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外科疾病
外科中西医病名对照 一、 疮疡 中 医 病 名 西 医 病 名 疖(包括有头疖与无头疖) 疖(毛囊疖。中医外科病证护理。中医外科学。1、中医外科学(普通高等教育中医药类规范教材。中医外科试题。D.暖肝煎合当归四逆汤。
中医外科疾病Tag内容描述:<p>1、外科中西医病名对照 一、 疮疡 中 医 病 名 西 医 病 名 疖(包括有头疖与无头疖) 疖(毛囊疖;汗腺疖) 蝼蛄疖 头皮穿凿性脓肿 疖病(发际疮、坐板疮是发生于项后发际部与臀部的常见疖病名) 疖病 颜面部疔疮 颜面部疖、痈、蜂窝组织炎 蛇眼疔(沿爪疔、代指) 甲沟炎 蛇头疔 化脓性指头炎 蛇腹疔(蛇腹疔) 化脓性腱鞘炎 托盘疔(掌心毒、手心毒) 掌中间隙感染 足底疔 足底皮下脓肿;胼胝感染 红丝疔 急性(管状)淋巴管炎 烂疔(水疔、卸肉疔、烂皮疔、脱靴疔)。</p><p>2、中医外科病证护理,第一节 疮 疡,各种致病因素侵袭人体后引起的体表感染性疾病。 外感邪毒,尤其是感受火热之毒;内伤七情;或恣食肥甘辛辣刺激之品,均可导致营卫失调,气血凝滞,痰湿内生,经络阻塞,化火生毒,血肉腐败,而成疮疡。 临床常见病证有“痈”、 “疖”、“褥疮”等。现代医学所称的外科感染,属于疮疡范围。,一、痈,外痈是一种发生于体表皮肉之间的急性化脓性疾病,有发病迅速,局部红肿热痛,易肿、易脓、易溃、易敛的特征。 外感暑湿热毒,过食辛辣及膏粱厚味,或内郁湿热火毒等,均可引起营卫不和,气血凝滞,经络阻塞,。</p><p>3、中医外科试题周围血管疾病部分A1型题1.脱疽的好发部位是A.双侧小腿B.四肢末端,以下肢多见C.双上肢D.足趾部E.双手2.臁疮的好发部位是A.前臂下13B.足部C.臀部D.小腿下13E.膝内侧3.筋瘤寒湿凝筋证内服方宜选A.补阳还五汤B.阳和汤C.当归四逆汤D.暖肝煎合当归四逆汤E.暖肝煎4.筋瘤湿热下注证治宜A.清热利湿B.清热利湿解毒C.清热化湿,祛风止痒D.清热利湿祛瘀生新E.清热利湿,和营解毒5.脱疽的寒湿阻络证的症状中错误的是A.间歇性跛行B.肢体寒冷C.苍白D.静息痛E.趺阳脉搏动减弱A2型题1.一女婴右臂有一扁平肿块,质软如海绵,色紫红,按压肿块可。</p><p>4、中医外科疾病护理常规,毒蛇咬伤护理常规,因被有毒之蛇咬伤,毒液侵入伤口,气血受伤,内攻脏腑所致 以全身出现中毒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 病位初在肌肤,但迅速深入血脉中,一,护理评估,毒蛇种类,咬伤时间,就地处理等情况 毒伤的部位及伤口情况 对疾病的认知程度及心理社会状况 辩证:风毒证神经毒,火毒证血循毒,风火毒证混合毒,病理生理,神经毒:以金环蛇,银环蛇,海蛇等为代表,对中枢神经和神经肌肉节点有选择性毒性作用 血液毒:以竹叶青,五步蛇,蝰蛇等为代表,对血细胞,血管内皮细胞及组织有破坏作用,可引起出血,溶血,休克或。</p><p>5、第 四 章,中医外科疾病辨证,第一节 辨病,先辨病以明确诊断,后辨证以明确治疗 详询病史 全面体检 注重局部 选用新技术和必要的辅助检查 综合分析,四诊的运用,一、望诊 1、局部:红(阳热)、白(阴寒)、紫(瘀血)、黑(死肌) 2、精神:患者的精神状态与疾病状况成正比或反比 3、形态:观察患者的外形、体态 病变部位反映疾病主要特征(乳痈、麻风) 4、舌苔:舌苔的进退反映疾病转机,二、闻诊 1、听声音 (1)语言:可反映病情轻重,但也可不一致 (2)呼吸 (3)呕吐、呃逆 2、嗅气味:主要是嗅辨脓液 若溃疡脓无特殊气味者,易痊愈;。</p><p>6、第四章,中医外科疾病辨证,拥杆窄偿贱勺呵胯卞逐月认更振讶涛妊纹煤巡疑蛮陕柏哑眉位且儒果付阁中医外科疾病辨证ppt课件中医外科疾病辨证ppt课件,第一节辨病,先辨病以明确诊断,后辨证以明确治疗详询病史全面体检注重。</p><p>7、中医药治疗外科疾病 梁沛华李玉英黄 梅谢 丹林少健眭道顺宋文英李东海刘 靖肖红丽 101政治 201英语一或203日语 307中医综合 中医外科学 第一临床医学院 中医药治疗外科疾病 袁少英吴元胜康 旭李红毅王树声桂泽红陈前。</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