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与巩固
第一单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与巩固 第1课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一、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协商建国 (一)背景。第1课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学习目标】 1、 知道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的时间、内容。2、认识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西藏和平解放。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与巩固Tag内容描述:<p>1、模块二中国现代史主题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1.1949年9月召开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主要任务是什么?会议通过了什么文件?起到了什么作用?2.标志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事件是什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有何意义?3.西藏是何时通过什么方式实现解放的?有何意义?4.中国为什么要进行抗美援朝战争?5.抗美援朝战争期间涌现出哪些英雄人物?请举出他们的事迹。6.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什么时候进行土地改革的?目的是什么?7.土地改革的结果和意义是什么?参考答案:1.讨论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问题。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p><p>2、课时训练(十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一、单项选择题1.2018河南 1949年9月,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上,与会代表认为:我们有一个共同的感觉,我们的工作将写在人类的历史上。这里的“工作”是指()A.创建新中国B.实现祖国统一C.进行土地改革D.恢复国民经济2.2018沈阳 1949年10月1日下午3时,首都30万军民齐集天安门广场,毛泽东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接着,受检阅部队以海军的两个排为前导,步兵师、炮兵师、战车师、骑兵师依次通过主席台,空军14架飞机在会场上空飞行受阅。与上述材料相关的史实是()A.开国大典。</p><p>3、第1单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陶营一初中 孙俊鹏,中国现代史分为4个阶段,第一阶段:,1949,1956,为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 (全国领土的基本解放和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第二阶段:,1956,1966,为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十年(社会主义在探索中前进的十年 ),第三阶段:,1966.5,1976 .10,为“文化大革命”的十年,第四阶段:,1978年至今,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1976-1978徘徊的两年1978年以来为改革开放的新时期),“中国人民站起来了”,西柏坡:七届二中全会会场,一、引领乾坤七届二中全会,七届二中全会部分内容: 从现在。</p><p>4、课时训练(十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与巩固、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建议时间:2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12018河南 1949年9月,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与会代表认为:我们有一个共同的感觉,我们的工作将写在人类的历史上。这里的“工作”是指()A创建新中国B实现祖国统一C进行土地改革D恢复国民经济22018临沂下图中的纪念馆坐落在朝鲜平壤,馆内展出了中国人民志愿军作战的有关图片和实物资料,介绍了志愿军官兵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图中的“祖国解放战争”在中国被称为()A人民解放战争B抗美援朝战争C朝鲜解放战争D朝鲜统一。</p><p>5、2018-2019学年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一单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与巩固 第2课 抗美援朝导学案1岳麓版一、学习目标1、了解抗美援朝原因、目的、经过、意义。 2、战斗英雄。学习重难点重点:抗美援朝的起止时间、军队名称、指挥者、结果;战斗英雄。难点:1.抗美援朝的原因;2.战斗英雄事迹。二、自主学习抗美援朝保家卫国朝鲜战争爆发1 年 月 日,朝鲜内战爆发。2 发动侵朝战争,使中国安全受到严重威胁。 3 年10月,以 为司令员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4、目的: ,著名的战役: 。5英雄人物: 和 。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6 年 月, 的签。</p><p>6、2018-2019学年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一单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与巩固 第2课 抗美援朝导学案2岳麓版【课程标准】讲述黄继光、邱少云等英雄事迹,体会志愿军战士的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教学目标基础知识了 解中国政府派志愿军出兵朝鲜的原因掌 握黄继光、邱少云的英雄事迹和中朝人民反侵略战争的胜利能力训练过程方法阅读资料获取信息有效利用课本插图和历史地图册第6页的图片,了解抗美援朝战争的大致过程,理解抗美援朝的必要性和历史意义讨论探索志愿军出兵朝鲜的原因,他们“最可爱”之处情感态度价 值 观学习英雄热爱祖国志愿军。</p><p>7、第2课抗美援朝课后作业1.如果看到“平江起义”、“百团大战”、“抗美援朝”、“共和国元帅”的解说词,那么介绍的历史人物应是( )A.毛泽东B.刘少奇 C.贺龙 D.彭德怀 2.“在那千钧一发的时刻/你的胸膛是一道胜利的高墙/敌人的罪恶的枪口被堵住了/你生命的火花像长虹一样闪耀”这首名为永恒的诗,是写给谁的( )A.邱少云B.黄继光 C.董存瑞 D.刘胡兰 3.美国出兵朝鲜所打的旗号是( )A.多国部队 B.联合国军 C.美国军队 D.美英盟军4.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的原因是( )抗美援朝是一场反侵略的正义战争党的英明决策和正确指挥全国人民的大力支。</p><p>8、土地改革与国民经济的恢复教学模式介绍:“传递-接受”教学模式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主要通过口授、板书、演示,学生则主要通过耳听、眼看、手记来完成知识与技能的传授和学习,从而达到教学目标要求的一种教学模式。该模式以传授系统知识、培养基本技能为目标。其着眼点在于充分挖掘人的记忆力、推理能力与间接经验在掌握知识方面的作用,使学生比较快速有效地掌握更多的信息量。该模式强调教师的指导作用,认为知识是教师到学生的一种单向传递的作用,非常注重教师的权威性。“传递-接受”教学的课程环节:复习旧课激发学习动机讲授新知。</p><p>9、抗美援朝教学模式介绍:“传递-接受”教学模式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主要通过口授、板书、演示,学生则主要通过耳听、眼看、手记来完成知识与技能的传授和学习,从而达到教学目标要求的一种教学模式。该模式以传授系统知识、培养基本技能为目标。其着眼点在于充分挖掘人的记忆力、推理能力与间接经验在掌握知识方面的作用,使学生比较快速有效地掌握更多的信息量。该模式强调教师的指导作用,认为知识是教师到学生的一种单向传递的作用,非常注重教师的权威性。“传递-接受”教学的课程环节:复习旧课激发学习动机讲授新知识巩固应用检查评。</p><p>10、第3课土地改革课后作业1.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下列事件中,既巩固了政权,又促进了经济发展,为国家工业化创造了条件的是()A和平解放西藏 B土地改革C抗美援朝 D制定宪法2.新中国成立前,下列关于我国土地制度的说法不正确是()A土地制度极不合理B只有老解放区进行了土地改革C占农村人口极少数的地主和富农占有绝大部分土地D占农村人口绝大部分的农民占有大量土地3.