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走向世界
世界不能缺少中国 1、世界经济发展离不开中国 (1)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健康发展 (2)中国对亚太经济的影响 (3)中国对世界经济的影响 2、世界政治发展离不开中国 (1)中国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国走向世界。中国在开放中加速融入世界。第 9 课 新中国走向世界舞台。第22课 中国走向世界。
中国走向世界Tag内容描述:<p>1、70年代重庆解放碑 1985年重庆港 (朝天门码头) 2005年的重庆港 (朝天门码头) 2005年的 重庆解放碑 第三学习主题 建设有中国特 色的社会主义 1、中国的对外开放采取了什么样的方式跨出 了第一步?这种方式是谁提出来的? 2、这种方式开放了哪几个城市? 3、这几个开放城市的经济建设是如何进行的? 设置经济特区 邓小平 经济特区的设置 厦门 汕头 深圳 珠海 海南岛 国家为什么会 选择这几个城 市作为经济特 区? 毗邻港澳、 重要侨乡 1、经济特区和特别行政 区一样吗?为什么? 2、经济特区的开放和近 代中国的开放一样吗? 为什么? 经。</p><p>2、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单元测试一、选择题(满分60分。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1为社会主义建设和党的建设指明了方向的会议是( )A中共七大 B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C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中共八大2中共八大为我国全面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和党的建设指明方向,八大正确路线的基础是( )A对国内主要矛盾的分析 B全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情C苏联建设的经验教训 D土地改革的完成3有关中共八大的叙述,正确的是( )指出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 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p><p>3、中式英语可以带着“中国模式”走向世界?对于中式英语,唯有兼具中西两个方面的视角,我们的心态才能更加平和、观点才能更加客观。用一个普通西方人夏明的话来说,“中国经济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经济,有着辉煌的未来,我想强调的是除此之外,中国应该是个自信的国家,不需要为Chinglish感到惭愧和尴尬。”夏明:一个澳大利亚人镜头中的中国式英语,http:/news.sohu.com/20070325/n248958639.shtml。而英国著名语言学家David Crystal的观点,也使我们看到更多希望:印度和中国等经济迅猛发展的国家所使用的英语,必将给标准英语带来巨大影响。</p><p>4、走向世界的中国课堂练习11.我国的全国性商品粮基地应建在:()劳动力充足和粮食产量大的地区粮食生产条件和基础较好的地区粮食商品率高,增产潜力大的地区人多地少,农业机械化程度较高的地区. . . .2.下列计划发展种植业的地区中,要着眼于改造水利条件的是:()江南丘陵 宁夏平原沿海滩涂 南疆的绿洲. . . .3.既有“三北”防护林,又有“长江中上游防护林”的省区是:().四川、青海 .甘肃、陕西.宁夏、山西 .西藏、四川4.1998年我国特大洪水灾害过后,全国的天然林保护工程开始实施,这说明了什么问题:().天然林能阻挡。</p><p>5、世界不能缺少中国 1、世界经济发展离不开中国 (1)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健康发展 (2)中国对亚太经济的影响 (3)中国对世界经济的影响 2、世界政治发展离不开中国 (1)中国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参与 国际重大事务; (2)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 n“中国威胁论”的来龙去脉 n谈谈你对“中国威胁论”的认识 “中国威胁论” 是别有用心的美、日集团为 了遏制中国的崛起所炮制出来的烟雾弹。他们 其险恶的用心不仅仅是混淆视听,造谣惑众蓄 意破坏中国的国际形象。其更大的阴谋是妄图 以此为借口,掩人耳目的在亚太地区扩充军备 增强武。</p><p>6、世界不能缺少中国,1、世界经济发展离不开中国 (1)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健康发展 (2)中国对亚太经济的影响 (3)中国对世界经济的影响 2、世界政治发展离不开中国 (1)中国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参与 国际重大事务; (2)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中国威胁论”的来龙去脉 谈谈你对“中国威胁论”的认识,“中国威胁论” 是别有用心的美、日集团为了遏制中国的崛起所炮制出来的烟雾弹。他们其险恶的用心不仅仅是混淆视听,造谣惑众蓄意破坏中国的国际形象。其更大的阴谋是妄图以此为借口,掩人耳目的在亚太地区扩充军备增强武力。诬。</p><p>7、中国走向世界,第一站 作业:,1.中国走向世界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P37-39 2.中国在对外开放中加速融入世界的意义是什么? 对外开放是改革和建设必不可少的条件,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项基本国策。 p3738 3.当今世界的发展趋势和主题分别是什么? 经济全球化和政治(世界)格局多极化是当今世界的发展趋势。 p40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 4.我国在世界格局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什么?p3940,1.中国走向世界表现在哪些方面?,1.中国在开放中加速融入世界.全面地融入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 2.我国是世界格局中的重要力量. 3.我国的和平。</p><p>8、第16课外交舞台的拓展一、选择题1、2011盐城下表为联合国大会讨论恢复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时中国所得支持票的统计。