中检测)严复在上皇帝万言书中请皇帝“结百姓之心”“亲至沿海各地,巡守省方,纵民嵩呼,瞻识共主”。对此主张理解最恰当的是()A要求君民共主B主张开明君主制C力图挽救民族危机 D强调皇权至上解析:选B。本题主要考查学生从材料中获取信息的能力。依据题干信息“结百姓之心”“纵民嵩呼,瞻识共主”等分析可知严复主张开明君主制。219世纪90年代,康有为维新思想的基本特点是()A提倡“师夷长技以制夷”B猛烈批判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传统道德C从学习西方科学技术转向宣传民主共和D把西方资本主义的。</p><p>5、第2课 中国资产阶级的民主思想1(2014青岛二中检测)严复在上皇帝万言书中请皇帝“结百姓之心”“亲至沿海各地,巡守省方,纵民嵩呼,瞻识共主”。对此主张理解最恰当的是()A要求君民共主B主张开明君主制C力图挽救民族危机 D强调皇权至上解析:选B。本题主要考查学生从材料中获取信息的能力。依据题干信息“结百姓之心”“纵民嵩呼,瞻识共主”等分析可知严复主张开明君主制。219世纪90年代,康有为维新思想的基本特点是()A提倡“师夷长技以制夷”B猛烈批判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传统道德C从学习西方科学技术转向宣传民主共和D把西方资本主义的。</p><p>6、第2课 中国资产阶级的民主思想一、选择题1“一般说来,当帝国的权力来自一个人时,它便软弱;而当它来自千百万人民时则强大如果学者、商人和老百姓都能关心民族的危难,那么这样的人民将是聪明的,否则是愚昧的。”以上材料体现的观点及其最早的倡导者应是 ()A中体西用地主阶级洋务派 B.主权在民资产阶级维新派C民主共和资产阶级革命派 D民主科学资产阶级激进派解析:选B。 从材料看,作者主张国家的权力应来自“千百万人民”,学者、商人和老百姓都应该关心民族的危难,这样,国家才会强大。这体现了主权在民观点。A项不正确,洋务派的指。</p><p>7、第2课中国资产阶级的民主思想预习导引课程标准学习目标简述康有为、梁启超和孙中山关于民主的主要论述,比较其观点的异同。1.了解康梁民主思想及其政治实践。2.简述孙中山的民主思想及其特点。3.分析和评价康梁民主思想与孙中山民主思想的异同。知识点一康有为和梁启超的民主思想1康有为的民主思想(1)内容:“托古改制”用“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来论证进行维新变革的必要。强调中国应实行君主立宪制。把孔子尊为变法改制的祖师,以此证明维新改制的神圣性与合理性。(2)实践2梁启超的民主思想(1)特点:维新变法思想显得更激进,特别是。</p><p>8、第2课中国资产阶级的民主思想预习导引课程标准学习目标简述康有为、梁启超和孙中山关于民主的主要论述,比较其观点的异同。1.了解康梁民主思想及其政治实践。2.简述孙中山的民主思想及其特点。3.分析和评价康梁民主思想与孙中山民主思想的异同。知识点一康有为和梁启超的民主思想1康有为的民主思想(1)内容:“托古改制”用“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来论证进行维新变革的必要。强调中国应实行君主立宪制。把孔子尊为变法改制的祖师,以此证明维新改制的神圣性与合理性。(2)实践2梁启超的民主思想(1)特点:维新变法思想显得更激进,特别是。</p><p>9、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 第6单元 近代中国的民主思想与反对专制的斗争 第2课 中国资产阶级的民主思想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2一、康有为和梁启超的民主思想1康有为(1)思想:用“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的道理,来论证社会进行维新变革的必要。