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下列事件()西藏的和平解放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土地改革的完成;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结束A. B. C. D.4.我国建。</p><p>11、专题八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与巩固一考点展示1讲述开国大典的史实;2认识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3简述西藏和平解放的基本史实;4讲述黄继光、邱少云等英雄事迹,体会志愿军战士的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5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理解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意义;本单元在中考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题型涉及选择题、读图题、材料分析题、综合问答题等。本单元在中考中考查的热点为新中国成立、抗美援朝和土地改革。专题八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与巩固知识网络。</p><p>12、素养全练1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一、选择题1.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已经取得了基本的胜利,进入了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的历史事件是()A.抗日战争的胜利B.解放战争的胜利C.新中国的成立D.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答案:C解析: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隆重举行,标志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新中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使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人民成了国家主人。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已经取得了基本的胜利。2.下表是新中国成立时期极具代表性。</p><p>13、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与巩固专项练习1. 某导演拍摄一部反映1949年共和国诞生的纪录片,其中标志“中国历史进入新世纪”的画面是( )A. 淮海战役 B. 渡江战役 C. 开国大典 D. 三大改造2. 春联能反映历史的变迁。下列春联能反映新中国成立的是( )A. 斧头开辟新世界,镰刀割断旧乾坤 B. 万里河山归人民,五亿群众庆新生C. 食堂巧煮千家饭,公社饱暖万人心D. 过年储米十余担,压岁存款上千元3. 学习历史需要正确认识史实与结论之间的关系。下列史实与结论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A. 日本实行大化改新使日本奴隶主贵族势力增强B. 清朝推行闭关。</p><p>14、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教学模式介绍:多元史观教学是近几年高考命题形式。它已经不再拘泥于教材本身,而是更加注重考察学生的综合素质及能力,注重多元历史观的运用。多元历史观要求我们从不同的视角去看待、分析历史,对同一历史人物或历史事件,我们可以通过更多角度去全面分析,得出更为客观的评价。加强探索如何选取史料,渗透多元史观,从多元史观的视角中统领和理解教材,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将“史观”应用于教学实践。多元史观教学的课程环节:激趣导学讲授新课分析重点多元史观总结讨论设计思路说明:根据教材的编排需求把本课内容分成。</p><p>15、模块三 中国现代史,第一单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第一部分 教材知识梳理,1949年 9月 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1949年10月1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950年 10月,1950年6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颁布,1952年底 土地改革基本完成,1953年7月 签订朝鲜停战协定,1950年 冬 土地改革开始,1951年,巩固,西藏和平解放,土地改革,抗美援朝,主题概括,总体特征: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新民主主义革命 在全国范围内取得胜利,新生的人民政权逐渐巩 固。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开国大典 四大人物:毛泽东、彭德怀、黄继光、邱少云 巩固政。</p><p>16、第一部分 系统复习 成绩基石,模块二 中国现代史,主题 7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考点梳理过关,考点1 新中国的成立 2012年考查,关联拓展1.新中国成立的原因,2新中国成立后,面临着怎样严峻的形势?,易错提示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胜利,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结束。但是,新民主主义革命任务并未彻底完成,中国尚未进入社会主义社会。,考点2 人民政权的巩固,1西藏和平解放,关联拓展西藏和平解放的原因 (1)充分的军事行动与真诚的和谈手段相结合。(2)和平解放西藏,符合西藏人民的根本利益,得到当地各族人民的支持和。</p><p>17、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内容综述 】,本单元叙述的是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到抗美援朝的历史,时间从1949年9月到1953年7月,主要介绍新中国的成立、西藏和平解放、抗美援朝、土地改革等内容。 本单元是中国现代史的起始部分,也是中国历史发展长河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新中国的成立和巩固新政权的措施,为中国社会主义的建设和发展奠定了政治、经济基础。,【聚 焦 考 点】,【备考建议】 本考点的考查常以选择题和材料题为主。复习的重点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的成立、西藏和平解放、抗美援朝。</p><p>18、第三单元中国现代史(1949年至今)主题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与巩固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1.(2018河南,9)1949年9月,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上,与会代表认为:我们有一个共同的感觉,我们的工作将写在人类的历史上。这里的“工作”是指()A.创建新中国B.实现祖国统一C.进行土地改革D.恢复国民经济2.(2018内蒙古呼和浩特,9)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下列哪一项不属于会议的内容()A.宣告中央人民政府成立B.制定并通过“共同纲领”C.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D.将北平改名为北京3.(2018江苏南京,12)下侧邮票。</p><p>19、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内容综述 】,本单元叙述的是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到抗美援朝的历史,时间从1949年9月到1953年7月,主要介绍新中国的成立、西藏和平解放、抗美援朝、土地改革等内容。 本单元是中国现代史的起始部分,也是中国历史发展长河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新中国的成立和巩固新政权的措施,为中国社会主义的建设和发展奠定了政治、经济基础。,【聚 焦 考 点】,【备考建议】 本考点的考查常以选择题和材料题为主。复习的重点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的成立、西藏和平解放、抗美援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