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人人文库网! | 帮助中心 人人文档renrendoc.com美如初恋!
人人文库网

中外音乐史试题

2、我国北方和南方的代表性曲艺音乐品种有哪些。学堂乐歌。张之洞首先将音乐课作为课程在新学堂中施行)。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11小题。  1.先秦时期。4. 我国西周宫廷音乐机构始于何时。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外音乐史试题。3.我国最早刊印的古琴曲集是明代朱权编印的_____。

中外音乐史试题Tag内容描述:<p>1、中国音乐史(近现代)1、我国清代戏曲的四大声腔有哪些?答:昆腔、高腔(弋阳腔)、梆子腔、皮黄腔2、我国北方和南方的代表性曲艺音乐品种有哪些?各举一例答:北方的鼓词(山东大鼓,京韵大鼓),南方的弹词(苏州弹词)3、什么叫“学堂乐歌”?答:自1904年左右开始,在新式学堂开设的“乐歌课”上教习的歌曲(1903年,张之洞首先将音乐课作为课程在新学堂中施行)。这些歌曲的曲调太多来自欧洲和日本的歌曲(包括一些艺术歌曲),由一些留学欧日回国的学人填上具有民族主义和爱国主义内涵的新词而成。代表曲目有何日醒(夏颂莱编词)。</p><p>2、浙江省2012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外音乐史试题课程代码:00730一、填空题(本大题共11小题,每空1分,共15分)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错填、不填均无分。1.先秦时期,管子地员篇中所记载的________,是文献记载中最早采用数学运算求律的方法。2.清商乐是东晋南北朝时期承袭汉魏相和诸曲,吸收当时的民间音乐发展而成的俗乐总称,主要由________、________组成。3.隋代音乐家万宝常提出了________理论;南宋乐律学家蔡元定提出了________理论,在理论上合理的解决了三分损益法中各均音阶的音程关系不统一的问题。4.元杂剧汉宫。</p><p>3、中音史1. 我国音乐文化约有8000年可考历史,依据是什么?远古、夏商时期的乐器有哪些?2. 西周时期代表性乐舞的有哪些?3. 什么叫 八音4. 我国西周宫廷音乐机构始于何时?如何进行?5. 什么是 十二律、旋宫、三分损益法、隔八相生法?6. 曾侯乙墓编钟的出土有何重大意义?有何音乐特点?7. 春秋战国时期儒、墨、道三家的代表人物是谁?他们各自的音乐思想有哪些?8. 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最重要的音乐美学思想著作是哪一部?其主要内容有哪些?9. 乐府的产生、任务及意义是什么?10. 什么是 清商乐、吴歌和西曲?11. 声无哀乐论的主要音乐思想。</p><p>4、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外音乐史试题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1.唐时期的变文,是一种_____和_____相间的叙事体裁。2.流行于宋元时期,以唱南曲为主的一种戏曲形式是_____。3.我国最早刊印的古琴曲集是明代朱权编印的_____。4.秧歌剧是在新秧歌运动开展的情况下产生的,代表作有_____和_____等。5.我国第一所专业音乐学院建立于_____年。6.维也纳古典乐派的代表人物是_____、_____和_____。7.德国民族歌剧的创始人是_____,他的著名歌剧_____奠定了其成功声誉。8.李斯特首创了_____体裁,瓦格纳把自己的歌剧称为_____。9.巴洛克时期出现了。</p><p>5、浙江省2005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中外音乐史试题 课程代码 00730 一 填空题 每空1分 共15分 1 音乐史上将汉代多种民间艺术的汇合 称为 2 唐玄宗时 将宫廷燕乐中的九 十部乐改成了 和 3 唐时期的变文是一种 和 相间的叙事性音乐体裁 4 流行于宋元时期 以唱南曲为主的一种戏曲形式是 5 明代朱权编印的 是我国最早刊印的古琴曲集 6 是巴洛克时期威尼斯歌剧最重要的作曲家 他的第一。</p>
【中外音乐史试题】相关DOC文档
《中外音乐史试题》word版.doc
中外音乐史试题.doc
中西音乐史题目.doc
自学考试中外音乐史试题.doc
浙江省2005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中外音乐史试题 课.doc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网站客服QQ:2881952447     

copyright@ 2020-2025  renrendoc.com 人人文库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400-852-1180

备案号:蜀ICP备2022000484号-2       经营许可证: 川B2-20220663       公网安备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4831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