以传统“据乱”“升平”“太平”三世之说,分别比附西方的君主专制、君主立宪、民主共和三个时代,强调中国应实行君主立宪制。把孔子尊为变法改制的祖师,以此证明维新改制的神圣性与合理性。(2)实践:1895年领导“公车上书”后,又多次上书或为人代笔撰写奏章。百日维新期间,编译俄彼得变政记日本变。</p><p>10、选修2第六单元第2课,中国资产阶级的民主思想,吉林二中薛剑,简述康有为、梁启超和孙中山关于民主的主要论述,比较其观点的异同。,人们都说,广东近代本来是可以出天子的!,内容:(核心)君主立宪制;主张设制度局特点:把西方的政治制度和中国传统儒家思想相结合。,(一)康有为的民主思想,(二)梁启超的民主思想,内容:君主立宪思想、民权思想、教育改革特点:思想更激进、民权思想更突出、维新运动后思想更进步。</p><p>11、第六单元 第2课 应用创新演练 基础随堂巩固 知能综合提升 把握热点考向 理解核心要点 识记基础知识 1 掌握康有为 梁启超思想的内容和特点 2 分析孙中山三民主义的思想内容 3 理解孙中山民主思想的内在联系 4 比较康。</p><p>12、谭嗣同 谭嗣同 1864 1898 湖南浏阳人 是中国近代资产阶级著名的政治家 思想家 维新志士 少时师从欧阳中鹄 后加入维新派 他主张中国要强盛 只有发展民族工商业 学习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制度 公开提出废科举 兴学校 开。</p><p>13、思考 以上著作的作者是谁 上述著作中提出了什么思想 对促进中国社会的进步起到什么作用 1 康有为 新学伪经考 主要是考辩长期以来为人们笃信不疑的 古文经 均系伪造 对于动摇封建统治的思想根基具有很大的冲击 为维新。</p><p>14、梁启超论说康有为早年学事 先生以十九岁丧大父 年十八 始游朱九江先生之门 受学焉 九江者 名次琦 字子襄 粤中大儒也 其学根柢于宋明 而以经世致用为主 研究中国史学 历代政治沿革得失 最有心得 著述甚富 先生从之游。</p><p>15、梁启超论宪法与民权 各国宪法 既明君与官之权限 而又必明民之权限何也 民权者 所以拥护宪法而不使败坏者也 故苟无民权 则虽有至良极美之宪法 亦不过一纸空文 毫无补济 其事至易明也 监督官吏之事 其势不得不责成于人。</p><p>16、第2课 中国资产阶级的民主思想 三维目标 一 知识与能力 康有为和梁启超的民主思想 康有为 梁启超变法思想的内容及发展过程分析其特点 影响 理解康有为 梁启超民主思想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二 过程与方法 教师引导 学生。</p><p>17、梁启超 梁启超 1873 1929 中国近代思想家 政治家 教育家 史学家 文学家 字卓如 一字任甫 号任公 又号饮冰室主人 饮冰子 哀时客 中国之新民 自由斋主人 汉族广府人 生于广东新会 清光绪举人 青年时期和其师康有为一起。</p><p>18、第2课中国资产阶级的民主思想 课程标准简述康有为 梁启超和孙中山关于民主的主要论述 比较其观点的异同 内容解读1 康有为维新思想的特点及成因 2 为什么说孙中山民主思想大大超越了君主立宪制 一 康有为和梁启超的民。</p><p>19、第六单元 第2课 中国资产阶级的民主思想 三维目标 一 知识与能力 康有为和梁启超的民主思想 康有为 梁启超变法思想的内容及发展过程分析其特点 影响 理解康有为 梁启超民主思想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二 过程与方法 教师引导 学生分析 概括和总结 比较孙中山民主思想和康有为民主思想的不同点 探究民主对于近现代社会进步的意义 三 情感态度价值观 民主思想相对于封建思想而言是巨大进步 追求民主是永恒的主题。</p>
【中国资产阶级的民主思想】相关PPT文档
【中国资产阶级的民主思想】相关DOC文档
【中国资产阶级的民主思想】相关其他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