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 中医外科学知识点归纳[编号:27697743]
中医外科学知识点归纳
殷商时期甲骨文最早外科病名记载。殷商时期甲骨文最早外科病名记载。外科...Madeby郑昌棂《中医外科学》知识点整理第一章总论1、最初的外科治疗方法。3、专科形...Madeby郑昌棂《中医外科学》知识点整理第一章总论1、最初的外科治疗方法。
中医外科学知识点归纳Tag内容描述:<p>1、1、什么是无菌术,它包括哪些内容?灭菌和消毒有什么区别? 答:无菌术是针对微生物及感染途径所采取的一系列预防措施。内容包括灭菌,消毒法,操 作规则及管理制度。区别是否消灭一切微生物。 2、什么是低钾血症,临床静脉补钾要注意哪些事项? 答:血清钾3.5mmol/L 注意:分次补钾,边补边观察,注意浓度40mmol/L(0.3%)和速 度20mmol/h,尿量40ml/h 再补钾。 3、人体。</p><p>2、中医外科学知识点整理 第一章 总论 1、最初的外科治疗方法: 植物包扎伤口、拔去体内异物、压迫伤口止血等。 2、最早的外科手术器械砭石、砭针,殷商时期甲骨文最早外科病名记载。 3、专科形成:到了周代,外科形成独立专科 4、春秋时期从理论到实践有了较大提高 (1)五十二病方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医书 (2)黄帝内经奠定了外科疾病证治的理论基础,最早提出用截趾手术治疗脱疽 “膏梁之变,足生大。</p><p>3、Made by 郑昌棂中医外科学知识点整理第一章 总论1、最初的外科治疗方法: 植物包扎伤口、拔去体内异物、压迫伤口止血等。2、最早的外科手术器械砭石、砭针,殷商时期甲骨文最早外科病名记载。3、专科形成:到了周代,外科形成独立专科。</p><p>4、Made by 郑昌棂中医外科学知识点整理第一章 总论1、最初的外科治疗方法: 植物包扎伤口、拔去体内异物、压迫伤口止血等。2、最早的外科手术器械砭石、砭针,殷商时期甲骨文最早外科病名记载。3、专科形成:到了周代,外科形成独立专科4、春秋时期从理论到实践有了较大提高(1)五十二病方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医书(2)黄帝内经奠定了外科疾病证治的理论基础,最早提出用截趾手术治疗脱疽“膏梁之变,足生大疔”“诸痛疡疮,皆属于心”5、汉代中医外科有了较大发展(1)汉代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 对中医外科的贡献较大。(2)汉末华佗是我国历史。</p><p>5、第一单元 中医外科疾病的病因病机纲目一 致病因素外感六淫、情志内伤、饮食不节、外来伤害、劳伤虚损、感受特殊之毒、痰饮瘀血纲目二 发病机理外科疾病的主要发病机理是邪正盛衰、气血凝滞、经络阻塞、脏腑失和四个方面。第二单元 中医外科疾病辨证纲目二 阴阳辨证阳证阴证发病缓急急性发作慢性发作皮肤颜色红赤苍白或紫暗或皮色不变皮肤温度焮。</p><p>6、中医外科学必背知识点汇总 导读 中医外科学的内容学起来比较琐碎,不易掌握,其中相似的疾病也很多,需要抓住要点鉴别。学习不是反复的从头到尾无目的地看,需要不断地梳理知识,这样做题的时候才能灵活运用。 1.致病因素:外科疾病的发生,尤以“热毒”、“火毒”最常见。 2.阴阳辨证:阴阳是八纲辨证的总纲,也是一切外科疾病辨证的总纲。 3.全身症状 初起常伴有形寒发热、口渴、纳呆、大便秘结、小便短赤。</p><p>7、鸭题榜汇总|2016执业医师考试外科学知识点100条(记忆)1、结肠癌最早出现的临床症状是(排便习惯和粪便性状的改变)2、导致阑尾穿孔最主要的因素是(阑尾腔阻塞)3、诱发DIC最常见的病因为(革兰氏阴性细菌感染)4、心肌梗死24小时内并发急性左心衰时,最不宜用(洋地黄)5、硫酸镁中毒时最早出现的是(膝反射消失)6、治疗消化性溃疡患者上腹部疼痛效果最好的是(质子泵抑制剂。</p><p>8、小肠、结肠疾病 1.肠梗阻【含专用1-4】 9.结肠扭转 2.肠系膜血管缺血性疾病10.结肠憩室病 3.小肠炎性疾病【含专用5-6】 11.溃疡性结肠炎 4.小肠憩室疾病12.结肠息肉 5.盲袢综合征【专用7】 13.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 6.短肠综合征【专用8】 14.类癌和类癌综合征【专用11】 7.肠外瘘【专用9】 15.结肠肿瘤 8.黑斑息肉病【专用10】 一、肠梗阻 1.粘连性肠梗阻 2。</p>
【中医外科学知识点归纳】相关DOC文档
【中医外科学知识点归纳】相关PDF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