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内科学感冒
一、定义 感冒是因感受风邪或时行疫毒。引起肺卫功能失调而出现鼻塞、流涕、喷嚏、头痛、恶寒发热、全身不适为主要表现的一种外感疾病。感冒与伤风、时行感冒的区别。肺系疾病---感冒。一、定义 感冒是感受触冒风邪。一、定义 感冒是感受触冒风邪。感冒病名出自北宋《仁斋直指方&#183。感冒病名出自北宋《仁斋直指方&#183。
中医内科学感冒Tag内容描述:<p>1、中 医 内 科 学 感冒 一、概述 (一)定义 感冒是感受风邪或时行疫毒所导致肺卫 功能失调,以鼻塞、流涕、喷嚏、咳嗽、恶 寒发热、头身疼痛为主要特征的常见外感疾 病。 别名:伤风,冒风,冒寒; 时行感冒:由时行病毒引起,起病急,病情 较重,具有广泛的传染性、流行性,证候多 相类似者。 一、概述 (二)历史沿革 1.内经:首先认识感冒是感受风邪所致; 2. 张仲景: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分太阳伤寒 ( 表实证-麻黄汤)和太阳中风证(表虚证桂枝汤)论治,均 为风寒感冒。 3. 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 对风热感冒的病因症候认识;对时行。</p><p>2、2019/4/10,中医内科学,1,概述,(一)定义 感冒,俗称伤风,是因感受风邪或时行病毒,引起肺卫功能失调而出现鼻塞、流涕、喷嚏、头痛、恶寒发热、全身不适为主要表现的一种外感疾病。,2019/4/10,中医内科学,2,(二)源流 早在内经 中即已认识到感冒主要是 外感风邪所致。 素问骨空论:“风者,百病之始也。” 伤寒论所论太阳病中风伤寒的桂枝汤、麻黄汤证与感冒相符。 诸病源侯论:“时气病。”,2019/4/10,中医内科学,3,仁斋直指方诸风将感冒与伤风互称。 丹悉心法伤风指出感冒部位在肺,列出辛温与辛凉两大治疗原则。 类证治裁伤风、证治。</p><p>3、感 冒,肺系疾病-感冒,感冒,结 语,预 防 调 护,诊 查 要 点,病 因 病 机,概 述,辩 证 论 治,基本框架,【概 述】,一、定义 感冒是感受触冒风邪,邪犯卫表而导致的常 见外感疾病,临床表现以鼻塞、流涕、喷嚏、咳 嗽、头痛、恶寒、发热、全身不适、脉浮为其特 征。,二、 文献摘要,病名及分类: 感冒病名出自北宋仁斋直指方诸风篇,该书 在“伤风方论”中引用和剂局方参苏饮时谓其“治感冒风邪,发热头痛,咳嗽声重,涕唾稠粘。”,病因及临床表现:,素问风论:“风之伤人也,或为寒热。”,辨证论治:,汉代张仲景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篇论述。</p><p>4、感 冒,肺系疾病-感冒,基本框架,【概 述】,一、定义 感冒是感受触冒风邪,或时行病毒,引起肺卫功能失调,而导致的常见外感疾病,临床表现以鼻塞、流涕、喷嚏、咳嗽、头痛、恶寒、发热、全身不适、脉浮为其特征。 包含: 1、病因:感触风邪或时行病毒; 2、病机:邪犯卫表、肺卫功能失调; 3、病性:外感疾病 4、症侯表现:鼻塞、流涕、喷嚏、头痛、恶寒、发热、全身不适、脉浮。,感受当令之气而病情轻者多称为伤风、伤风感 冒、冒风或冒寒。 病情重者多与感受非时之邪有关,为重伤风。 “时行感冒”:在一个时期内广泛流行,证侯多相类似。</p><p>5、肺 系 病 证,概说 概念 肺系病证 是指在外感或内伤因素影响下,造成肺卫功能的失调,和病理变化的一类病证。 其发病原因有外感、内伤两方面。主要的病理变化为肺气宣降失常,实者由于痰邪阻肺,肺失宣肃,升降不利;虚者由于肺脏气阴不足,肺不主气而升降无权。 肺系的常见病证有感冒、咳嗽、哮病、喘证、肺痈、肺痨、肺胀、肺痿等。 另外,肺系的病变可涉及到心脾、肝肾、膀胱、大肠等。所以在临证时应详加辨别给予相应的处理。,治疗要点: 1.直接治肺法,此是肺系病证通治法。根据肺系的生理病理特点和肺的证候表现,常用的有宣肺、肃肺。