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教育史
二、关于教育的起源 生物起源论 心理起源论 劳动起源论。 第一节 教育的起源与史前的教育。A. 孟子 B. 荀子 C. 孔子 D. 墨子 i. 答案。(一)瑞吉欧教育的简介与价值取向 (二)瑞吉欧的教育理念体现在哪些方面。
中外教育史Tag内容描述:<p>1、名词解释1、学在官府:学在官府是对西周教育制度的高度概括,也是我国奴隶社会教育制度的重要特征,主要体现在:礼不下庶人,学术和教育为王宫及各级政府把持,礼器也全由官府掌握,民间没有条件举行学术活动,更无学校。官师不分,学校设在官府之中,官吏既是教育官员,也是学校教师。政教合一,教育机构与行政机构不分,教育与行政合一。2、有教无类:是孔子的办学方针,它规定了孔子办私学的教育对象,其基本含义是,不分华夷,无别贵贱,扩大受教育的对象,使那些愿意学习而在学力、经济条件和时间上又允许的人,都可有受教育的权力和。</p><p>2、中国古代教育史1. 简述私学兴起的原因及意义A、原因:政治下移、经济下移导致学术文化下移的趋势;官学衰败(原因:世袭制度使得奴隶主贵族失去了进取的精神;王权的衰弱导致了学校的荒废;社会的动荡、频繁的战争打破了旧的文化垄断。);士阶级的崛起,养士之风盛行。B、意义:私学使学校从官府中解放出来,打破了“学在官府”的教育垄断局面,使教育成为一种独立的活动,教师开始成为独立的社会职业;扩大了教育对象;丰富和扩大了教学内容;私学通过自由办学、自由讲学来发展教育事业,积累了丰富的教育经验,促进了先秦教育理论的发。</p><p>3、研究生课程进修班试卷封面姓 名: 任 志 伟 单位:河南省郸城县第一高级中学专 业: 化 学 考试科目: 中外教育史 考试分数: 2012年 9 月28日东北师范大学研究生课程进修班考试试卷评分表课程名称 中外教育史 姓 名 任 志 伟 单位 郸城一高 专 业 化 学 2012年 9 月28日题 号分 数签 名1234567。</p><p>4、高等师范院校中外教育史课程考试卷 _______ 级_________ 县(市、区)_______层次专业_______ 姓名__________得分________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1.西周诸侯所设大学称( )A.辟雍B.泮宫 C.东序 D.上庠2.中国古代的私学产生于( )A.西周。</p><p>5、研究生课程进修班试卷封面姓 名: 黄智光 单位: 青原区思源实验学校 专 业: 课程与教学论(政治) 考试科 中外教育史 考试分数: 2013年 12 月 25 日东北师范大学研究生课程进修班考试试卷评分表课程名称 中外教育史 姓 名 黄智光 单位 青原区思源实验学校 专 业 课程与教学论(政治) 年 月 日 题 号分 数签 名1。</p><p>6、中外教育史期末复习一、名词解释(以下是我认为比较重要的名词解释,仅供参考,具体内容参考讲义:)1、 稷下学宫:田齐所创设的学宫,是同中国封建社会同时出现的,是战国时期新兴地主阶级唯一的官办高等学府。它建立不久,当时的文化和教育中心也由鲁国转移到齐国,稷下学宫遂成为百家争鸣的园地。它是齐国文化和教育的标本,不仅闻名于当世,促进了当时文化教育的发展,为先秦教育史和思想史揭开了新的一页,而且对整个古代文化和教育也具有深远的影响。(还可以适当补充稷下学宫的性质、特点等,使其更加完善)2、 “有教无类”: 有。</p><p>7、研究生课程进修班试卷封面姓 名: 宋 增 丰 单位: 镇平县教师进修学校 专 业: 历 史 考试科目: 中外教育史 考试分数: 2014 年 8 月 28 日东北师范大学研究生课程进修班考试试卷评分表课程名称 中外教育史 姓 名 宋 增 丰 单位 镇平县教师进修学校 专 业 历 史 2014年8 月28 日 题 号分 数签 名1234。</p><p>8、1 中外教育史中外教育史 练习题练习题 第一章 一、填空 1.生物起源说的代表人物有( ) 、 ( ) 。 2.心理起源说的代表人物有( ) 。 3.远古时期原始社会的儿童教育性质为(儿童公育) 。 4.原始社会儿童学习最重要的内容是(生产劳动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 5.古埃及出现最早的学校是(宫廷学校) 。 6.苏美尔人的学校被称为( “埃都巴” ) ,校长被称为“学校之父” 。 7.古巴比伦的学校体系可分为两级: ( ) 。P8 8.古儒学校是古印度的一种学校。 9.中国古代的“序” 、 “校”为军事教育的性质。 10.西周的国学分为(国学)和(。</p><p>9、学前教育专业中外教育史测试卷B班级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 科举制度创立于哪个历史时期? ( )A.魏晋南北朝 B、隋朝C、唐朝D、宋朝 2. 道家的教育主张是什么?( ) A“兴利除害” B“以法为教” C“不言之教” D“化性起伪” 3. “八股取士”的考试形式,在哪个朝代确定?( ) A、宋代 B、元代 C、明代 D、清代 4.下列教育思潮中,不属于五四时期资产阶级教育思潮的是:( )A、复古主义教育思潮 C、实用主义教育思潮 B、平民主义教育思潮 D、工读主义教育思潮5. “大职业教育主义”是哪位教育家提。</p><p>10、第一章 从非形式化教育向 形式化教育的转变,第一节 关于远古时期的非形式化教育,一、关于教育 什么是教育? 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是承传社会文化、传递生产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的基本途径。 谁进行教育? 怎么进行教育? 教了什么? 教谁? 教育者、教育手段、教育内容、受教育者,二、关于教育的起源 生物起源论 心理起源论 劳动起源论,(一)生物起源论 法国社会学家、哲学家利托尔诺(1831-1902)首倡,他在各人种的教育演化一书中认为,教育现象不仅存在于人类社会中,在人类产生以前,已在动物界存在。动物对小动物的爱护和照顾便是。</p><p>11、期末作业考核中外教育史 满分100分1403东师 葛秀华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30分)1、克己内省 克己是传统道德教育一个非常重要的特点和普遍的教育方式。是指严格要求、约束和克制自己的言行使之合乎一定的道德规范。内省是指积极开展自我主观思维活动,使个体言行所应遵循的道德规范成为内在的自觉要求。2、劝。</p><p>12、中外教育史函授复习资料题型:选择、填空、名词解释、简答、论述、材料分析。一、中国教育史1.西周教育中基本学科六艺的内容是礼乐、射御、书数。2.孔子总结的教学方法:学、思、行结合。学是求知的唯一手段,在学习的基础上认真深入地进行思考,最后要学以致用,行是目的;启发诱导,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因材施教,前提是了解学生的个体差异,然后进行有针对性地教育。</p><p>13、谋学网 一、单选题(共 15 道试题,共 37.5 分。) V 1. 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______是洋务学堂兴起的标志,被视为近代中国新教育的开端。 A. 上海江南制造局 B. 福州马尾船政局 C. 天津水师学堂 D。</p><p>14、一、名词解释(6个小题,每题5分,共30分) 稷下学宫:春秋战国时齐国政府创办的中国古代最早的议学议政活动中心,始创于齐桓公时期。因位于齐国都城临淄(今山东淄博)稷门附近地区,故名。 苏湖教法:北宋教育家胡。</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