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总复习二积累与运用专题
专题训练(九) 名著阅读。 篆书分大篆、小篆。 篆书分大篆、小篆。篆字的第二个特点是笔画有转无折。是我国自。专题四 词语理解与运用(包括成语)。专题四 词语理解与运用(包括成语)。不能理解为。[不知所云] 不知说的是什么。听者没有理解。听者没有理解。专题二 名著阅读——《伊索寓言》(10年1考)。
中考语文总复习二积累与运用专题Tag内容描述:<p>1、专题复习六 语言积累与运用(课时2)习题11(2017泰安中考)古诗词中有许多描写早春景色的句子,你知道有哪些?请写出三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2016泰安中考)古诗词中有许多含有“云”字的句。</p><p>2、专题三识字与写字应考必备书法的五大书体特征1.篆书篆书分大篆、小篆。大篆是秦代以前通用的一种字体,而小篆是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秦代通用的标准的字体。象形是篆字的第一特点;篆字的第二个特点是笔画有转无折,一切转弯的笔画都成圆转;篆字的第三个特点,即圆笔中锋,笔画的起笔和收笔都呈圆形。2.隶书又称“隶文”“隶字”,是我国自有文字以来的第二书体。其典型笔法是有波势,用挑法,即平常所说的“蚕头凤尾”。3.楷书也称“正书”“真书”,是从汉末和魏晋时起直至今,是我国现代的书体,是第三大书体。楷书有三大特征:第一,笔画平正,结构整。</p><p>3、专题四词语理解与运用(包括成语)应考必备考点1 成语运用中考易混易错成语分类汇总容易望文生义的成语曾几何时 指时间没过多久。不能理解为“不知什么时候”。不以为然 不认为是对的,表示不同意(多含轻视之意)。不能理解为“不放在心上或不屑一顾”。不知所云 不知说的是什么,指语言混乱或空洞,它指的是说话人。易误解为“听者没有理解”。不忍卒读 形容文章悲惨动人,重在悲。不能理解为“文章的好或坏”。目无全牛 指人的技艺高超,得心应手。不能理解为“缺少整体性、系统性”。感同身受 原指感激的心情如同亲身蒙受恩惠一样。现常被用于。</p><p>4、专题四词语理解与运用(包括成语)应考必备考点1 成语运用中考易混易错成语分类汇总容易望文生义的成语曾几何时 指时间没过多久。不能理解为“不知什么时候”。不以为然 不认为是对的,表示不同意(多含轻视之意)。不能理解为“不放在心上或不屑一顾”。不知所云 不知说的是什么,指语言混乱或空洞,它指的是说话人。易误解为“听者没有理解”。不忍卒读 形容文章悲惨动人,重在悲。不能理解为“文章的好或坏”。目无全牛 指人的技艺高超,得心应手。不能理解为“缺少整体性、系统性”。感同身受 原指感激的心情如同亲身蒙受恩惠一样。现常被用于。</p><p>5、专题三识字与写字应考必备书法的五大书体特征1.篆书篆书分大篆、小篆。大篆是秦代以前通用的一种字体,而小篆是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秦代通用的标准的字体。象形是篆字的第一特点;篆字的第二个特点是笔画有转无折,一切转弯的笔画都成圆转;篆字的第三个特点,即圆笔中锋,笔画的起笔和收笔都呈圆形。2.隶书又称“隶文”“隶字”,是我国自有文字以来的第二书体。其典型笔法是有波势,用挑法,即平常所说的“蚕头凤尾”。3.楷书也称“正书”“真书”,是从汉末和魏晋时起直至今,是我国现代的书体,是第三大书体。楷书有三大特征:第一,笔画平正,结构整。</p><p>6、专题五 病句的辨析与修改,1. 2018天津 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2分) A.各级医院先后采用了互联网挂号、电话预约等办法,改善医疗服务水平。 B.作为年轻一代,我们要担负起发扬、继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 C.随着新媒体发展和信息化提速,使人们的阅读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D.天津是中国近代工业的发祥地,在我国制造业发展史上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答案】D,【解析】A项,搭配不当,把“改善”改为“提高”;B项,语序不合理,把“发扬”和“继承”调换位置;C项,缺少主语,把“随着”或“使”去掉。,2. 2018达州 下列没有语病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