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诊断学第八章
第八章 病因与气血津液辨证 病因辨证 *气血辨证 津液辨证 第一节 病因辨证 是在四诊资料基础上。概述 一、病因辨证。二、病因学所说的病因与辨证学所说的病因的关系。而辨证学所说的病因。第一节 外感病因辨证 一、六淫辨证 (一)风淫证候 1。和病性辨证。中医诊断学第八章病性辨证。病性辨证。病因与病性概念区别。
中医诊断学第八章Tag内容描述:<p>1、主讲: 黄九龄,第八章 病因辨证,概述 一、病因辨证:是在中医理论尤其是中医病因学的指导下,根据临床所收集的病情资料,进行分析、归纳、以确定引起疾病具体原因的一种辨证方法,也称为“审证求因”。 二、病因学所说的病因与辨证学所说的病因的关系,病因学所说的病因,重在讨论原始致病因素的致病作用;而辨证学所说的病因,主要是对当前病变本质所作的结论,第一节 外感病因辨证 一、六淫辨证 (一)风淫证候 1、定义:感受外界风邪(包括风毒)所表现的一类证候又称外风证。 2、基本特征:发病迅速、变化快、游走不定 3、临床表现特征。</p><p>2、2019/4/24,中医诊断学,病性是病理改变的性质,即病变的本质属性;是导致疾病当前证候本质性原因,因而有时也称为“病因” ,即“审症求因”和病性辨证;但和发病学的原始因素的“病因” ,概念不同,二者有区别,又有联系。,2019/4/24,中医诊断学,二者有区别是: 病因学所说的病因(六淫、七情、饮食、劳倦、外伤),重在论述原始致病因素(发病条件)的致病作用。 辨证学所确定的病因(内风、气滞),主要是对当前病变本质所作的结论。 如感受寒邪常见寒证,但亦可出现热证的结果。也就是说,原始病因可出现不同的结果。 病因学所说的病。</p><p>3、第四节 津液辨证,津液是体内各种正常水液的总称。津 液的生成不足或丧失过多,就会出现津液亏损的证候; 津液的输布、排泄障碍,就会导致水液停聚,而表现为湿、水、饮、痰等病理变化,并进而影响脏腑的功能。,一、痰证,“痰”:是体内水液停聚凝结而形成的一种质稠浊而黏的病理产物。 痰的形成原因:很多,如外感六淫、饮食不当、情志刺激、过逸少动等,影响肺、脾、肾等脏的气化功能,以致水液未能正常输布而停聚凝结成痰。 痰证:由痰浊停聚所导致的证候。,痰浊阻滞的部位不同,症状也不同。,痰浊阻肺,咳嗽气喘,胸闷痰多。 痰浊阻胃。</p><p>4、中医诊断学第八章病性辨证,鲁法庭助教,病性辨证概念病因学中病因与辩证学中的病因之关系,概述,病性辨证,就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对病人所表现的各种症状、体征等进行分析、综合,从而确定疾病当前证候性质的辨证方法。,病因与病性概念区别,1、病因是指导致疾病发生的原始因素,如外感六淫、七情刺激、外伤、劳倦等;-属于病因学、发病学的范畴2、病性,是指病理变化的本质属性,或称为“病机”。也就是。</p><p>5、中医诊断学第八章病性辨证 主讲 郑进教授鲁法庭助教 病性辨证概念病因学中病因与辩证学中的病因之关系 概述 病性辨证 就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 对病人所表现的各种症状 体征等进行分析 综合 从而确定疾病当前证候性质的辨证方法 病因与病性概念区别 1 病因是指导致疾病发生的原始因素 如外感六淫 七情刺激 外伤 劳倦等 属于病因学 发病学的范畴2 病性 是指病理变化的本质属性 或称为 病机 也就是当前证候的。</p><p>6、2020/6/30,.,第八章 病性辨证,病性辨证,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对各种症状体征进行辨识,并对所患病、证性质作出概括判断的辨证方法。,2020/6/30,.,病性是病理改变的性质,即病变的本质属性;是导致疾病当前证候本质性原因,因而有时也称为“病因” ,即“审症求因”和病性辨证;但和发病学的原始因素的“病因” ,概念不同,二者有区别,又有联系。,2020/6/30,.,二者有区别是: 病因。</p><p>7、2020/7/22,中医诊断学第八章 -病性辨证,第八章 病性辨证,病性辨证,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对各种症状体征进行辨识,并对所患病、证性质作出概括判断的辨证方法。,2020/7/22,中医诊断学第八章 -病性辨证,病性是病理改变的性质,即病变的本质属性;是导致疾病当前证候本质性原因,因而有时也称为“病因” ,即“审症求因”和病性辨证;但和发病学的原始因素的“病因” ,概念不同,二者有区别,又有联。</p>