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版地理第
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洋流对全球热量输送、沿岸气候、渔场分布。[学习目标] 1.了解寒潮的概念及寒潮发生的原因。一、寒潮及其发生的原因。第1课时 全球气候变化。学习目标 了解不同时期地球气候的特点。考查点 全球气候变化。考点一 全球气候变暖。过去的100多年中气温明显________。考点一 地球的内部圈层(如图)。
中图版地理第Tag内容描述:<p>1、课题:必修模块 第二章 第二节 水的运动(第二学时)所需课时:一课时课标解读:阅读世界洋流分布图,归纳其分布规律,说明洋流对全球热量输送、沿岸气候、渔场分布、海洋污染及交通等方面的影响。学生情况分析:已学过的知识:全球的气压带、风带的分布;世界海陆的分布;气旋与反气旋;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未学过的知识: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洋流对全球热量输送、沿岸气候、渔场分布、海洋污染及交通等方面的影响。教材分析:1、本章课标要求:掌握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 了解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2、本章在模块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地球表。</p><p>2、第二章宇宙中的地球(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2018浙江三钉教育选考模拟)2017年4月,美国哈佛-史密松天体物理中心发现了一颗距离太阳约39光年的“超级地球”(行星LHS 1140b),该行星与主星(LHS 1140)的距离、岩石构成以及存在液态水的可能性,使其成为目前寻找外星生命的最佳选择。据此完成第12题。1.从天体类型上判断,主星(LHS 1140)属于()A.恒星B.行星C.星云D.彗星2.称“超级地球”是“目前寻找外星生命的最佳选择”,主要的依据是该行星()。</p><p>3、第十一章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本节复习脉络:考点一| 全球定位系统(GPS)和遥感技术(RS)(对应学生用书第187页)识记基础梳理1全球定位系统(GPS)(1)概念:是利用卫星网络来获得地面某点经纬度和高程的系统。(2)组成(3)全球定位系统的应用技术特点:全天候、高精度和自动测量。主要功能:定位和导航。应用领域:军事、测量、交通、救援、农业及娱乐等。2遥感技术(RS)(1)概念:“遥远的感知”,是利用一定的技术设备和系统,在远离被测目标的位置上对被测目标的电磁波特征进行测量、记录和分析的技术。(2)分类:近地面遥感、航空遥感和航天遥感。。</p><p>4、第三节寒潮学习目标1.了解寒潮的概念及寒潮发生的原因。2.理解寒潮的危害和防治措施。一、寒潮及其发生的原因1.概念冬半年强冷空气入侵造成的剧烈降温现象,并伴有大风、冻害、雨雪等天气。2.标准中国气象局规定,当冷空气过境后,凡气温在24小时内下降10以上,并且在这一天内,最低气温又在5以下即为寒潮。但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南北气候差异很大,因此各地寒潮标准不一样。3.成因冬半年强冷气团从高纬地区向低纬地区移动形成。二、寒潮的危害和防治措施1.多发季节:我国寒潮多发生在冬春两季。2.危害天气现象危害急剧降温农作物遭受霜冻。</p><p>5、第1课时全球气候变化学习目标了解不同时期地球气候的特点。全球气候变化1特点:__________相互交替。2阶段划分基础达标练考查点全球气候变化1下列事实能证明地球气候变化的是()南极洲发现煤层非洲赤道附近有古冰川分布的痕迹银杏、水杉被称为“活化石”北美五大湖湖盆是冰蚀作用形成的ABCD2据历史资料记载,距今3000多年前,黄河流域有象、水牛和竹等。据此推断,当时气候状况可能是()A气温比现在低,降水比现在多B气温比现在高,降水比现在少C气温比现在低,降水比现以少D气温比现在高,降水比现在多读“全球气候的长期演变图”,完成34。</p><p>6、第四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第20讲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走进高考 第一关:考点关,考 点 回 归,考点一 全球气候变暖,1表现:过去的100多年中气温明显________。,上升,2主要原因,人类大量_______________,向大气中排放了大量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和毁林。,燃烧矿物燃料,3影响,(1)直接后果:冰川________和海水受热膨胀,导致海平面________。 (2)间接后果 加剧风暴潮和________,造成城镇________系统失效,海水倒灌, 导致土地和农田________ ________和拉尼娜等气候异常现象 也与全球变暖有一定关系,融化,上升,洪涝灾害,排污,。</p><p>7、第4讲 地球的圈层结构,走进高考 第一关:考点关,考 点 回 归,考点一 地球的内部圈层(如图),1划分依据:地震波在地下不同深度________的变化。图中A表示________,B表示________,确定两个界面(C为________,D为________)。,传播速度,横波,纵波,莫霍面,古登堡面,2圈层划分 (1)地核(HG):由________和________组成。 (2)________(E):E上部存在________层。 (3)地壳(C以上):由________组成,厚度不均。,铁,镍,地幔,软流,岩石,考点二 地球的外部圈层,(1)范围:下限为地球________表面,上限约在高空________千米处。,海陆,20003000,(2)低层。</p><p>8、第六章城市的空间结构与城市化1.城市的空间结构及其形成原因。2.不同规模城市服务功能的差异。(一)城市的空间结构读城市功能区类型及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1)城市土地利用类型。一般分为商业用地、工业用地、政府机关用地、住宅用地、休憩及绿化用地、交通用地和农业用地等不同类型。(2)城市空间结构。概念:也称地域结构,指构成城市的各要素在空间上的位置及其组合状况。特点:各功能区之间并无明确的界线,各种功能区以某种功能为主,可能兼有其他功能。(3)主要类型及其分布。类型分布A商业区多位于市中心、交通干线两侧或街角路口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