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内科感冒课件
感冒属外感病。以鼻塞、流涕、喷嚏、头痛、恶寒、发热、全身不适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外感疾病。感冒风邪。(一)定义 感冒。引起肺卫功能失调而出现鼻塞、流涕、喷嚏、头痛、恶寒发热、全身不适为主要表现的一种外感疾病。引起肺卫功能失调而出现鼻塞、流涕、喷嚏、头痛、恶寒发热、全身不适为主要表现的一种外感疾病。
中医内科感冒课件Tag内容描述:<p>1、感 冒,河北北方学院 中西医临床 教 研 室 王成梁,感冒属外感病: 外邪 肺卫 感冒 外感病 湿邪 中焦 湿阻 湿邪 肠道 痢疾 邪犯 少阳 疟疾,【概说】,由于感受触冒风邪(广义),邪气袭表,引起肺卫功能失调,以鼻塞、流涕、喷嚏、咳嗽、头痛,恶寒,发热,全身不适、脉浮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外感病证。 感冒又有俗名伤风。,一、概念:,1.感冒的发病在外感病中占首位,是最常见的一种。 2.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以冬、春季节为多。 3.轻、重有别。轻者(普通病毒)自愈,重者如时行感冒(特殊病毒或合并感染),甚者导致死亡,须积极防治。 4。</p><p>2、2019/7/9,中医内科学,感 冒,广州中医药大学 内科教研室 易思,2019/7/9,中医内科学,概述,由于感受风邪或时行病毒,引起肺卫功能失调,以鼻塞、流涕、喷嚏、头痛、恶寒、发热、全身不适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外感疾病。,定义:,病情严重,在一个时期内广泛流行,传染迅速-时行感冒,2019/7/9,中医内科学,源流,* 感冒一词,最早见于北宋仁斋直指方.诸风 “感冒风邪,发热头痛,咳嗽声重,涕浊稠粘”,* 感冒作为病名运用,始于明代医方考 “外感风寒,俗称感冒。感冒者,受邪浮浅之名也”,* 清代,随着温病学的发展,又提出时行感冒之名,对本病。</p><p>3、2019/8/21,中医内科学,呼吸科多媒体示教体例,感冒,2019/8/21,中医内科学,概述,(一)定义 感冒,俗称伤风,是因感受风邪或时行病毒,引起肺卫功能失调而出现鼻塞、流涕、喷嚏、头痛、恶寒发热、全身不适为主要表现的一种外感疾病。,2019/8/21,中医内科学,(二)源流 早在内经 中即已认识到感冒主要是 外感风邪所致。 素问骨空论:“风者,百病之始也。” 伤寒论所论太阳病中风伤寒的桂枝汤、麻黄汤证与感冒相符。 诸病源侯论:“时气病。”,2019/8/21,中医内科学,仁斋直指方诸风将感冒与伤风互称。 丹悉心法伤风指出感冒部位在肺,列出辛。</p><p>4、感 冒,肺系疾病-感冒,感冒,结 语,预 防 调 护,诊 查 要 点,病 因 病 机,概 述,辩 证 论 治,基本框架,【概 述】,一、定义 感冒是感受触冒风邪,邪犯卫表而导致的常 见外感疾病,临床表现以鼻塞、流涕、喷嚏、咳 嗽、头痛、恶寒、发热、全身不适、脉浮为其特 征。,二、 文献摘要,病名及分类: 感冒病名出自北宋仁斋直指方诸风篇,该书 在“伤风方论”中引用和剂局方参苏饮时谓其“治感冒风邪,发热头痛,咳嗽声重,涕唾稠粘。”,病因及临床表现:,素问风论:“风之伤人也,或为寒热。”,辨证论治:,汉代张仲景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篇论述。</p><p>5、2019/8/30,中医内科学,1,概述,(一)定义 感冒,俗称伤风,是因感受风邪或时行病毒,引起肺卫功能失调而出现鼻塞、流涕、喷嚏、头痛、恶寒发热、全身不适为主要表现的一种外感疾病。,2019/8/30,中医内科学,2,(二)源流 早在内经 中即已认识到感冒主要是 外感风邪所致。 素问骨空论:“风者,百病之始也。” 伤寒论所论太阳病中风伤寒的桂枝汤、麻黄汤证与感冒相符。 诸病源侯论:“时气病。”,2019/8/30,中医内科学,3,仁斋直指方诸风将感冒与伤风互称。 丹悉心法伤风指出感冒部位在肺,列出辛温与辛凉两大治疗原则。 类证治裁伤风、证治。</p><p>6、感 冒,目的要求,1. 掌握感冒的病机、诊断要点、以及风寒、风热、暑湿、秋燥感冒的证治方药。,2. 熟悉虚人感冒的治疗要点。 3. 了解感冒为临床多发病、常见病及其病因及预后,【概 述】,一、定义 感冒是因感受风邪或时行疫毒,引起肺 卫失和,出现鼻塞、流涕、喷嚏、头痛、恶寒发热、全身不适、脉浮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外感疾病。,二、源流 (一)病名: 1.感冒一词首见于北宋仁斋直指方诸风:“感冒风邪,发热头痛、咳嗽声重,涕唾稠粘”。但此感冒为感受之意。 2.宋代以前无感冒病名,元代朱丹溪丹溪心法.头痛开始把感冒作为病名。 3.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