</p><p>6、感 冒,主讲人:杨道文 单 位:中日友好医院,定义,是感触风邪或时行疫毒,引起肺卫功能失调,出现鼻塞、流涕、喷嚏、头痛、咳嗽、恶寒、发热、全身不适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类外感病。,历史源流,内经提出外感风邪致感冒 诸病源候论提出时气病 仁斋直指方首提出“感冒”一词 丹溪心法提出辛温、辛凉两大治法,证候特征,感冒为外感病证,起病较急,以卫表的症状最为突出,临床以鼻塞、流涕、喷嚏、头痛、咳嗽、恶寒、发热、全身不适为主要证候。以鼻、咽部痒、干燥、不适为早期症状,继续而喷嚏、鼻塞、流鼻涕等,轻则上犯肺窍,症状不重,易于。</p><p>7、感 冒,肺系疾病,感冒,结 语,预 防 调 护,诊 查 要 点,病 因 病 机,概 述,辩 证 论 治,基本框架,【概 述】,一、定义 感冒是感受触冒风邪,邪犯卫表而导致的常 见外感疾病,临床表现以鼻塞、流涕、喷嚏、咳 嗽、头痛、恶寒、发热、全身不适、脉浮为其特 征。,二、 文献摘要,病名及分类: 感冒病名出自北宋仁斋直指方诸风篇,该书 在“伤风方论”中引用和剂局方参苏饮时谓其“治感冒风邪,发热头痛,咳嗽声重,涕唾稠粘。”,病因及临床表现:,素问风论:“风之伤人也,或为寒热。”,辨证论治:,汉代张仲景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篇论述太阳病。</p><p>8、感 冒,河北北方学院 中西医临床 教 研 室 王成梁,感冒属外感病: 外邪 肺卫 感冒 外感病 湿邪 中焦 湿阻 湿邪 肠道 痢疾 邪犯 少阳 疟疾,【概说】,由于感受触冒风邪(广义),邪气袭表,引起肺卫功能失调,以鼻塞、流涕、喷嚏、咳嗽、头痛,恶寒,发热,全身不适、脉浮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外感病证。 感冒又有俗名伤风。,一、概念:,1.感冒的发病在外感病中占首位,是最常见的一种。 2.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以冬、春季节为多。 3.轻、重有别。轻者(普通病毒)自愈,重者如时行感冒(特殊病毒或合并感染),甚者导致死亡,须积极防治。 4。</p><p>9、2019/7/9,中医内科学,感 冒,广州中医药大学 内科教研室 易思,2019/7/9,中医内科学,概述,由于感受风邪或时行病毒,引起肺卫功能失调,以鼻塞、流涕、喷嚏、头痛、恶寒、发热、全身不适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外感疾病。,定义:,病情严重,在一个时期内广泛流行,传染迅速-时行感冒,2019/7/9,中医内科学,源流,* 感冒一词,最早见于北宋仁斋直指方.诸风 “感冒风邪,发热头痛,咳嗽声重,涕浊稠粘”,* 感冒作为病名运用,始于明代医方考 “外感风寒,俗称感冒。感冒者,受邪浮浅之名也”,* 清代,随着温病学的发展,又提出时行感冒之名,对本病。</p><p>10、中医内科学,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周小琳 副教授,感 冒,目的要求,1. 掌握感冒的病机、诊断要点、以及风寒、风热、暑湿、秋燥感冒的证治方药。,2. 熟悉虚人感冒的治疗要点。 3. 了解感冒为临床多发病、常见病及其病因及预后,【概 述】,一、定义 感冒是因感受风邪或时行疫毒,引起肺 卫失和,出现鼻塞、流涕、喷嚏、头痛、恶寒发热、全身不适、脉浮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外感疾病。,二、源流 (一)病名: 1.感冒一词首见于北宋仁斋直指方诸风:“感冒风邪,发热头痛、咳嗽声重,涕唾稠粘”。但此感冒为感受之意。 2.宋代以前无感冒病名,元。</p><p>11、2019/8/7,中医内科学,呼吸科多媒体示教体例,感冒,2019/8/7,中医内科学,概述,(一)定义 感冒,俗称伤风,是因感受风邪或时行病毒,引起肺卫功能失调而出现鼻塞、流涕、喷嚏、头痛、恶寒发热、全身不适为主要表现的一种外感疾病。