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版七年级上册地理
气温和降水是气候的两个基本因素。我国冬季气温分布的特点。我国冬季气温最低的地区。4、我国冬季(1月份)的气温。中图版七年级上册地理 3.2 气温和降水 同步测试 姓名。中图版七年级上册地理 3.2气温和降水 练习题。中图版七年级上册地理 3.3天气和气候 练习题。错误的是( ) A.我国冬季南北温差大。
中图版七年级上册地理Tag内容描述:<p>1、第二章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我国陆地面积 960万平方千米 南北跨越纬度近 50度,相距 5500千米 东 西跨越经度 60多度,相距 5000千米 海岸线长 2万千米,陆界线长 18000多千米 有 14个邻国和 9个隔海相望的国家 有 36个省级行政单位 A. B. C. D. 2我国面积最大的岛屿是 A台湾岛 B崇明岛 C海南岛 D香港岛 3我国的省级行政单位包括 A24 个省、5 个自治区、 3 个直辖市和 2 个特别行政区 B22 个省、6 个自治区、 3 个直辖市和 2 个特别行政区 C25 个省、6 个自治区、 4 个直辖市和 2 个特别行政区 D23 个省、5 个自治区、 4 个。</p><p>2、第二节 众多的人口 学习目标 1、了解中国的人口数量、人口增 长原因和我国的人口问题。 2、掌握我国的人口政策和人口分 布特点。 自学指导: 阅读课本41-47页,试着解决下列问题 1、我国的人口数量是 。人口数量世界第 ,约占世界人口总数的 %。 2、我国人口快速增长的原因是什么? 3、我国的人口过多,带来的问题有哪些? 4、我国的人口政策的基本内容是: 、基本 国策是 ,取得的成绩有: 。 5、人口密度如何计算? 6、我国的人口分布有什么特点? 7、我国人口数量分布的地理界线是 。 二、我国人口快速增长的原因是什么? 建国初期我国。</p><p>3、多 变 的 天 气,武汉二中广雅中学 孙倩,天气与气候,你能描述一下今天的天气情况吗?,说说看,表格传达了哪些有关天气的内容? 你能说说天气的概念吗?,探讨:什么是天气?,天 气 概 念,天气的概念:一个地方短时间内的大气状况,它是时刻在变化的。 可以用阴晴、风雨、冷热等来描述。,望湖楼醉书 苏轼 黑云翻墨未遮山 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 望湖楼上水如天,这首诗描述了什么天气过程? 你还知道哪些描述天气的诗句?,以下词语哪些是描述天气的?,电闪雷鸣 四季如春 烈日当空 全年干热 狂风暴雨 雨后初晴 阴转多云 大雾弥漫,天气与。</p><p>4、3.31 天气和气候,降水概念:从大气中降落到地面的( )的水 降水的时间分布规律:( ) 降水的空间分布规律:( ) 中国年降水量:最多:( ) 最少:( ) 干湿区的划分依据:( )与( )的对比关系 我国四类干湿区: ( ) 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的分界线是( )毫米等降水量线。大致沿( )( )一青藏高原东南边缘一线分布,并与0等温线相重合。,气温和降水,第三章 复杂多样 的自然环境,七年级上册,中国的地势与地形,中国的河流与湖泊,天气和气候,一、单元导入,明确目标,气温和降水,一、单元导入,明确目标,学习目标 1、掌握天气与气候的概念,会区分“天气”与。</p><p>5、第2节 气温和降水一选择题1甲、乙、丙、丁四位同学根据某地2015年的气温资料,分别绘制了一副气温年变化曲线图,请判断下列哪位同学选用的数据是正确的()A甲选用的是每月15日的最高气温B乙选用的是每月最高气温C丙选用的是每月平均气温D丁选用的是每月的最低气温2下面这种图称为()A各月降水量柱状图B等温线图C等高线图D等降水量线图3通常用下列哪种图来表示一个地方一年内降水的季节变化()A等降水量线图B世界气候分布图C降水柱状图D气温年变化图4下面的降水量柱状图表示珠海、武汉、北京和哈尔滨四个城市的降水量,其中表示珠海降水。</p><p>6、3.32 天气和气候,1.天气指一个地方短时间内大气的变化状况,如风雨、阴晴、冷热等。 2.气候指一个地区多年的平均天气状况。气温和降水是气候的两个基本因素。 3.卫星云图上,绿色或棕色部分表示陆地,蓝色表示海洋,白色部分表示云团。 4.空气质量的影响因素: (1)自然因素:风、雨等 (2)人为因素:污染物的排放(废气,尾气等) 5.改善空气质量的方法:控制污染物的排放,扩大城市绿化,增加水域面积,实施生态修复,气温和降水,第三章 复杂多样 的自然环境,七年级上册,中国的地势与地形,中国的河流与湖泊,天气和气候,一、单元导入,。</p><p>7、课前提问:,1.说出天气与气候的区别? 2.判断风向?,第三节 气候多样 季风显著,知识目标:1.通过阅读等温线、等降水量线分布图,了解我国冬、夏气温分布特点以及降水分布特点初步学会分析气温和降水特点的形成原因。 2.了解我国温度带及干湿地区的划分依据及划分地区等,使学生进一步明确我国地理环境的巨大差异性。 3.了解我国的气候特征。使学生明确气候也是一种资源,而且是我国非常丰富的自然资源,但同时我国也是灾害性天气频发的国家。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判读、分析等值线分布图的技能,培养学生分析气候特征的技能。 情感态度价值。</p><p>8、气温和降水,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 1.气温由低纬向高纬逐渐降低 2.同纬度地区,夏季陆地气温高于海洋,冬季相反 3.