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常用方剂
【组成】 北沙参 麦冬 当归身(各9g) 生地黄(18-30g) 枸杞子(9-18g) 川楝子一钱半(4.59g)(原书未著用量)。可以治疗表证的方剂。汗法。(一)柴胡疏肝散(汤)《证治准绳》。中医临床常用方剂。
中医常用方剂Tag内容描述:<p>1、常用方剂100首1、一贯煎 续名医类案【组成】 北沙参 麦冬 当归身(各9g) 生地黄(18-30g) 枸杞子(9-18g) 川楝子一钱半(4.59g)(原书未著用量)【功用】 滋阴疏肝。【主治】 肝肾阴虚,肝气郁滞证。胸脘胁痛,吞酸吐苦,咽干口燥,舌红少津,脉细弱或虚弦。亦治疝气瘕聚。 一贯煎中用地黄,沙参杞子麦冬襄,当归川楝水煎服,阴虚肝郁是妙方。2、二至丸 医方集解 【组成】 女贞子(蒸)500g 墨早莲500g【功能】 补益肝肾,滋阴止血。【主治】 用于肝肾阴虚,眩晕耳鸣,咽干鼻燥,腰膝酸痛,月经量多。3、二陈汤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组成】 半。</p><p>2、第十二章 常用方剂 第一节 解表剂 一、前言,(一)、含义,凡以解表药为主组成,具有发汗、解肌、透疹等作用,可以治疗表证的方剂,统称为解表剂。 属于“八法”中的“汗法”。 解表药主要用于六淫病邪侵袭肌表、肺卫所致的表证,此时邪未深入,病势轻浅,可用辛散轻宣的药物使外邪仍从肌表而出。,如果失时不治,或治不如法,病邪不从外解,必转而深入,变生他证。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其在表者,汗而发之,因其轻而扬之。” “善治者,治皮毛,其次治肌肤,其次治筋脉,其次治六腑,其次治五脏,治五脏者,半死半生也。”,(二)、适应症,。</p><p>3、中医肝病脾胃病临床常用方剂,日照市中医医院,1.柴胡疏肝散(汤) 2.逍遥散(汤) 3.龙胆泻肝汤 4.理中丸(汤) 5.四君子汤 6.归脾汤,(一)柴胡疏肝散(汤)证治准绳,【组成】 柴胡 陈皮醋炒,各二钱(各6g) 川芎 香附 芍药 枳壳麸炒,各一钱半(各4.5g)甘草炙五分(1.5g) 【用法】水一盅半,煎八分(2.5g),食前服(现 代用法:水煎服)。 【汤剂参考剂量】柴胡6g 陈皮6g 川芎4.5g 香附4.5g 白芍4.5g 枳壳4.5g 炙甘草1.5g 【功用】疏肝行气,活血止痛。 【主治】肝气郁滞证。胁肋疼痛,寒热往来,胸闷喜太息,情志抑郁易怒,或嗳气,脘。</p><p>4、中医临床常用方剂,1,一、关于方剂选择的简要说明,1.感冒首选中药诊疗方案 11.酸枣仁汤 2.柴胡疏肝散(汤) 12.血府逐瘀汤 3.逍遥散(汤) 13.补阳还五汤 4.五味消毒饮 14.牵正散 5.龙胆泻肝汤 15.消风散(汤) 6.理中丸(汤) 16.天麻钩藤饮 7.四君子汤 17.桑杏汤 8.玉屏风散(汤) 18.八正散(汤) 9.归脾汤 19.二陈汤 10.六味地黄丸(汤) 20.独活寄生汤 主要参考书: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方剂学1.新世纪(邓中甲主编)2.第九版(李骥主编),2,二、方剂简介 (一)感冒首选中药诊疗方案(山东省中医药研究院) 1.感冒I号方(风寒感。</p><p>5、中医临床常用方剂,一、关于方剂选择的简要说明,1.感冒首选中药诊疗方案 11.酸枣仁汤 2.柴胡疏肝散(汤) 12.血府逐瘀汤 3.逍遥散(汤) 13.补阳还五汤 4.五味消毒饮 14.牵正散 5.龙胆泻肝汤 15.消风散(汤) 6.理中丸(汤) 16.天麻钩藤饮 7.四君子汤 17.桑杏汤 8.玉屏风散(汤) 18.八正散(汤) 9.归脾汤 19.二陈汤 10.六味地黄丸(汤) 20.独活寄生汤 主要参考书: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方剂学1.新世纪(邓中甲主编)2.第九版(李骥主编),二、方剂简介 (一)感冒首选中药诊疗方案(山东省中医药研究院) 1.感冒I号方(风寒感冒方。</p><p>6、中医治病常用方剂 【中医治病常用方剂。不转此文你亏大了!】 1、川芎,35-40克,治疗头痛。 2、萹蓄,50克。治疗尿道炎。 3、生椿根皮,60克。治疗崩漏。 4、猫爪草100克,治疗结核。 5、柴胡50克,黄芩50克,板。</p><p>7、第九章 方剂,第一节 方剂的基本知识 一、方剂的组成及其变化 二、方剂的剂型 三、治法与方剂 第二节 常用方剂 一、解表剂 二、祛风剂 三、祛湿剂,下一页,四、清热剂 五、和解剂 六、消导剂 七、催吐剂 八、泻下剂 九、化痰止咳剂 十、温里剂 十一、理气剂 十二、理血剂,下一页,十三、补益剂 十四、固涩剂 十五、熄风剂 十六、安神剂 十七、开窍剂 十八、驱虫剂 十九、外用剂,第一节 方剂的基本知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