,2019/8/7,中医内科学,(二)源流 早在内经 中即已认识到感冒主要是 外感风邪所致。 素问骨空论:“风者,百病之始也。” 伤寒论所论太阳病中风伤寒的桂枝汤、麻黄汤证与感冒相符。 诸病源侯论:“时气病。”,2019/8/7,中医内科学,仁斋直指方诸风将感冒与伤风互称。 丹悉心法伤风指出感冒部位在肺,列出辛温与。</p><p>12、感 冒,肺系疾病-感冒,感冒,结 语,预 防 调 护,诊 查 要 点,病 因 病 机,概 述,辩 证 论 治,基本框架,【概 述】,一、定义 感冒是感受触冒风邪,邪犯卫表而导致的常 见外感疾病,临床表现以鼻塞、流涕、喷嚏、咳 嗽、头痛、恶寒、发热、全身不适、脉浮为其特 征。,二、 文献摘要,病名及分类: 感冒病名出自北宋仁斋直指方诸风篇,该书 在“伤风方论”中引用和剂局方参苏饮时谓其“治感冒风邪,发热头痛,咳嗽声重,涕唾稠粘。”,病因及临床表现:,素问风论:“风之伤人也,或为寒热。”,辨证论治:,汉代张仲景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篇论述。</p><p>13、2019/8/21,中医内科学,呼吸科多媒体示教体例,感冒,2019/8/21,中医内科学,概述,(一)定义 感冒,俗称伤风,是因感受风邪或时行病毒,引起肺卫功能失调而出现鼻塞、流涕、喷嚏、头痛、恶寒发热、全身不适为主要表现的一种外感疾病。,2019/8/21,中医内科学,(二)源流 早在内经 中即已认识到感冒主要是 外感风邪所致。 素问骨空论:“风者,百病之始也。” 伤寒论所论太阳病中风伤寒的桂枝汤、麻黄汤证与感冒相符。 诸病源侯论:“时气病。”,2019/8/21,中医内科学,仁斋直指方诸风将感冒与伤风互称。 丹悉心法伤风指出感冒部位在肺,列出辛。</p><p>14、感 冒,主讲:牛锐,学习要求,掌握:外感风寒与外感风热的辨证论治。 熟悉:感冒的病因病机。 了解:感冒与伤风、时行感冒的区别;感冒其它证型的辨证施治。,【概 述】,一、概念 感冒是感受触冒风邪,或时行病毒,引起肺卫功能失调,而导致的常见外感疾病,临床表现以鼻塞、流涕、喷嚏、咳嗽、头痛、恶寒、发热、全身不适、脉浮为其特征。 包含: 1、病因:感触风邪或时行病毒; 2、病机:邪犯卫表、肺卫功能失调; 3、病性:外感疾病 4、症侯表现:鼻塞、流涕、喷嚏、头痛、恶寒、发热、全身不适、脉浮。,感受当令之气而病情轻者多称为伤风。</p><p>15、引入新课,患者,男,28岁,发热,恶风头痛2天;伴鼻塞、喷嚏、咽痛,微咳。 患者2日前因涉外工作而淋雨后即感恶寒,次日体温升高,微恶风,头痛且胀,汗出,鼻塞,流涕,咽痛,微咳,无痰,周身痠痛,遂来就诊。查体:T:38.6,P:97次分,R:19次分,BP:11085mmHg。神志清,精神可,咽部充血,扁桃体度肿大,无分泌物,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啰音,舌尖红,苔薄白而微黄,脉浮数。胸片:心肺未见异常。,感 冒,第一章 肺系病证,教学目的和要求 1 了解感冒属外感疾病,明确临床主要特征。 2 掌握感冒的病因病机为六淫入侵,卫表不和。 3 。</p><p>16、2019/8/30,中医内科学,呼吸科多媒体示教体例,感冒,2019/8/30,中医内科学,概述,(一)定义 感冒,俗称伤风,是因感受风邪或时行病毒,引起肺卫功能失调而出现鼻塞、流涕、喷嚏、头痛、恶寒发热、全身不适为主要表现的一种外感疾病。,2019/8/30,中医内科学,(二)源流 早在内经 中即已认识到感冒主要是 外感风邪所致。 素问骨空论:“风者,百病之始也。” 伤寒论所论太阳病中风伤寒的桂枝汤、麻黄汤证与感冒相符。 诸病源侯论:“时气病。”,2019/8/30,中医内科学,仁斋直指方诸风将感冒与伤风互称。 丹悉心法伤风指出感冒部位在肺,列出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