在山区,随着海拔的升高气温逐渐降低,纬度位置越高,等温线标注的度数越低;离冬季风源地越近,等温线度数越低;海拔越高,气温越低。,我国冬季气温分布的特点: 气温自南向北逐渐降低,南北温差大,我国冬季气温最低的地区: 冬季气温最高的地区:,漠河,海口,1月00C等温线大致经过:秦岭淮河青藏高原东南边缘,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是我国夏季气温最低区域。,较小,较大,较长,较短,我国夏季气温分布特点: 夏季,除青藏。</p><p>9、3.2 -2气温和降水,1、气温是指大气的( )程度,单位是,测定方法用温度计。 2、一般来说,在一天当中,陆地气温最高值出现在( ),最低值出现在( )。 3、在一年中,北半球陆地月平均最高气温出现在( ),月平均最低气温出现在( )。南半球相反。海洋推迟一个月。,一、复习导入,明确目标,4、我国冬季(1月份)的气温:自南向北 ( ),南北( )很大。1月份0等温线大致沿( )一线分布。我国冬季最冷的地方是黑龙江( ),最热的地方在( ) 5.我国夏季(7月份)的气温:( ),南北温差( ),青藏高原较低温(地形影响)。夏季最。</p><p>10、3.1-2中国的地势和地形,气温和降水,第三章 复杂多样 的自然环境,七年级上册,中国的地势与地形,中国的河流与湖泊,一、单元导入,明确目标,天气和气候,【学习目标】 1. 识记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和三大丘陵的名称和特点。 2. 运用中国地形略图找出我国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和三大丘陵的分布。 3. 通过对祖国壮丽河山的了解,培养爱国主义情感。 重点: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三大丘陵 难点:高原、盆地、平原、丘陵的位置,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青藏高原,云贵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1.青藏高原:,我国第一大高。</p><p>11、第2节 地图一选择题1关于比例尺的表示方式,以下方式不正确的是()A数字式B线段式C文字式D坐标式2比例尺1:2000是下列中的哪种表达方式()A数字式B文字式C线段式3在一幅地图上,量得甲地到乙地的直线距离为7.2厘米,两地间实地距离为144千米,该图的比例尺是()A1:20000B1:200000C1:2000000D1:200000004在1:50000000的地图上,两点间的距离是10cm,则两地的实地距离是()A500千米B2500千米C5000千米D50000千米5如图四幅地图图幅相同,则比例尺最大的是()A BC D6绘制图幅相等的四幅地图,所选比例尺最小的是()A学校平面图B旌。</p><p>12、第1节 中国的地势与地形一选择题1东北三省的地形主要有()A盆地和高原B山地和丘陵C山地和平原D平原和高原2“白山黑水”主要指我国那一地区()A黄土高原B华北平原C东北平原D内蒙古高原3我国东部最高峰玉山位于()A武夷山脉B台湾山脉C长白山脉D太行山脉4下列山脉中,既是我国第一、二级阶梯分界线,又是东西走向的山脉是()A昆仑山脉B秦岭C横断山脉D祁连山脉5下列关于中国自然环境差异的叙述,正确的是()A自西向东,我国地势呈阶梯状逐级下降B自西向东,我国年降水量逐渐减少C自西向东,我国人口密度逐渐减小D自西向东,我国经济发展。</p><p>13、第1节 地球和地球仪一选择题1如图能够揭示的地理事实是()A地球是个球体B地球是个圆C地方如棋局D天圆如张盖2如图为微信启动画面“蓝色弹珠”,是迄今为止最广泛流传的地球照,这张照片可证明地球的形状是()A正圆面B球体C椭圆面D正圆圈3能说明地球的大小的说法是()A地球的表面积是5.1亿千米B地球平均半径是6371千米C地球的最大周长是4万米D地球的卫星照片4地球表面积约()A5.1亿平方千米B6.3亿平方千米C7.5亿平方千米D8.1亿平方千米5地球仪旋转轴倾斜是()A为了看起来美观B为了让地球仪旋转的时候更稳定C为了直观地表示地球是斜着身。</p><p>14、第3节 地形图的判读一选择题1下列各种类型地形图中能够直观地表示地面某一线段上地势起伏的是()A等高线地形图B地形剖面图C平面示意图D分层设色地形图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地图上的高度通常是相对高度B在地图上,等高线稀疏表示坡陡C地形剖面图是根据等高线地形图绘制的,用来直观地表示地面上沿某一方向的地势起伏D在各种彩色地图上,绿色都表示平原3在不同的等高线之间,着上不同的颜色,形成的地图叫做()A等高线地形图B经纬网地图C地形剖面图D分层设色地形图4能最直观反映地表高低起伏的地图是()A地形剖面图B等高线地图C平面图D。</p><p>15、第二节 气温和降水,第一课时 气温的变化 温度带,一,二,一、气温的变化 1.气温指大气的 程度。 2.气温的变化有 变化和 变化两种。 3.气温在时间上的变化分为 和 两种。气温在一天中的变化叫气温的 ;在一年中的变化叫气温的 。 4.一天中,陆地气温最高值出现的时间是 左右,最低值出现的时间是 ;一年中,北半球陆地月平均最高气温出现在 月,月平均最低气温出现在 月。 5.1月0 等温线大致沿 分布;冬季,我国气温分布的总体规律是自南向北 ,南北气温 。夏季,除 及个别地区外,全国 ,南北温差不大。,冷暖,时间,空间,日变化,年变化,日变化,年变化,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