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山东省乐陵市第一中学高一历史上册 第2课 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说课稿 2 一 说教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课是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 第一单元的第2课 大一统与秦朝中央集制度的确立 讲述了秦朝开创的君主专制与中央集权。
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Tag内容描述:<p>1、高中历史必修1第2课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说课稿一、说教材1.教材地位本课在处于承上启下的重要地位。秦朝开创的君主专制中央集权政治制度,奠定了我国古代大一统王朝政权体制的基础,成为我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核心,并为以后历代所沿用,对此后我国两千多年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同时,皇帝制度中的世袭制度,嫡长子继承制度,源于西周的宗法制度。</p><p>2、第2课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从群雄割据到大统一 始皇帝 与三公九卿 废分封 置郡县 秦始皇 秦始皇陵 导入 公元前221年 秦王嬴政结束群雄割据的历史 缔造了一个空前统一的大帝国 秦帝国建立的中央集权的各项制度和巩固统。</p><p>3、必修一第2课 课题 大一统与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 一 说教材 二 说学情 三 说学法与教法 四 说教学过程 五 说板书设计 六 说教学效果评价 说课流程 1 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本课在教材中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地位 一。</p><p>4、山东省乐陵市第一中学高一历史上册 第2课 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说课稿 2 一 说教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课是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 第一单元的第2课 大一统与秦朝中央集制度的确立 讲述了秦朝开创的君主专制与中央集权。</p><p>5、第2课大一统与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温故知新 夏商周的政治制度分别是怎样的 夏 商 周 周的政治制度与夏商相比有什么明显的特征 出现了凌驾于全社会之上的公共权力 内服 外服制 分封制 宗法制 礼乐制 血缘关系跟政。</p><p>6、第2课大一统与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秦朝中央集权政治制度的具体内容 其中秦朝虽然颁布了秦律 但仍然是一个人治的国家 算不上是法治国家 故B项叙述不符合史实 答案 B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 所述。</p><p>7、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一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知道 始皇帝 的来历和三公九卿制 郡县制建立的史实 了解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及其影响 2 能力目标 1 春秋战国时期 诸侯国在争霸称雄的战争中 为战胜对方 均重视选。</p><p>8、第2课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知识导航 前提 大统一局面的形成 确立 中央 地方 皇帝制度 皇权至上和家天下 三公九卿 互相配合 互相牵制 权归皇帝 废分封 置郡县 巩固统一 修筑万里长城 修建驰道和直道 修建驰道和直道统一货币 度量衡 文字 整顿风俗 制定法律 影响 彻底打破传统的贵族分封制 奠定了中国古代大一统王朝制度的基础 对此后两千多年的中国政治与社会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问题探究 一 秦国为什么。</p><p>9、前259 前210年 公元前3世纪 一个名字被历史凝重而惊喜地刻在了历史长卷上 他 就是千古一帝 秦始皇 中国的拿破仑 北至长城 东到东海 南到南海 西到陇西 人口达二千万 当时 齐 楚 燕 赵 魏 韩六国均有问鼎中原之心 都大力改革变法 但兼并的结果并不是他们 而由有秦一统中国 經過春秋以來的長期兼併 到戰國末期各地間的經濟文化聯繫加強 基本上形成了一個多民族共同體 各階層的人民飽受戰亂之苦。</p><p>10、一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知道 始皇帝 的来历和三公九卿制 郡县制建立的史实 了解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及其影响 2 能力目标X k B 1 c o m 1 春秋战国时期 诸侯国在争霸称雄的战争中 为战胜对方 均重视选贤任能 在政治 经济 军事方面推行改革 富国强兵 这在客观上有利于封建因素的成长 加速了奴隶制的崩溃和封建制的产生 推进了新旧体制的更替过程 2 引导学生具体分析秦朝加强中央。</p><p>11、第2课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从群雄割据到大统一 始皇帝 与三公九卿 废分封 置郡县 秦始皇 秦始皇陵 导入 公元前221年 秦王嬴政结束群雄割据的历史 缔造了一个空前统一的大帝国 秦帝国建立的中央集权的各项制度和巩固统一的措施 不仅适合当时历史发展的需要 而且对此后近两千年的中国社会发展也有着深远的影响 导入 从群雄割据到大统一 导入 骊山 位于西安临潼县城南 骊山烽火台遗址 西周灭亡 周王室衰微。</p><p>12、第二课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本课考点 一知道 始皇帝 的来历和郡县制建立的史实二了解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及其影响 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群雄割据 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 春秋时期 制度破坏 地位丧失 争霸战争 秦朝的统一 意义 结束混战 空前统一 特征 巩固措施 制度形成 打破贵族分封制 奠定大一统王朝基础 条件 商鞅变法奠定基础 战国时期 争霸夺权 各国变法 过程 前221年 嬴政灭六国 疆域 权力的。</p><p>13、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知道“始皇帝”的来历和三公九卿制、郡县制建立的史实,了解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及其影响。2、能力目标X k B 1 . c o m(1)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在争霸称雄的战争中,为战胜对方,均重视选贤任能,在政治、经济、军事方面推行改革,富国强兵,这在客观上有利于封建因素的成长,加速了奴隶制的崩溃和封建制的产生,推进了新旧体制的更替过程。(2。</p><p>14、第2课 大一统与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考纲: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知道“始皇帝”的来历和郡县制建立的史实,了解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及其影响),概念:专制主义和中央集权 专制主义:就皇帝和中央政权而言,皇帝个人专断独裁,集国家最高权力于一身,从决策至行使军权、政权、财权都具有独断性和随意性。 中央集权:指中央与地方权力分配中,全国军政财大权归属中央,地方完全由中央管理和控制,绝对服从中央。</p><p>15、第2课 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一、教学目标 1.熟悉秦朝政权机构和统一措施,记忆主要官职名称和通行文字,理解秦代政治体制的权力格局。 2.认识中国古代中央集权的基本特征,掌握史实依据。 3.认识文物材料的价值及其与文字材料的印证关系。 4.通过认识秦代政治制度高度集权、严密、残酷的特征,初步理解秦制对我国多民族统一国家形成的深远影响。 二、教学重点:中国古代中央集权的基本特征,秦制对我国多民族。</p><p>16、第 2 课 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秦 朝,课标要求 知道始皇帝的来历和郡县制的史实,了解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及其影响 课标解读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条件内容(三公九卿;郡县制)特点作用:积极;消极(当时;后世,北国风光 千里冰封 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 惟余莽莽大河上下 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 原驰蜡象 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 看红装素裹 分外妖娆江山如此多妖 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 略输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