小明同学对此分析后得出如下结论,其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年份(年)19501956196019651970支持票1024344751A中国所得支持票不断增加 B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C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的呼声越来越高D中国于1970年恢复了联合国合法席位2、2011荆门1971年11月,美国时代周刊的封面标题是:“中国人来了(中文翻译)”这里的“中国人来了”是指( )A. 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B. 毛泽东首次率团访问苏联C. 中国加入世。</p><p>9、中国走向世界,知识整理,知识概览,1.改革的过程,也是不断开放的过程。中国从吸引外国的资金、技术、管理和人才,发展到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参与国际竞争。中国在开放中加速融入世界。 2.2001年12月,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全面地融入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 3.近年来,世界各种力量重新组合,逐步形成了多个政治经济中心,国际政治格局正朝着多极化的方向发展。中国是世界格局中的重要力量。 4.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我国积极倡导建立和平、稳定、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在国际上树立起了一个负责任大国的形象,对世界作出了越。</p><p>10、第九章 走向世界的中国 一、选择题1.关于我国基本国情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国土辽阔,区域差异大 B自然环境多种多样,各种资源分布比较均匀C、人口众多,人均资源充足 D、气候复杂多样,自然灾难较少2.要实现区域内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做到 ( )A、充分利用有利的地理条件,对不利的地理条件不作考虑B、加强区域之间的联系,发挥各自的优势,分工协作,互惠互利C、坚持以促进地区经济发展为主要目标,不考虑生态环境问题D、严格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提高人均国民生产总值3.我国东北平原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主要原因是。</p><p>11、八年级历史下册教学设计 授课人:周映第9课 新中国走向世界舞台 【内容标准】讲述我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和中美建交等史实。 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能说出我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时间、过程和意义。2.能说出“乒乓外交”、尼克松访华和中美联合公报的发表、中美建交公报的发表等中美关系正常化过程中的重大事件,初步分析中美建交的重要影响。3.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探索、感悟历史的能力,培养学生归纳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过程与方法1、展示相关视频资料、图片,让学生根据资料提取有效信息进行分析、理解。</p><p>12、第 9 课 新中国走向世界舞台,一、重返联合国,二、“小球转动大球”,三、“我们的朋友遍天下”,新中国走向世界舞台,讲一讲,联合国知多少?,1945年10月24日,联合国正式成立, 总部设在美国纽约。 中、美、苏、英、法为五大常任理事国。,宗旨: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制止侵略行为、促进国际合作等。,联合国大厦,联合国标志,中国是联合国的创始国之一,为什么新中国却被拒于联合国门之外,想一想,一、重返联合国,时间: 意义:,1971年10月,第26届联合国大会,恢复合法席位,成为安理会五个常任理事国之一,提高国际地位,增强国际影响,维护世界和。</p><p>13、第4课把握时代坐标,中国走向世界,知识整理,知识概览,1.改革的过程,也是不断开放的过程。中国从吸引外国的资金、技术、管理和人才,发展到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参与国际竞争。中国在开放中加速融入世界。2.2001年12月。</p><p>14、第四课把握时代坐标 第1站中国走向世界 说一说 加入世贸易有什么意义 北京时间2001年12月17日晚22 40左右 世贸中国工作组签定协议 正式通过中国入世议定书及附件和中国工作组报告书 中国长达15年的马拉松式入世谈判。</p><p>15、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1.新中国的外交政策,(独立自主),“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政策的原则,为保障本国独立、自由和领土主权的完整,拥护国际的持久和平和各国人民间友好合作,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政策。”共同纲领,“本政府为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的唯一合法政府。凡愿遵守平等、互利及互相尊重领土主权等项原则的任何外国政府,本政府均愿与之建立外交关系。”毛泽东在开国大典上的讲话旧中国由于晚清政府。</p><p>16、第四课把握时代坐标 第1站中国走向世界 说一说 加入世贸有什么意义 北京时间2001年12月17日晚22 40左右 世贸中国工作组签定协议 正式通过中国入世议定书及附件和中国工作组报告书 中国长达15年的马拉松式入世谈判宣。</p><p>17、第22课中国走向世界 一 卓有成效的外交 新中国建立之初 我们国家实行的是 一边倒 的外交策略 后来 我国确立了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 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这标志着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 在这项原则的带领下 中华人民共和。</p><p>18、第22课 中国走向世界 一 选择 1 20世纪70年代 标志中美两国关系正常化的事件是 A 基辛格秘密访问中国 B 美国乒乓球代表团正式访问中国 C 尼克松访问中国 双方签署 中美联合公报 D 毛泽东会见尼克松 2 中国和美国正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