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人人文库网! | 帮助中心 人人文档renrendoc.com美如初恋!
人人文库网

中华文明的辉煌与危机

第3讲 中华文明的辉煌与危机——明清(1840年前)。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这就是六科制度。六科还可以参与。六科制度 (  )。第3讲 明清时期的思想与科技文化。而明末一些儒家学者则认为。第1讲 明清时期君主专制的强化。一 明清时期的思想。第2讲 明清时期经济的辉煌与迟滞。

中华文明的辉煌与危机Tag内容描述:<p>1、第3讲 中华文明的辉煌与危机明清(1840年前)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明朝洪武二十四年,设都给事中六人,分吏、户、礼、工、刑、兵六科,每科一人,这就是六科制度。六科官职品级虽低,然职权很高。六科还可以参与“廷议”“廷推”,参与朝廷大政方针的制定,并监督其执行。由此可见,六科制度 ()A奠定内阁制度的基础B是对三省六部制的丰富发展C发挥了改善朝政作用D成为废除丞相官职的导火线解析:六科制度和内阁制没有关联,故A项错误;和唐代三省六部制也没有必然联系,故B项错误;丞相制度废除的导火线是胡惟庸案。</p><p>2、第3讲 中华文明的辉煌与危机明清(1840年前)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明朝洪武二十四年,设都给事中六人,分吏、户、礼、工、刑、兵六科,每科一人,这就是六科制度。六科官职品级虽低,然职权很高。六科还可以参与“廷议”“廷推”,参与朝廷大政方针的制定,并监督其执行。由此可见,六科制度 ()A奠定内阁制度的基础B是对三省六部制的丰富发展C发挥了改善朝政作用D成为废除丞相官职的导火线解析:六科制度和内阁制没有关联,故A项错误;和唐代三省六部制也没有必然联系,故B项错误;丞相制度废除的导火线是胡惟庸案。</p><p>3、第3讲明清时期的思想与科技文化课后作业一、选择题1(2019广东六校联考)在价值层面上,理学家否定现实社会中个人的生命、情感、欲望等世俗价值,而明末一些儒家学者则认为“财之与势,固英雄之所必资,而大圣人之所必用”,是“吾人禀赋之自然”。这说明()A经济发展导致思想变化B世俗化是明末儒学主流C理学认为人性违背天理D明末市民文学得到发展答案A解析材料“财之与势,固英雄之所必资,而大圣人之所必用”,是“吾人禀赋之自然”,反映了在明末商品经济发展的背景下市民阶层的基本认识,故选A项;B项与材料内容不符,排除;C项以偏概全。</p><p>4、第五单元 古代中华文明的辉煌与危机明清(13681840年前)第1讲明清时期君主专制的强化主干梳理 巧点妙拨一 明朝废丞相设内阁二 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1议政王大臣会议:由满洲贵族组成,是清初的最高权力机构,军国机要由其定夺,使皇权受到很大限制。4密折制(人民版)(1)增添皇权的神秘感。(2)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提高了中央集权政府的行政效率。三 明清时期中央集权的进一步加强1明代:废行省,设三司。2清代对边疆地区的管理(人民版)(1)设理藩院(地位与六部相同),主管边疆民族事务。(2)确立金瓶掣签制度,同时确立驻藏大臣制度,加强了。</p><p>5、第3讲明清时期的思想与科技文化主干梳理 巧点妙拨一 明清时期的思想1阳明心学(1)形成背景明中期后,阶级矛盾尖锐,封建专制统治陷入危机。王阳明认为只有通过整治人心,才能挽救统治。(2)思想主张认为“灵明就是天理,就是本心,就是良知”。提出“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学以至圣的修养关键,在于“致良知”。强调“知行合一”。(3)影响:对中国社会政治、文化教育以及伦理道德产生深远的影响。2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二 明清时期的科技文化1科技(1)本草纲目:明朝中医药学家李时珍编写。系统地总结了中国16世纪以前的药物学。</p><p>6、第2讲明清时期经济的辉煌与迟滞主干梳理 巧点妙拨一 经济的发展2手工业(1)生产规模:明代中叶以后,民营手工业超过官营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3商业(1)货币经济:随着商品流通领域的扩大,社会上大量使用白银,商业资本日趋活跃。(2)农产品商品化:农产品大量进入市场,棉花、茶叶、甘蔗等经济作物被大量种植。(3)区域间的长途贩运贸易发展较快。4一条鞭法图解历史 古代手工业问题探究1 明清时期白银成为主要流通货币的原因有哪些?提示:商品经济的发展;新航路开辟后,大量的白银流入中国;张居正改革。轻巧识记 古代商业发展的变化构图。</p><p>7、第五单元 古代中华文明的辉煌与危机明清(13681840年前)知识纵横贯通一 明清时期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加强的影响1积极影响(1)政治上:有利于民族融合,抵御外来侵略,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与巩固。(2)经济上:有利于有效地组织人力、物力从事大规模的经济活动,为封建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条件,也为中华文明长期领先于世界奠定了基础。(3)思想文化上:有利于各地区、各民族间经济文化的交流,推动了先进技术文化在较广阔的范围内传播。2消极影响(1)政治上:以强化君主专制为核心,形成了长期的人治传统,民主政治无从发展,极易。</p><p>8、第3讲明清时期的思想与科技文化课后作业一、选择题1(2019广东六校联考)在价值层面上,理学家否定现实社会中个人的生命、情感、欲望等世俗价值,而明末一些儒家学者则认为“财之与势,固英雄之所必资,而大圣人之所必用”,是“吾人禀赋之自然”。这说明()A经济发展导致思想变化B世俗化是明末儒学主流C理学认为人性违背天理D明末市民文学得到发展答案A解析材料“财之与势,固英雄之所必资,而大圣人之所必用”,是“吾人禀赋之自然”,反映了在明末商品经济发展的背景下市民阶层的基本认识,故选A项;B项与材料内容不符,排除;C项以偏概全。</p><p>9、第2讲明清时期经济的辉煌与迟滞主干梳理 巧点妙拨一 经济的发展2手工业(1)生产规模:明代中叶以后,民营手工业超过官营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3商业(1)货币经济:随着商品流通领域的扩大,社会上大量使用白银,商业资本日趋活跃。(2)农产品商品化:农产品大量进入市场,棉花、茶叶、甘蔗等经济作物被大量种植。(3)区域间的长途贩运贸易发展较快。4一条鞭法图解历史 古代手工业问题探究1 明清时期白银成为主要流通货币的原因有哪些?提示:商品经济的发展;新航路开辟后,大量的白银流入中国;张居正改革。轻巧识记 古代商业发展的变化构图。</p><p>10、第3讲明清时期的思想与科技文化主干梳理 巧点妙拨一 明清时期的思想1阳明心学(1)形成背景明中期后,阶级矛盾尖锐,封建专制统治陷入危机。王阳明认为只有通过整治人心,才能挽救统治。(2)思想主张认为“灵明就是天理,就是本心,就是良知”。提出“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学以至圣的修养关键,在于“致良知”。强调“知行合一”。(3)影响:对中国社会政治、文化教育以及伦理道德产生深远的影响。2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二 明清时期的科技文化1科技(1)本草纲目:明朝中医药学家李时珍编写。系统地总结了中国16世纪以前的药物学。</p>
【中华文明的辉煌与危机】相关DOC文档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网站客服QQ:2881952447     

copyright@ 2020-2025  renrendoc.com 人人文库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400-852-1180

备案号:蜀ICP备2022000484号-2       经营许可证: 川B2-20220663       公网安备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4831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