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基础护理五脏
第二章藏象学说一定义藏指藏于体内的内脏象指表现于外的生理病理现象藏象学说定义是通过对人体生理病理现象的观察研究人体各个脏腑的生理病理变化及其相互关系的学说二分类填空按脏腑生理功能特点1五脏肝心脾肺肾2....第二章藏象学说一、定义藏指藏于体内的内脏。藏象学说(定义)是通过对人体生理、病理现象的观察。
中医基础护理五脏Tag内容描述:<p>1、第二章藏象学说 一 定义藏指藏于体内的内脏 象指表现于外的生理 病理现象 藏象学说 定义 是通过对人体生理 病理现象的观察 研究人体各个脏腑的生理 病理变化及其相互关系的学说 二 分类 填空 按脏腑生理功能特点 1 五脏 肝 心 脾 肺 肾2 六腑 胆 小肠 胃 大肠 膀胱 三焦3 奇恒之腑 脑 髓 骨 脉 胆 女子胞 三 脏腑的区别 第一节五脏 一 心心的主要生理功能及其病理证候及症状心的生理特。</p><p>2、第二章 藏 象藏象总论(一),中医认为人体:心为主宰五脏为中心结合六腑、奇恒之腑精、气、血、津液、形体官窍通过经络相互络属共同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藏象总论(二)-藏象与藏象学说,藏象:藏:指深藏于体内的脏腑组织器官象:指脏腑组织器官的功能在机体外部的表现藏象学说:是通过对人体外部生理,病理现象的观察,来研究人体各个脏腑组织器官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相互关系的学说。,藏象总论(三)-藏象学说的产生,古代解剖知识:灵枢经水篇“夫八尺之士,皮肉在此,外可度量切循而得之,其死,可解剖而视之。其脏之坚脆,腑之大小。</p><p>3、2017/11/30,中医基础理论,中医基础理论课程电子讲稿藏 象五脏山东中医药大学中医基础理论教研室孙广仁,2017/11/30,中医基础理论,第二节 五脏五脏,即心、肝、脾、肺、肾的合称。在经络学说中,心包络也作为脏,故又称为六脏。本节主要内容:1 五脏的主要生理功能和生理特性;2 五脏与形体官窍及情志、五液、五时等的关系。,2017/11/30,中医基础理论,一、心心为五脏之一,位于胸中,两肺之间,膈膜之上,外有心包卫护。 心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主血脉,主藏神。心为“君主之官”、“生之本”、“五脏六腑之大主” 心的生理特性是为阳脏而主通明。</p><p>4、二、分类(填空),(按脏腑生理功能特点) 1、五脏:肝、心、脾、肺、肾 2、六腑:胆、小肠、胃、大肠、膀胱、三焦 3、奇恒之腑 :脑、髓、骨、脉、胆、女子胞,三、脏腑的区别, 第一节 五 脏,一、心 心的主要生理功能及其病理证候及症状 心的生理特性 心与形、窍、志、液、时的关系,位于胸中,两肺之间,膈膜之上,外有心包包裹。,部位形态,指心气推动和调控血液在脉管中运行,流注全身,发挥营养和滋润作用。,全身,血脉,心气,1、主血脉,(一)心的主要生理功能,血液在脉中正常运行必须具备的三个条件,脉管通畅,心气 充沛,血液充盈,A.,B.,。</p><p>5、中医基础知识脾系统:脾与胃相表里,脾胃为后天之本,主肌肉四肢,开窍于口,其华在唇,思伤脾在液为涎,在五脏中脾属阴中至阴。脾主运化,统血,为气血生化之源。生理功能:1脾主运化:运:输送,转运;化:消化、吸收。将我们所吃的食物转化为营养物质,并将其吸收转输至全身各脏腑组织。小儿的脾胃最为弱,常常因各种饮食不当的原因,造成伤时、泄泻、食欲不振。</p><p>6、中医五脏(心),学号:7384,内 容,生理功能,脏腑之间的关系,与体窍志液的关系,心主血脉,心主神志,在体合脉,在窍为舌,在志为喜,在汗为液,其华在面,心与肺、心与脾、心与肝、心与肾,附:心包络,(一)生理功能,心主血脉 素问五脏生成篇:“诸血者,皆属于心。”包括主血和主脉两个方面,指心有推动血液在脉管中运行以营养全身的功能。1、心气的充沛2、心血的充盈3、脉管的通利,心主神志(心藏神)素问灵兰秘典论:“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生理:心的气血充盈,神得以涵养,那么人就头脑清楚、神思敏捷、睡眠香甜。病理:反之,如果人记。</p><p>7、最好的医生,是自己;最好的医院,是厨房; 最好的药物,是饮食;最好的疗效,是坚持! 早调心肺,晚调肝肾,常调脾胃胆 【1】健康的四大基石之平和的心态:心态永远在第一位,一天笑三笑,医生要上吊,一天笑三笑,远离病和药。 【中医八纲:寒热 里外 虚实 阴阳,八纲不平和人就容易得病】 【2】要想身体好,先把饭吃好,要想身体棒,先把钙吃掉,食疗胜药,把饭当成药吃,千万别把药当成饭吃。 【3】有一句话说得好。</p><p>8、第二章 藏象学说 v 一、定义 v 藏指藏于体内的内脏,象指表现于外的生理 、病理现象。 v 藏象学说(定义)是通过对人体生理、病理 现象的观察,研究人体各个脏腑的生理、病 理变化及其相互关系的学说。 1 二、分类(填空) v (按脏腑生理功能特点) v 1、五脏:肝、心、脾、肺、肾 v 2、六腑:胆、小肠、胃、大肠、膀胱、三焦 v 3、奇恒之腑 :脑、髓、骨、脉、胆、女子 胞 2 三、脏腑的区别 脏 腑 名称 结构特点 生理功能 功 能 特 点 阴阳表里 经络络属 五 脏 肝、心、脾、肺、 肾 实体性器官 (中满) 化生贮藏精气 藏而不泻, 满而不。</p><p>9、第二章 藏象学说,一、定义 藏指藏于体内的内脏,象指表现于外的生理、病理现象。 藏象学说(定义)是通过对人体生理、病理现象的观察,研究人体各个脏腑的生理、病理变化及其相互关系的学说。,二、分类(填空),(按脏腑生理功能特点) 1、五脏:肝、心、脾、肺、肾 2、六腑:胆、小肠、胃、大肠、膀胱、三焦 3、奇恒之腑 :脑、髓、骨、脉、胆、女子胞,三、脏腑的区别, 第一节 五 脏,一、心 心的主要生理功能及其病理证候及症状 心的生理特性 心与形、窍、志、液、时的关系,位于胸中,两肺之间,膈膜之上,外有心包包裹。,部位形态,指心。</p><p>10、2019/12/7,中医基础理论,第二节五脏五脏,即心、肝、脾、肺、肾的合称。在经络学说中,心包络也作为脏,故又称为六脏。本节主要内容:1五脏的主要生理功能和生理特性;2五脏与形体官窍及情志、五液、五时等的关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